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概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利社会就业:从就业减少性的社会到 就业增加性的社会
不能把循环经济等同于再生利用
• 循环经济三原则的优先次序应该是: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再生利用的局限性
– 尚缺乏做到完全的循环利用的技术,循环本质 上是一种“递减式循环”
– 对许多产品和材料无法进行再生利用 – 再生利用通常需要消耗能源
• 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消费、运行、组织的根本 改革。
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
• 在一切政府决策及活动中纳入对保护环境资 源的考虑
• 对发展计划和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 制定新的法规或修改原有法规,以适应可持
续发展战略 • 采取经济激励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建立新的行政机制(协调并进而整合不同机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 特点
–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城市生态环境可 持续发展的基础
–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 保障
– 社会发展可持续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最后目标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 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
– 应表现为城市环境得到最大 程度的保护
– 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持在环境 与资源的承载力之内
和产业培植、分工协调和城市内部 的合理结构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 建立循环经济社会 • 推行清洁生产 • 倡导绿色消费 • 建设生态住宅 • 发展环保产业 • 实施ISO14000认证
循环经济社会
• 循环经济
– 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路式的反馈里程 经济模式
– 实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生 产和生活过程中运用链的技术,建立起不同 层次的循环连接,实现良性循环,达到经济、 社会、环境统一
工厂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是基础; 每个层次的循环经济都要贯彻3R原则。
循环经济是经济—环境—社会 三维一体的经济
Environment
资源效 率
环境 和谐
Economy
社会平 等
Society
循环经济是三赢经济
• 促进经济发展:从数量性的物质增长到 质量性的服务增长
• 解决环境问题: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 闭环的全过程控制
(二)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定义与背景
– 内涵与原则
•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指 标
–案例 –城市指标的发展现状评析 –经济指标的考核—GDP??
– 能力建设与保障体系 •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 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城市的特点
–特点与基本原则 –实现途径
–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改变发展模式 使转折点提前
经济增长
循环经济的综合性、广泛性
• 循环经济包含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个人消费 等社会的诸方面;
• 循环经济需要各方面的创新:观念、管理、产业结 构、政策、科学技术-----;
• 循环经济必须通过教育、法规、行政、技术等措施 的综合才能实现;
• 需要一批以推行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为目标的 企业、服务业和绿色团体、热心公民;
• 没有包括环境破坏等未进入市场的项目 • 没有计算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及其贬值 • 未反映分配结构及其对应的社会福利 • 包含了对社会福利没有贡献的支出 • 其他
关于绿色GDP
• 在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中,绿色GDP, 或EDP是核心指标。
• 绿色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 即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
– 城市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 平,应决定于城市所在区域 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 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采用清洁生产、文明消费 • 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的同时,重视
经济增长的质量
– 对资源、生态的要求
• 离不开区域生态环境背景 • 离不开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资源
再使用 经济社会系统
生产系统
不
可
利
消费系统
用 物
循环使用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应放在首位 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
3R可以促进实现3Z的目标
污染物零排放、 物耗能耗零增长、 废弃物零填埋
为3“零”即3Zero, 3Z符合循环经济的目标。
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
• 工厂、企业内部----清洁生产; • 一组(群)工厂和企业----生态工业园; • 生产与消费大系统----社区、城市、地区。
循环经济的实施需要部门间的整合
不仅是环保部门的事:
• 经济部门要促进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的 中国经济革命;
• 社会部门要关注废弃物资的回收利用和下岗 人员的就业安置;
• 环保部门要改革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防治 策略。
工业企业的责任
• 推行环境管理制度,通过ISO 14,000 标 准
•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 • 加强研究开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 执行国家及地方法规,向公众定期报告企
循环经济的特性
• 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指导人 类社会活动;
• 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的线性经济改变 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 由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改变为低开采、 高利用、低排放.
