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及识别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及识别文献综述姓名:丁炼学号:js1002309
专业:财务管理班级:2010级财管3班指导教师:鄢志娟职称:副教授
二0一三年九月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及识别文献综述
js1002309 2010级财务管理3班丁炼
【摘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内外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盈余管理一方面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失真,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会对相关机构和个人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本文试图从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手段及通过各种模型、技术进行盈余管理的识别对国内外文献做一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系统化的文献资料,并在文章最后进行了评述及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手段;识别;文献综述
Abstract: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stock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is a common phenomenon. Earnings management on the one hand will lead to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ociety as a whole, hindering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other relevant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will have serious economic consequenc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old and new GAAP earnings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hrough various models and techniqu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for future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ommentary in the article finally performed and research prospects.
Key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 Tools Identification Literature review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者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财务管理方法,以及公司进行利润操作的手段,对资本主义市场以及投资者利益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并且明晰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及如何识别盈余管理,对于准确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及识别进行研究。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有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的国外文献及评述
1.旧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Petroni(1992) 关于风险财产投保人索赔准备的研究发现了保险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比较明显的证据。
Visvanatha(1998)、Miller和Skinner(1998) 关于递延税款估值准备的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公司的管理当局在编制公司财务报告中滥用与估值准备相关的职业判断的手段来操控公司的盈余。
以上是一些学者从风险财产投保人索赔准备及递延税款估值准备方面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运用财务报表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并不多,而保险公司具有明显的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
2.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Teoh、Wong和Rao(1998)就公司股票初始发行的折旧估计和坏账准备的计提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发现,相对于已经发行过股票的公司而言,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在该年份以及随后几个年度内更有可能采用导致公司收益增加。与此同时,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风险财产投保人索赔准备与资产和负债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关系。
以上是一些学者从个人的研究视角得出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旧会计准则还是新会计准则,他们的研究结果基本上都认为,运用具体的会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并不多。
(二)有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的国内文献及评述
1.旧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国内的关于具体会计项目被用来盈余管理的文献也并不多。戴德明等(2005)指出,亏损上市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所在行业以及公司自身经营环境所发生的不利变化。在考虑经济因素的实际影响后,戴德明等(2005)透视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存在“大洗澡”行为的确切证据。
王跃堂等(1999)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并未演化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
郑彦(2005)指出,一些企业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通过虚拟资产挂账进行盈余管理,其借口就是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收
入与费用配比原则以及虚拟资产处理需要有地方财政部门的批示等等。
以上是一些学者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旧会计准则下存在着很多漏洞,企业可以自主控制办公费、财务费用等对盈余管理进行操控。
2.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罗进辉、李超(2010)研究表明,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行为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负面影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某种程度上资产减值准备行为中存在的盈余管理动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王虹(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具有调减利润动机的亏损的上市公司确实存在通过减少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来达到低调亏损公司利润的现象。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减少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压缩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有效的遏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无论国内文献还是国外文献,关于运用具体会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都比较少,研究者可以通过检验具体会计项目,为准则制定者提供直接的证据,用以说明在哪些制定的准则工作具有一定的成效,哪些准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
(一)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对的国外文献及评述
Persons(1995)运用逐步逻辑回归模型成功判定了大部分的盈余管理舞弊行为,并指出会计数据包含甄别盈余管理的有效信息。
Eining et.al.(1997)研究表明,逻辑模型和专家系统是较为精确的审计决策模型,将有助于审计人员识别管理舞弊风险。但是,Boatsman et.al.(1997)的研究表明,随着独立审计师对其判断的自信心上升,他们就越来越不愿意依赖决策支持系统。
Loebbecke和Willingham(构造了L/W模型,模型表明,在三种情况下盈余管理可能发生,即报表使用者要对公司允许发生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判断,要注意管理当局有无舞弊动机,以及管理当局的价值观,他们是否故意实施违法行为。
Green和Choi(1997)以财务指标为输入变量,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