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与发展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与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经济结构转型是困扰香港发展的主要问题。经济高度服务化、服务经济虚拟化、对房地产业有较高依赖、产业升级缓慢等问题削弱了香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香港应基于国际、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和香港经济的比较优势与约束条件,以知识经济和高增值服务经济为转型方向,实现香港高增值服务业和内地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产业整合,并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进一步创造和巩固竞争优势,从而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香港;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127.6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0-0055-06

一、引言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香港凭借区位优势和内地优惠政策,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要素成本较低的内地,制造业在本地GDP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22.18%下降到1997年的6.1%,金融业、贸易及物流业、旅游业、工商业支援及专业服务成长为四大支柱产业,香港实现了从以制造业为基础、外贸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1997~2015年,香港区内GDP由13 731亿港元增加到24 025亿港元,年均增长3.2%,总体保持了

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①。然而,经济高度服务化、服务经济虚拟化、对房地产业有较高依赖、产业升级缓慢等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削弱了香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香港应基于国际、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深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创造和巩固新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1997年以来香港经济的结构性特征

(一)产业高度服务化

一是工业和制造业产值及就业比重持续收缩。1997~2013年,香港工业增加值由1 871亿港元下降到1 486亿港元, GDP 占比从13.3%跌至6.95%;1997~2014年,制造业GDP占比从6.1%下降到1.3%,从业人数从44.3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4.0%)减至13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5%)。

二是服务业产值及就业比重都有所上升。1997~2014年,香港服务业增加值由10 789亿港元上升到20 909亿港元,GDP 占比由80.2%升至92.7%,从业人数(不含公务员)从220.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69.6%)增加到312.6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83.4%);2000~2014年,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产值由6 337亿港元(GDP占比为49.4%)上升至12 672亿港元(GDP占比为57.5%),从业人数由140.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43.9%)增加到17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47.5%)。

(二)服务经济趋于虚拟化

主导香港服务业的贸易、物流、金融及商用服务等原本是直

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但随着制造业转移、转口和离岸贸易发展、金融中介化、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和调整以及非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香港服务经济呈现出非实体化或虚拟化的特征。

1.进出口贸易

香港地区是世界第九大贸易经济体,2000~2013年,进出口贸易对香港GDP的贡献年均达20.3%,但是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属于转口贸易,1997~2014年,香港本地产品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由14.5%下降到1.5%,而转口贸易额翻了近三番,占整体贸易的比重由40.5%升至45.8%;同时,随着内地港口群崛起,香港航运增长速度放慢,离岸贸易比重上升,2002~2013年,离岸贸易额最低为转口贸易额的1.12倍(2013年),最高达1.42倍(2002年);此外,因为缺乏制造业基础,服务出口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1997~2014年,服务出口由 2 404亿港元增长到8 270亿港元,年均增长6.4%。

2.金融业

2001~2014年,金融业总产值在香港GDP中的占比年均为15.3%,金融业的产值占比已经与伦敦和纽约持平。

银行业是香港金融业主体。20世纪70年代,银行机构对制造业的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20%,80年代则下降到10%[1],大量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业和金融业,1997~2014年,银行机构对制造业、有形贸易、运输及设备、批发零售业贷款总和占比年

均为24.1%,对金融业的贷款占比年均为8.6%,对房地产业(包括建造及物业发展与投资、个人购买和租赁住宅)的贷款占比平均达49.2%,其中2001年和2002年高达56%。同时,香港银行业由专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由传统的贸易中介为主变为资产管理、证券经纪、融资租赁等金融中介为主[2] 。

香港证券市场地产股和金融股占比较大。1993年,恒生指数33支成分股中,只有两只工业股,股本占比只有6%,而金融和地产股占比为47%[1],在1997年以前,香港股市总值中房地产资产占比最高达70%[3]。2015年底,恒生指数50支成分股中,有12支金融股、10支地产股,4支公营事业股和24支工商业股,工商业股中的石油、电讯、能源、港航、科技等工业股主要是红筹股或H股,香港股则主要是商业和娱乐股。不计红筹股和H 股,24支香港恒指50成分股中包括5支金融股和8只地产股,其市值占恒指50香港股总市值的66.7%,此外还有9支恒指50香港成分股直接或间接与房地产有关。

3.生产性服务业转移、调整,非生产性服务业扩张

香港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香港服务业+珠三角制造业+内地企业”模式基础上的。在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内地之后,由于市场空间不足,香港的物流、商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多种生产性服务业也开始向内地转移,目前服务业投资占香港在内地投资额的比例估计可达40%左右[4]。

随着内地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港资企业和内地企业对

香港专业服务及融资的利用和依赖逐渐减少,香港服务业进行了较大调整[2],旅游、文化及创意、医疗、检测及认证、教育等非生产性服务业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着力发展的产业。旅游业(含零售业、住宿、餐饮服务业、客运服务、旅行代理等)产值占区内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4%升至2014年的5.1%,如果考虑到对商业、海陆空运输业和会展等行业的拉动,其对区内GDP 直接或间接的贡献可达15%左右[3];文化及创意、医疗、检测及认证、教育等则在2009年被纳入香港特区政府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三)经济、财政、金融对房地产业依赖性较高在20世纪60~80年代,香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加之大量国际资金涌入,房地产业成长为香港的支柱产业。1980~1982年,每年房地产业(按建造业、地产服务业和楼宇业权即租金收入口径计算)产值都占到区内GDP的22%以上[5],此后两年虽有所下降,但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生效以后,受回归因素的刺激,香港房地产业进入长达十年之久的高度繁荣时期,1997年,房地产业总产值达3 457亿港元,GDP占比达到25.3%的历史性高位,成为香港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如果加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GDP占比可达40%[3]。1997~2014年间,尽管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但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年均达19.4%,是仅次于贸易物流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不考虑印花税、遗产税及对开发商利润征收的税收,1997/1998~2014/2015财政年度,来自地价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