中医是如何治疗中焦湿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是如何治疗中焦湿热的
什么是中焦湿热
湿热是中医内蕴,指湿热蕴酿於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
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
中焦湿热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於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龙胆泻肝汤
蚕砂黄柏汤
降石汤
鱼败银海汤
排石颗粒
尿塞通片
概述:尿塞通片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丹参、泽兰、王不留行、败酱草、赤芍、红花、泽泻、黄柏、白芷、小茴香。具有理气活血,通淋散结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下焦湿热所致的轻、中度癃闭,
症见排尿不畅、尿流变细、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见上述证候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尿塞通片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尿塞通片的药典标...
三金颗粒
大健步丸
蛇床子散
海金沙散
除研者外,为散和匀。《御药院方》卷八:方名:海金沙散别名:大海金砂散组成:海金沙(研)半两,木通半两,瞿麦穗半两,滑石(研)半两,通草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研)1两。主治:小便淋涩,及下焦湿热,气不施化,或五种淋疾,癃闭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灯心20根,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大海金砂散(《赤水玄珠》
卷十五)。《保婴撮要》卷十五:方名:海金...
金锁固精丸
五淋丸
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
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检查:应符合
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分
清止淋。用于下焦湿热引起的尿频尿急,小便涩痛,浑浊不清。用
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注意:孕妇慎服。规格:每100粒重6g贮藏:密闭,防潮。...
三石汤
大补丸
》本方用法:米粥为丸,血虚,四物汤送下;气虚,四君子汤送下。《张氏医通》本方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
空心醇酒下。如服之不应,每斤加厚肉桂一两。功能主治:《丹溪
心法》卷三方之大补丸主治下焦湿热,筋骨软弱。去肾经火,燥下
焦湿,去阴火。主阴火亢极,足胫疼热,筋骨软,不能久立,及妇
人火郁发热。各家论述:《医方考》:柏皮味苦而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制肾经冲逆之火,火去则阴生,故曰大补。王冰曰:壮...
导赤散
结膜接近二眦部充血明显,舌赤,脉数。症由心火,治当清降。处方:导赤散加黄芩。5剂后复诊,充血减退,眼眵已无。再予原
方5剂而愈。现代适应证:导赤散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喘、小儿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口腔炎:口腔炎一般包括
3种疾病:一是鹅口疮,是因菌群失调所致白色念球菌感染口腔黏膜,使其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点片状物,临床以拒乳、疼痛哭叫
为主要表现;二是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
治浊固本丸
传》卷六引东垣方:方名:治浊固本丸组成:莲花须2两,黄连(炒)2两,白茯苓1两,砂仁1两,益智1两,半夏(汤泡7次,去
皮脐)1两,黄柏(炒)1两,甘草(炙)3两,猪苓2两5钱。功效:
固本兼利湿热。主治:下焦湿热,便浊遗精,小便频数。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各家
论述:1.《医方考》:半夏所以燥胃中之湿;茯苓、猪苓所以渗胃中
之湿;甘草、砂仁、益智、香甘益脾之品...
健肾汤
枸杞30克,山萸肉15克,淫羊藿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泽泻30克,苡米根30克,黄柏9克,益母草30克,
红花6克,炙甘草9克,干蟾6克。功能主治:调补脾肾,清利湿热。主脾肾两虚,下焦湿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3次。摘录:万文谟方《辨证录》卷五:方名:健肾汤组成:熟地2两,茯苓2两,麦冬5钱,莲子(连心用)5钱,芡实1两,山药1
两。主治:肾水之衰,手足尽胀,腹肿如臌,面...
桑螵蛸散
当归贝母苦参丸
渐加至10丸。运用:男子加滑石10克。临床应用:热淋:樊氏,青年农妇。1944年夏伤于湿热,饮食如常而小便不利,有涩痛感。
某医先以湿热服五苓散去桂加滑石不应,继服八正散亦不应。迁延
半月,饮食减退,肢倦无力,不能再事劳作。余切其脉象细滑,观
其面色惨淡,气促不续,口干微咳,少腹胀痛,大便黄燥,小便不
利而痛。此下焦湿热郁滞与上焦肺气不宣,上下失调,故尿道不通,如仅着重下焦湿热,徒利无益。因师古人上通下利...
大黄消石汤
汗解,故曰此为表和里实。实者邪也,有邪则宜去,故主大黄消石汤。大黄、消石解气血中之实热,黄柏苦寒主下焦,栀子虽轻浮
在上,能使里热从上而下,故以为使,且轻浮则与郁结相宜也。2.《金鉴》引李彣:腹满、小便不利而赤,里病也;自汗出,表和也。
里病者,湿热内甚,用栀子清上焦湿热,大黄泻中焦湿热,黄柏清
下焦湿热,消石则于苦寒泻热之中,而有燥烈发散之意,使药力无
所不至,而湿热悉消散矣。附注:大黄黄柏栀子芒消汤...
排石汤
:方名:排石汤组成:金钱草30g,生鸡内金15g,萹蓄15g,
瞿麦15g,滑石30g,车前子15g,木通6g,冬葵子30g,留行子
18g,牛膝10g,白茅根30g。功效:清热排石,利水通淋。主治:
下焦湿热,泌尿系结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应用:石淋:夏某某,男,23岁,邮电工人,住院号:7976。经常左侧腰痛,尿急、尿血一月余,经X光腹部平片检查,发现左输尿管中段
有黄豆大不透光阴影,诊...
二妙丸
防己饮
石斛5钱,米仁5钱。功能主治:《顾松园医镜》卷十五方之防己饮主治脚气,湿热在足。用法用量:如红肿,加犀角,冲心烦闷
亦用,再加槟榔、羚羊角;如喘呕,加麦冬、枇杷叶;如头痛,加甘菊。各家论述:汉防己通下焦湿热,壅遏脚气,非此不除,黄柏治
下焦湿热肿痛,忍冬花疗脚气筋骨引痛,川萆薢祛浊分清,木瓜祛
湿舒筋,白茯苓、泽泻、木通利水除湿,石斛、米仁益脾除湿。此
清热除湿利水之剂,脚气皆由湿热,通宜以此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