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iot】谈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说|谈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半年前,小明的妈妈发现上高三的孩子常常独自在偷笑,还以为孩子是因为自己争气考上一中而高兴呢。
没有多久,小明的心情变的烦燥,情绪不稳,上课常常发呆,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每天一回家便躲在房间里不出来,而且对父母冷漠,也越来越不愿与人交往。
一开始小明妈妈以为小明是因为升学压力太大,而出现暂时不适应的情况,岂料小明的状况越来越怪异,经常自言自语,精神显的紧张不安、敏感多疑。
瞧着神情淡漠的小明,心急如焚的父母赶紧带着小明来到医院找心理医生咨询。
◇医生在心理门诊见到了神情呆滞的小明,经过交谈和精神检查,医生告诉小明的父母:“孩子患了精神分裂症……”不等医生说完,小明的父母都哭了:“这种病就是精神病吗?能治的好吗?我们家没有人得过这种病啊…”
分析
小明常常独自在偷笑、自言自语、敏感多疑,其实就是患了精神分裂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疾病就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发于15岁~28岁。
目前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精神疾患。
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现实脱节。
在发病之初,病人可能出现成绩或工作表现一落千丈、社交退缩、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先兆,在潜伏期阶段,若未予以适当的处置,病情便会更加恶化,而衍生出幻觉、妄想、语无伦次、行为怪异等症状。
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本病可分为四种类型:
单纯型:多在青少年时发病,起病缓慢,诱因不明显。
可先有头痛、头晕、
失眠、精神不振等早期症状,逐渐对环境不感兴趣,显得孤独懒散。
与家人情感疏远,言语和动作缓慢减少,少有幻觉和妄想。
预后多不良。
青春型:在青春期发病,起病缓慢,表现孤僻怪诞。
情感多变,易冲动,言语杂乱无章,妄想荒谬,常有幻觉,表现古怪愚蠢、淘气、幼稚、扮鬼脸等行为。
此型预后不良,出现精神衰退较早。
紧张型:青壮年起病。
急性、亚急性起病居多。
少数缓慢起病。
早期精神不振、乏力、少动、对周围事情缺乏兴趣、缄默不语,动作被动或违拗、出现典型的木偶型状态,或紧张兴奋状态出现,此型预后较好。
妄想型:发病较单纯型或青春型晚、起病多缓慢、常以敏感多疑开始,如怀疑别人陷害他,议论他。
常有各种妄想和幻觉,以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物理作用妄想,及评论性幻听多见。
情感不稳定,行为常受妄想幻觉支配,有时会有攻击、自伤行为。
那么,怎样才能早期发现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由于精神分裂症起病比较缓慢,早期症状比较隐蔽,常不易被家属和周围人发现,甚至到了病情严重以后,有些家属还不能回忆起确切的发病时间。
而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对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日康复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早期发现病人,家属和周围人必须充分重视下列症状:
1、生活懒散:原来爱整洁、生活有规律,突然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讲个人卫生,甚至不愿理发洗澡;原来对工作认真负责,突然对工作不认真,不遵守劳动纪律,常常迟到、早退,甚至旷工,受到批评也觉得无所谓;原来学习不错的,突然上课不听,作业不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老师和家长教育帮助,仍无动于衷。
2、情感淡漠:情感淡漠的显着特点是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病人兴趣索然,少言寡语,独自呆坐,对人冷淡,有时即使是自己的父母妻儿,也不理不睬。
3、回避社交:出现反常的怪僻、孤独、退缩,不易接近,不愿与外界主动接触,甚至足不出户;常诉说身体有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强调失眠、头痛、头晕、头脑模糊、疲乏,并以此为理由,不去上学,不去上班,长期回避社交,安于现状,既不觉得这样有何不妥,也不积极地诊治身体的不舒服。
4、无端猜疑:无端怀疑别人都在议论、讥笑、讽刺、陷害他;无端怀疑别人的一举一动是冲着他来的;无端怀疑自己被监视、被窃听;无故紧张、恐惧,情绪易变,暴躁易怒。
5、自言自语:常能听到病人在喃喃自语,不知所云;或者独自发笑,令人不解。
这可能是由于言语性幻听所引起的。
6、反复照镜:病人长时间呆坐在镜子前面,端详自己的面容,看到自己的脸变长了,头变大了,左右不对称了,人变得难看了,所以才长时间照镜子。
这可能是由于感知综合障碍所造成的。
*如果发现您的家人或朋友有以上症状,应尽早带病人到正规专业的医院去诊断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