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器官保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抑制剂、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耐受机理等方面常用的动物模型。
最初由Lee在1973年报道,经过许多学者的改进,其手术基本稳定,根据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式,大鼠原位肝移植可分为“二袖套法”和“三袖套法”,下面简单的将大鼠肝脏移植的模型制作介绍一下。
一、手术器械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供、受者大鼠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动物品系,在同种移植模型中,一般采用两种纯系健康大鼠,如Lewis大鼠,Brown Norway 大鼠(BN),DA大鼠等,国内应用Wistar,SD大鼠也比较多。
如果是异种移植可以选用豚鼠-大鼠,仓鼠-大鼠等不同品系的动物。
三、术前准备
供、受者术前禁食14h,自由饮水,采用乙醚吸入麻醉麻醉的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受者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3mg,防治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四、供者手术
麻醉成功后,经阴茎背静脉注射50U/ml肝素稀释液3.0ml,使供者全身肝素化。
十字切口入腹,经腹主动脉穿刺灌洗供肝;灌洗前,剪开膈肌,阻断腹主动脉,离断胸腔段肝上下腔静脉,灌洗至流出液澄清为止,约需灌洗液20~30ml。
游离肝下下腔静脉,分离结扎离断右肾静脉和右肾上腺静脉,自肠系膜上静脉置管,缓慢注入20ml含肝素的林格氏液,于右肾静脉下方离断肝下下腔静脉,剪开胆总管前壁,近肝端插入外径1.0mm,长4.0mm 的聚乙烯管约2.0mm(可用硬膜外导管制成),结扎固定后远肝端离断之,分离结扎离断肝固有动脉;游离门静脉,结扎离断其分支幽门静脉、脾静脉,于脾静脉下方离断门静脉,锐性分离肝周韧带,结扎左膈下静脉,绕肝上下腔静脉环切膈肌及其腱膜,保留2.0mm
边缘,取下供肝置于4℃林格氏液中保存。
五、血管套管的准备
供肝置4℃冰浴中,作血管套管放置。
(一)二袖套法,肝下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分别选用外径2.8mm和1.8mm左右的聚乙烯管,门静脉可利用脾静脉汇合处作一喇叭口,用微血管镊穿过自制袖套管管腔,夹住门静脉端后外翻于套管壁,5-0丝线在袖套管烙痕内结扎,外翻固定。
用丝线结扎胆囊颈部,剪除残余胆囊。
(二)三袖套法,肝上下腔静脉选用外径5.0mm,内径3.8mm的聚乙烯管,体长2.0mm,柄长10.mm,体部中央刻有浅槽,袖套前,剪好肝上下腔静脉胸腔开口处,使肝上下腔静脉腔口扩大,自套管口完整穿出,外翻,3-0丝线双重结扎固定,剪除残余膈肌。
六、受者手术
(一)二袖套法供肝植入:腹部正中切口上至剑突,左右侧腹壁各做2根牵引线将腹壁牵
开,将肝下腔隙内小肠推向左下方,以湿纱布覆盖,在右肾静脉上缘平面游离肝下下腔静脉,带牵引线,结扎、切断右肾上腺静脉,游离肝周韧带,结扎左膈静脉,充分游离肝上下腔静脉,带牵引线,结扎切断左肝至食管血管,游离胆总管,在分叉处切断,将远端胆总管翻向下方,游离结扎切断肝固有动脉,在幽门静脉水平上方游离门静脉,依次贴肝用微血管夹阻断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在门静脉分叉处穿刺,注入常温生理盐水2~3ml,驱除肝脏内
血液,用小satinsky钳阻断肝上下腔静脉,近肝切断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移出原肝。
将供肝从4℃的冰浴中取出,原位放入肝脏腔隙内,将供肝左侧8-0血管
缝线与受者肝上下腔静脉左侧角缝合,结扎,连续缝合腔静脉后壁,至右侧角时与供肝右侧牵引线打结,再作腔静脉前壁连续缝合至左侧角,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腔排出气泡,与线尾打结,完成肝上下腔静脉缝合。
