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靠天吃饭的农业也在逐渐现代化。
现代农业应当具备七个特征:一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和具有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率;三是广泛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和具有较高的农产品商品率;四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五是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现代商品生产者;六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
七是有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三种成功模式
何为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
另外,也有人认为“每个农业劳动力来自农业的收入至少能养活10人”也应划入标准之列。
可以说,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就是现代农业。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三种不同的现代农业类型。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
典型的国家是荷兰,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
荷兰人多地狭,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35人,堪称世界之最。
由于土地十分珍贵,荷兰人追求精耕细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
依靠精耕细作,这个60年前还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小国,已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花卉的出口更是雄踞世界第一。
从荷兰的经验看,这种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土地利用高效,生态环境良好,技术支撑有力,流通体系发达,组织体系健全,政策体系完善,主体素质较高,产品优势突出,经营收入丰厚,农产品高产、高质、高附加值,具有国际竞争力。
———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
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以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
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
美国平均每个农场耕种的面积近4000英亩(1英亩相当于我国的6亩)。
如果离开农业机械,美国农业简直寸步难行!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率。
在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8%,约为350万人,但这350万人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土地、劳动力适中型。
这种类型的国家一般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多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
比较典型的国家是法国。
多年来,为发展现代农业,法国实行了“一加一减”的做法。
“一加”指的是为防止土地分散,国家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允许让一个子女继承;“一减”指的是分流农民,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必须退休,由国家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同时还辅以鼓励农村青年进厂做工的办法减少农民。
除此之外,法国还实行“以工养农”政策。
几十年来,法国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
还由国家出钱培训农民。
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困扰法国上千年的小农经济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
目前法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突出科技本质
现代农业国值得一提的国家首推以色列。
以色列地处中东,既缺水又少土,因此它比任何国家都注意土地和淡水的高效率使用。
以色列节水农业世界第一,平均每立方水可产两三公斤粮食,是我国的两三倍,水肥利用率达80%-90%。
现在以色列不仅改变了粮食、蔬菜、水果长期依靠进口的状况,而且还能大量出口。
专家说,若按以色列的土地生产率,地球可以多养活100亿人。
而以色列现代农业的一大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的压力灌溉技术。
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一年降雨2-3次,由南至北每年平降雨量是25-800毫米,以色列农业每年要消耗12亿立方米水,其中9亿立方米是可饮用水,剩余部分来自河流、洪水、盐水和盐井。
以色列建国以来,农产品产量增长了12倍,但每亩上地耗水量仍保持原有水平,这与他们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息息相关。
压力灌溉如滴灌、喷灌,是以色列农业灌溉的主要方法。
无论是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的大田,还是公路两旁植树种草的护坡、花坛、绿化带等,压力灌溉已广为应用。
采用压力灌溉,每块土地可节水50%—70%。
目前,以色列已有80%的灌区使用这种方法,水的最高利用率可达到95%。
在以色列,这些节水灌溉方法都是由电脑控制的,它能自动监测,精确可靠,节省人力,当系统显示水或肥料出现偏差时,设备会自动关闭。
这些系统还配有传感器,帮助测定灌溉间隔时间,如温度传感器埋在地下,可提供土壤湿度的资料。
以色列十分重视压力灌溉设备和滴灌设备系统产品的研究与生产。
如耐特费姆基布兹是一家生产灌溉系统产品的专业公司,该公司1965年开始生产滴灌设备,到目前为止,耐特费姆公司已推出了4代产品,每一代产品都有较大的革新。
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经覆盖70多个国家,生产滴头达200亿支以上。
澳大利亚的现代农业科技特征则主要体现在其高质量和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
这个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依赖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澳大利亚每个农民平均可管理100头奶牛或4000只绵羊。
“风车之国”荷兰的现代农业也是十分成功的。
特别是该国集成化的工业技术在温室农业中被广泛应用。
荷兰的工业基础雄厚,其中化工、食品加工、机械与材料、电子工业技术尤为先进。
世界级的大型公司如化工业的壳牌、食品工业的联合利华、电子工业的飞利浦在国际工业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影响下,荷兰温室农业也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
温室设施本身就是工业化集成技术的产物,由于摆脱了自然气候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的生产完全可以实现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
而且不仅体现在种植过程中有其特定的
生产节拍、生产周期,还体现在产品生产之后的包装、销售方面。
与工业生产如出一辙,因此被称之为工厂化农业。
事实上,荷兰的农业特别是温室农业是被当成工业来办的。
温室产业中广泛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成效十分显著
以色列国土面积为2.1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仅为4370平方公里(约44万公顷,合60万亩),占总面积的20%,而且可耕地一半以上的土地还需提水浇溉。
以色列的农业成为与军火工业、钻石加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三大支柱产业,现在一个农业人口可养活90-100人。
20世纪70年代后,以色列根据本国资源配置情况,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了对土地资源要求较多的粮食作物,改种和增加对土地资源要求较少,但对技术要求高、产值高的园艺作物,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蔬菜、水果和花卉、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到80年代后期,以色列的农产品自给率已达95%,需要进口的只有粮食、糖、油等,而蔬菜、水果和花卉等高价值产品不但自给有余,而且还有一半以上出口创汇。
目前,以色列每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除用于进口农产品外,还净赚上亿美元。
如今,它不仅出口农产品,而且出口种子、机械、成套设备、技术,还输出人才与理念。
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种植鲜花和蔬菜。
园艺作物产值2005年力232.3亿荷兰盾。
其中,蔬菜为172.72亿,花卉为60.91亿。
此外球根鲜花及耐寒种苗为20.6万亿。
荷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其良种输出占国际良种市场的60%以上,种用和商品马铃薯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
园艺生产在荷兰占相当份额,主要是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鲜花占全球市场的60%,大部分蔬菜鲜花在温室内生产。
总体而言,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现代农业就是通过高投入实现高产出的农业形态,实现农产品数量多、质量好,农民收入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好四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