传统的线性经济
经济社会系统
能量 资源
生产系统
废
弃
消费系统
物
能量 资源
21世纪的循环经济
• 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是国内生产总值同时扣去生 产资本的消耗和自然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 整的国内生产净值;
• EDP<GGDP< GDP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从对立到整合 ------ 库兹列兹曲线及其修正
强可持续性 不可持续性
物质消耗
环境与发展的转 折区间
循环经济与减物质化
线形经济与 增物质化
循环经济关注GDP的增长 但同时注重增长的质量
• 循环经济不是不要GDP的增长,相反却重视 GDP的增长;
• 循环经济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主张减少无 效益的增长和破坏性的增长。
例:过量包装、低劣产品增长是无效益增长;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增长是破坏性增长。
GDP忽略的价值
• 未区分成为积累进入存量的投资与现实消费 的投资
构) • 建立必要的机构(清洁生产中心、循环经济
领导机构、清洁能源中心、消费者协会等) • 建立新的指标体系—绿色GDP
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续)
• 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组织信息传播 及交流
• 建立新的投资机制 • 加强与企业的对话,鼓励自愿行动 • 推行示范项目,总结经验逐渐推广 • 进行监测,推行污染排放报告制度 • 鼓励公众参与
不能把循环经济等同于再生利用
• 循环经济三原则的优先次序应该是: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再生利用的局限性
– 尚缺乏做到完全的循环利用的技术,循环本质 上是一种“递减式循环”
– 对许多产品和材料无法进行再生利用 – 再生利用通常需要消耗能源
• 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消费、运行、组织的根本 改革。
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
• 在一切政府决策及活动中纳入对保护环境资 源的考虑
• 对发展计划和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 制定新的法规或修改原有法规,以适应可持
续发展战略 • 采取经济激励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建立新的行政机制(协调并进而整合不同机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 特点
–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城市生态环境可 持续发展的基础
–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 保障
– 社会发展可持续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最后目标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 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
– 应表现为城市环境得到最大 程度的保护
– 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持在环境 与资源的承载力之内
和产业培植、分工协调和城市内部 的合理结构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 建立循环经济社会 • 推行清洁生产 • 倡导绿色消费 • 建设生态住宅 • 发展环保产业 • 实施ISO14000认证
循环经济社会
• 循环经济
– 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路式的反馈里程 经济模式
– 实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生 产和生活过程中运用链的技术,建立起不同 层次的循环连接,实现良性循环,达到经济、 社会、环境统一
工厂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是基础; 每个层次的循环经济都要贯彻3R原则。
循环经济是经济—环境—社会 三维一体的经济
Environment
资源效 率
环境 和谐
Economy
社会平 等
Society
循环经济是三赢经济
• 促进经济发展:从数量性的物质增长到 质量性的服务增长
• 解决环境问题: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 闭环的全过程控制
(二)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定义与背景
– 内涵与原则
•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指 标
–案例 –城市指标的发展现状评析 –经济指标的考核—GDP??
– 能力建设与保障体系 •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 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城市的特点
–特点与基本原则 –实现途径
–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改变发展模式 使转折点提前
经济增长
循环经济的综合性、广泛性
• 循环经济包含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个人消费 等社会的诸方面;
• 循环经济需要各方面的创新:观念、管理、产业结 构、政策、科学技术-----;
• 循环经济必须通过教育、法规、行政、技术等措施 的综合才能实现;
• 需要一批以推行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为目标的 企业、服务业和绿色团体、热心公民;
• 没有包括环境破坏等未进入市场的项目 • 没有计算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及其贬值 • 未反映分配结构及其对应的社会福利 • 包含了对社会福利没有贡献的支出 • 其他
关于绿色GDP
• 在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中,绿色GDP, 或EDP是核心指标。
• 绿色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 即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
– 城市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 平,应决定于城市所在区域 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 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采用清洁生产、文明消费 • 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的同时,重视
经济增长的质量
– 对资源、生态的要求
• 离不开区域生态环境背景 • 离不开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资源
再使用 经济社会系统
生产系统
不
可
利
消费系统
用 物
循环使用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应放在首位 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
3R可以促进实现3Z的目标
污染物零排放、 物耗能耗零增长、 废弃物零填埋
为3“零”即3Zero, 3Z符合循环经济的目标。
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
• 工厂、企业内部----清洁生产; • 一组(群)工厂和企业----生态工业园; • 生产与消费大系统----社区、城市、地区。
循环经济的实施需要部门间的整合
不仅是环保部门的事:
• 经济部门要促进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的 中国经济革命;
• 社会部门要关注废弃物资的回收利用和下岗 人员的就业安置;
• 环保部门要改革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防治 策略。
工业企业的责任
• 推行环境管理制度,通过ISO 14,000 标 准
•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 • 加强研究开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 执行国家及地方法规,向公众定期报告企
循环经济的特性
• 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指导人 类社会活动;
• 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的线性经济改变 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 由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改变为低开采、 高利用、低排放.
传统的线性经济
经济社会系统
能量 资源
生产系统
废
弃
消费系统
物
能量 资源
21世纪的循环经济
• 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是国内生产总值同时扣去生 产资本的消耗和自然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 整的国内生产净值;
• EDP<GGDP< GDP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从对立到整合 ------ 库兹列兹曲线及其修正
强可持续性 不可持续性
物质消耗
环境与发展的转 折区间
循环经济与减物质化
线形经济与 增物质化
循环经济关注GDP的增长 但同时注重增长的质量
• 循环经济不是不要GDP的增长,相反却重视 GDP的增长;
• 循环经济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主张减少无 效益的增长和破坏性的增长。
例:过量包装、低劣产品增长是无效益增长;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增长是破坏性增长。
GDP忽略的价值
• 未区分成为积累进入存量的投资与现实消费 的投资
构) • 建立必要的机构(清洁生产中心、循环经济
领导机构、清洁能源中心、消费者协会等) • 建立新的指标体系—绿色GDP
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续)
• 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组织信息传播 及交流
• 建立新的投资机制 • 加强与企业的对话,鼓励自愿行动 • 推行示范项目,总结经验逐渐推广 • 进行监测,推行污染排放报告制度 • 鼓励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