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学反思

我参加教学工作只有两年,第一年担任一年级数学和一年级语文教学,第二年担任六年级数学,在教学工作中既有失又有得。就个人的教学随笔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各位老师支持和指导。

教学反思让我们每天都在教学中成长,每天都在成长中进步,通过教学反思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发,从而走上一段新的教育探索征程。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

我们的段校长曾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教学,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心的去反思。教学反思能让我们每天都在教学中成长,每天都在成长中进步,让我们的教育理念每一天都是更新的。用心的,及时的,有效地反思能“让教师从机械的忙碌、盲目的忙碌、麻木的忙碌中走出来!”

一、我认为反思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有收获。

例如,我在教六年级《按比例分配》时,课前预设很充分,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错,能积极探讨,总结规律。让学生板演练习题,下课后,我也及时的进行了反思。我觉得学生掌握的不错,我心里挺高兴的。但是在批改作业时,我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出的一个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6c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5:4,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发现很多同学是这样做的:

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4

5+4=9

长36×5/9=20(cm)

宽36×4/9=16(cm)

面积20×16=32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0平方厘米。

看后我很生气,学生怎么会这样做呢?学生怎么能把周长36cm当作了长与宽的和了,怎么会不知道周长是长与宽和的2倍呢?

下课后,请教了其他老师,也认真进行了反思。我觉得自己教学时没有引导到位,没有很好的强调:按比例分配中,知道两个量的比,两个量的总和,才能求出这两个量。觉得自己在让同学探究时,因为教材中没有这类题,所给的总量都是比中两个量的总和,没有出现所给的总量不是比中两个量的总和的情况。所以在备课时我也没有考虑到,更没有把这部分的探究当做难点来突破。以后在备课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在辅导课上,利用学生作业中生成的错题资源,引导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让学生自己讨论应该怎么做?有的同学说应该把先算出长与宽的和

再求长与宽,最后再计算面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4 5+4=9 长(36÷2)×5/9=10(cm)宽(36÷2)×4/9=8(cm)面积10×8=80(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之后,我又让学生讨论怎么样改动题目,这样做才正确。一时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热烈的讨论起来了,一会有的同学说,把题目中的“周长是36cm”,改成“长与宽的和是36cm”,我会心的笑了。原来学生是挺聪明的,只是有时自己没有好好的引导罢了。

所以,及时的反思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有收获,但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在我也获得了成长,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的同时,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我认为撰写教学反思对于教与学的价值首先表现在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撰写教学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使原有的经验不断的得到提升。其次教学反思也是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才能形成型课程理念所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认识钟表》中“认识半时”这部分知识时。课前预设很充分,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错,能积极探讨,总结规律,但是在实践练习时,虽然大多数同学都作对了,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做的不准确,看半时不准确,画

半时知道分针指向6 ,不知道时针到底应指向哪里。下课后,我及时的进行了反思,觉得自己在让同学探究看半时,画半时时过于重视分针指向哪里,对时针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够明确,没有把这部分的探究当做难点来突破。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设计了一堂延伸课,利用这些课堂生成的错题资源,引导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它们产生错误的共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半时的时候时针应该指向哪里,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准确的画出半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可以让第一节课就画的比较准确的同学用它们的方法,它们的语言来来进一步阐述,一帮一交流,沟通。设计富有层次的练习题及时检验并加以巩固。

按照这个思路,第二节课上的很成功,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并自己总结出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技巧和检查方法,扎实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及时的反思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有收获。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勤反思,也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专

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使自己成长与进步,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成为新时代的教学能手。

一、学期初学情分析二、课前学生分析二、课前学生分析

科学教学要实现教学的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充分的

了解与分析。其中包括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以及学生集体对教学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教师的教学,调整课堂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协调教学环境等等,实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发展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分析怎样贯穿于始终,不外乎以下几个阶段:学期初学生分析、课堂学生分析(课前、课中、课后)、学期末学生分析。

一、学期初学情分析

我们在学期初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分析的。例如:刚接一个新班时,我们通常会了解学生上学期成绩、了解学生操行评语、与相关教师了解班级大体情况、通过对学生已学过的教材的分析确定学生现在应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我们可以依据本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分析。

第二,通过对学生上学期的试卷分析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

第三,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分析学生的集体特点和个人学习特点等。

第四,通过认真分析课标和教材确定本学期学生应有的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