经门静脉袖套管注入常温生理盐水2ml,排出供肝内冷灌注液,微血管夹夹闭供肝肝下下腔静脉,将阻断受者门静脉的微血管夹下移至幽门静脉水平,排出门静脉内血液及血块,冲洗血管腔,迅速插入供者门静脉袖套管,在袖套管凹槽内用5-0丝线结扎,移去门静脉微血管夹及肝上下腔静脉satinsky钳,供肝恢复血流,结束无肝期,供肝胆管内有胆汁流出,将受者肝下下腔静脉微血管夹下移至右肾静脉上缘,去除下腔静脉内的血液及血凝块,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立即插入供肝肝下腔静脉下腔静脉袖套管,5-0丝线结扎固定。
将胆总管支架管插入受者胆总管管腔内,5-0丝线结扎,大网膜覆盖
固定,腹腔内注入含青霉素20万u的温生理盐水2ml,关腹。
术后予以复温,完全清醒
后自由进糖水,术后第一天自由进食。
(二)三袖套法供肝植入:与二袖套法肝移植的区别在于肝上下腔静脉采用袖套法吻合将受
者的原肝移出以后,在肝上下腔静脉后方放置0号和3-0丝线各一根,供肝植入原位,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套管插入受者的肝上下腔静脉,环绕袖套凹槽用0号丝线结扎固定,如不可靠加扎一道3-0线,即可完成肝上下腔静脉的套管吻合,其余肝下下腔静脉、门静脉
和胆总管的吻合方法与二袖套法相同。
七、注意事项
1.减少游离肝脏时的机械损伤
在整个供者和受者肝脏游离过程中,自肝下下腔静脉起,依次按逆时针方向操作,尽量避免对肝脏的反复翻动而造成的机械损伤。
尤其在游离心脏停搏供者的肝脏时显得更为重要。
研究发现,在供肝游离过程中的手术操作本身,将会影响Kuppffer细胞的状态,而该细胞在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
2.血管的游离
在大鼠肝移植过程中,需要游离的多支供、受者的血管,不仅要防止血管壁损伤所造成的不可逆大出血,而且对于血管周围的筋膜和结缔组织要尽可能剥离干净,以防止在静脉壁外翻完成血管套管时,因残余组织造成对门静脉或肝下下腔静脉的狭窄。
3.缓慢均匀的灌洗
采用经腹主动脉灌洗,这样灌洗液不仅可以经肝动脉入肝,而且经肠系膜上、下动脉和肠系膜上、下静脉后,在经门静脉入肝,从而起到双重灌洗的作用。
供者手术初时理顺肠段,可以防止肠系膜血管的扭曲,在灌洗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向供肝校注4℃的林格氏液,以保证肝脏内外温度的一致。
同时用棉签轻柔的点拨供肝,以使肝叶血管畅通。
有效的灌洗并不在于灌洗总量的加大,缓慢均匀的灌洗是获取色泽均匀,质地柔软的高质量供肝的重要保障。
4.提高血管吻合质量
在肝上下腔静脉的吻合过程中,防止镊子用力钳夹血管壁而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保持适当的针距,保证无张力缝合,并且不宜将缝线收的过紧,防止血管狭窄。
肝上下腔静脉缝合结束以后,不必再次检查吻合口,以防吻合口撕裂。
受者的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与供肝相应的血管套管连接时,要防止扭曲和成角。
5.缩短无肝期时间
虽然Kamada提出大鼠肝移植中无肝期26min以内尚是安全的,将无肝期和肝下下腔静
脉阻断时间分别控制在18min和20min以内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提高手术存活率,防止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门静脉淤血时间的延长,再灌注后肠道内菌群移位而使内毒素骤升,
由此将激活肝脏Kupffer细胞,大量TNF-α的表达和级联引发的各类细胞粘附分子等诸
多炎症介质将会对供肝以及受者的肺脏产生严重的损伤。
肝下下腔静脉血流的尽早恢复,有利于全身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保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
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往往与较长时间的血管阻断有关。
6.控制感染
改善手术条件和饲养环境,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7.防止胆道梗阻
选用胆总管插管的口径应略大于胆总管的内径,防止钳夹变形,长度不宜超过5mm,防止
胆总管滑入肝内胆管。
此外,插管连接前的冲洗、防止供、受者胆总管连接时的扭曲,减少插管对胆总管内壁的损伤,都有利于减少术后胆道梗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