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动画艺术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画
艺
术
鉴
赏
——简要剖析中日动画艺术特点
课程:《美术鉴赏》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班级:能源19-02班
姓名:牛喜龙
学号:541902060213
动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它全面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由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和不同的经济形态,纵观世界一百多年来动画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发展的历史,它们所经历过的兴与衰,以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也就各不相同。
也正因如此,世界动画才得以具有如此斑斓多姿的绵延景观。
现在的动画界,虽然各国均有所进步,但是,日本动画对世界动画的影响依然是决定性的。
而作为日本一个核心产业的动画,在作品层出不穷,观众口味日渐变高的同时,其质量亦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所以无论是剧本质量、脚本改编质量、监督水平、演出、分镜的绘制还是原画、动画等,日本的技术实力和水平均在其长期发展和竞争中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并且,日本动画的故事通常有着不同的背景,针对较大范围内的观众群,由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等特点,通过注重故事的叙事性和流畅性,来表达其动画的深刻内涵及主题。
说起日本动画的主题,一般来说呢主要有三类:一是比较突显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会以个人奋斗为主线来最终达到一个很高的目标,比如说《灌篮高手》、《火影忍者》等。
第二类则表达了成年人对于社会压力的抗争,希望回到为所欲为的童年时期,《蜡笔小新》就属于这一类的体现。
而另一类则是偏重于保护环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等特征。
比如说耳熟能详的《天气之子》、《百变狸猫》等大作。
回顾宫崎骏的所有作品,对人与自然矛盾的思考贯穿始终。
从令其声名大振的《风之谷》开始,“腐海”与虫族代表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幽灵公主》中,麒麟兽、猪神等森林诸神被人类穷追猛打,大自然濒临毁灭的边缘,由白狼神抚养长大的人类女孩幽灵公主为了保卫森林不惜向人类发起战争。
在宫崎骏眼中,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就是大自然的破坏史。
《风之谷》中,人类一把火就将森林烧成废墟。
《幽灵公主》中贪婪的人类则砍下麒麟神兽的头颅,使山川河流顷刻间化为乌有。
但是无论是宫崎骏还是新海诚的作品,我们都不难发现,日系的动画很多作品都包含了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日本式的人文关怀。
在画风上,一般都是线条柔和,画面唯美,更多的体现了东方民族含蓄委婉的美和隐忍的特征。
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我们中国人还更讲究简练与写意的风采。
他们对动画角色的二维处理,多少反映了对于国画技巧的承袭:要的就是那样的意境!那些角色的设计看似简单,和真实世界相差甚远,但创作人员一般通过出色的观察力赋予角色以鲜明的活力,使得那些平面的人物看起来是那么的有生命力,以至于观众根本不会在乎其视觉上的“立体”与否,但通过和整个画面相互配合,寥寥几笔就能让观众感
受到剧情想要传达的感受。
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源远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
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画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最成功地奠定“中国动画”国际地位的是中国水墨动画。
水墨动画打破传统动画单线平涂的技法,再将中国画中独特的笔墨情趣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得更独树一帜。
《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已成为最具中国品格的动画精品、“中国动画”的典型象征之一。
此外,剪纸片种也是“中国动画”颇具影响的片种,《大闹天宫》便是剪纸片种的力作之一。
与西方再现性的线条不同,中国动画一般采用表现性线条。
西方动画的线条一般只是作为一种反映的媒介,目的就是造型。
而“中国动画”的线条更注重于抒情表意的功能,线条更加富于节奏和韵律感,继承发扬了传统绘画的笔法和精髓,重在写意传神。
并且,“中国动画”的创作还十分注重环境、空间的设置,力求创造出情景交融、意趣幽远的意境。
中国动画形式不拘一格。
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
造就了中国动画百花齐放的格局。
有很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纯,使中国的动画呈现出地道的中国风格。
例如中国美术几千年悠久的绘画传统为“中国动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水墨动画即是对传统水墨画的继承发展,它独特的“中国风骨”为中国动画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他样式的绘画形式也不断地被借鉴到“中国动画”的创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大闹天宫》吸收了敦煌壁画和庙堂艺术的特点。
《一幅偅锦》采用了中国画的金碧山水及传统花鸟画法;《小燕子》也吸取了中国花鸟画的风格,以我国特有的宣纸作背景。
一言以蔽之,“中国动画”的成功无非就是成功地把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成分通过动画展现给全世界的观众,给动画这门外来艺术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同时,这些影片也契合了国内观众的欣赏心理,得到了他们的广泛认同,尤其是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一批年轻人。
但是现如今国产动画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国产动画发展没有形成滚动的动漫产业;创作风格僵硬,缺乏原创,缺乏高端人才思想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动画动漫教育脱节,教学体制不完善;抄袭现象严重,盗版猖獗。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必须注重原创,创造具有民族品牌的动画明星;提倡产业链模式,注重市场培育;加强人才培养;发掘本土题材,精选动画剧本;对外学习先进技术。
通过对中日动画的鉴赏分析我们不难得知:把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融入艺术,才是真正的成功。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也真可谓是永恒的艺术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