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课件染色质和染色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异染色质。
X小体
X染色质
兼性异染色质的总量随细胞类型 而变化;
一般胚胎细胞含量少,高度分化 的细胞含量较多,说明随着细胞分化, 较多的基因渐次以聚缩状态而关闭。 因此,染色质的压缩折叠可能是关闭 基因活性的一种途径。
常、异染色质的区别
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
第二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Chromatin & chromosome)
概念: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由DNA、组蛋
白、非组蛋白及RNA等组成的核酸和 蛋白质的复合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 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 染色质是细胞间期核内伸展 开的DNA蛋白纤维。
※ 染色体是高度螺旋化的DNA 蛋白纤维,是在细胞分裂期看得见 的可用染料染色的条状结构。
存在于核心颗粒,形成 核小体
核小体结构图解
3.组蛋白的化学修饰
乙酰化:可改变赖氨酸所带的电荷, 降低组蛋白与DNA的结合, 调节转录的进行。
磷酸化:同乙酰化
甲基化:可增强组蛋白和DNA的相互 作用,调节转录活性
(三)非组蛋白
非组蛋白是染色体上与特异 DNA序列结合的蛋白质,能识别特 异的DNA序列,识别信息存在于 DNA本身。
1.特 性:
① 酸性蛋白质,带负电荷,富含 天门冬AA,谷AA等酸性AA
② 种类多
③ 具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④ 整个周期都能合成
2.非组蛋白的功能
① 参与构建染色体 ② 启动DNA的复制 ③ 调控基因的转录
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的比较
非组蛋白 有种属和细胞特异性 活动的染色质中含量高 整个细胞周期中都能合成 与DNA结合对基因 表达起正调控作用
1.在细胞周期中(除复制期外)都呈浓 缩状态,由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
2.常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区、 次缢痕等部位。
3.具有遗传惰性。 4.在复制行为上,较常染色质晚复制。
兼性异染色性 ( 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某些细胞类型或在一定发育阶段,
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丧失转录活性,变
1)复制源序列
组成 :一段保守序列: -A(T)TTTAT(C)A(G)TTTA(T)-,
功能: ※ 细胞进行DNA复制的起点。 ※ 维持染色体在世代传递中的 连续性。
2)着丝粒序列 组成:串联重复序列,含有11个保
守的碱基序列:GATTTCCGAA-。 功能:
※ 两姐妹染色单体的连接部位。 ※ 分裂期,与纺锤丝相连,使染色体
一条线性DNA分子构成。 ➢ 一个真核细胞单倍染色体组中所含
的全部遗传信息,叫做基因组。
1. 单一序列和重复序列
真核细胞中染色质DNA序列可 分为单一序列和重复序列两大类型, 重复序列又分为中度重复序列和高 度重复序列。
1)单一序列(unique sequence)
在基因组中仅有一个或几个拷贝, 负责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信息。
碱性氨基酸,属碱性蛋白质。 ➢可与酸性DNA紧密结合。
2.组蛋白的分类
⑴ 核小体组蛋白
(nucleosomal histone) ➢包括H2A 、 H2B、 H3和H4 ➢无种属及组织特异性,进化上高度
保守
⑵ H1组蛋白 ➢与核小体的进一步包装有关
组蛋白的分类及特性
种类
赖氨酸 /精氨酸
H1 29.00 H2A 1.22
H2B 2.66
H3 0.77 H4 0.79
残基数
分子量 (kD)
215
23.0
129
14.0
125
13.6
135
15.3
102
11.3
保守性 存在部位及结构作用
低 高 高 极高 极高
存在于连接线上
存在于核心颗粒,形成 核小体
存存核在核帮曲在小于小助形于 体核核体成D心N心蛋核A颗颗白小卷粒粒,,,形形成成核 小体体
第二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二、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三、染色质经组装形成染色体 四、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五、核型与带型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成分
核酸 DNA RNA
蛋白质 组蛋白 非组蛋白
所占比例 1 0.05-0.1
1 0.5-1.5
(一) DNA
➢ 染色质中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真核细胞每条未 repetitive sequence)
由一些短的DNA序列呈串联重复排列, 一般为几个、十几个或几十个bp,但重复拷 贝数超过105,存在于染色体的端粒、着丝 粒,构成结构基因的间隔,维系染色体结构, 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有关。
2.DNA稳定遗传的三类功能序列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端粒序列 组成:富含G的简单重复序列。
草履虫的TTGGGG 拟南芥的TTTAGGG 人的TTAGGG 功能:
※ 维持DNA分子末端复制的完整性。
※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二)组蛋白(histone)
1.组蛋白的特点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 ➢富含带正电荷的精氨酸和赖氨酸等
组蛋白 无特异性 含量一定 在S期合成 与DNA结合对基因 表达起负调控作用
二、染色质的类型
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
常染色质 (euchromatin)
异染色质 (heterochromatin)
组成性异染色质 兼性异染色质
(一)常染色质(euchromatin)
1.伸展状态,螺旋化程度低,染色浅而均匀。 2.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有转录
大多数编码蛋白质(酶)的结构基 因属这种结构形式 。
2)中度重复序列 (middle repetitive sequence)
重复次数在10~105之间。多数是不编 码的序列,构成基因的间隔,在基因调控 中起作用,涉及DNA复制、RNA转录及转录 后加工等方面。
中度重复序列有一些是有编码功能的基 因,如rRNA基因,tRNA基因,组蛋白的基 因、核糖体蛋白的基因等。
活性。 3.大部分位于间期核的中央,一部分介于异
染色质之间。 4.在细胞分裂期,常位于染色体的臂。
(二)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1.螺旋化程度高,处于凝集状态,染 色较深。
2.一般位于核的边缘或围绕在核仁的 周围。
3.转录不活跃或无转录活性。
组成性异染色质 (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