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之职业防护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17
护理职业防护概念:
•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 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暴露中的危险 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 程度。
学习交流PPT
18
护理职业防护
职业防护目的
职业防护措施
职业防护基本原则
标准预防
学习交流PPT
19
一、护理职业防护目的
•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

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
学习交流PPT
5
医院接触感染性物质人员
护士、外科、内科医生、急救人员、牙医、实验室 医务人员、内镜操作人员、理疗师、实习学生、其他 包括有关饮食人员、污物处理、清洁工、仓库管理、 洗衣房工作人员、卫生环保等后勤人员,其他人员 只要在医疗机构中接触感染性物质均包括其中 。
学习交流PPT
6
潜在接触感染性物质
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 械和仪器设备,污染的物表与污 染的空气之中。
学习交流PPT
7
医院职工常见的医院感染
分类 血液传染
致病病原 HBV、HCV、AIDS、其他肝炎病毒
消化道传染 甲肝、戊肝、沙门菌、志贺菌、轮状病 毒等肠道病毒
接触传染
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 菌、A组链球菌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学习交流PPT
20
二、职业防护基本原则
• (一)职业防护的总原则: 安全、有效 • (二)具体要求 • 1、方便 经济 科学 灵活 • 2、标准预防 • 3、按需要配备,分级防护 • 4、人人受训,建立公众意识 • 5、使用安全产品 • 6、违规必究
学习交流PPT
21
三、标准预防:
其他隔离技术
多重耐药病人的 隔离防护措施
学习交流PPT
26
标准预防的具体防护措施
• 医务人员进行可能接 触病人血液、体液的
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 须戴手套,操作完毕, 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护理安全 之职业防护
学习交流PPT
1
概述
• 护士工作每天在与病人平凡接触,特别是手术 室、产房、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更是与病人血 液、体液、分泌物密切接触。因此感染一些血 源性传播疾病的概率较高。最常见的有乙肝、 丙肝、艾滋、梅毒等。因此对护士,特别是才 参加工作的新进护士要进行职业危害的防护教 育,是必要的。
学习交流PPT
2
职业暴露感染与预防
学习交流PPT
3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感染
医务人员处于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 性疾病的双重威胁下,一旦感染传染病 后,很容易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和其他医 务人员以及家庭成员、社会接触人员的 危险中。
学习交流PPT
4
护理职业暴露
• 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周围存在 着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在为病人 的护理活动中,经常暴露(置于、显露)于感染 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如: 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导管等,还有各 种理化损伤因子,如:光、热、电磁辐射等及工 作压力的影响,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即职业 暴露。
学习交流PPT
11
每年治疗因非安全注射造成 的感染年花费费用
全球 中国
5.35亿 $ 1.42亿RMB
来源: Kane et 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and HIV through unsafe injection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Bull WHO, October, 1999
使用工作帽
环境控制 被服
预防针刺伤
学习交流PPT
23
标准预防技术
之二
接触传播 隔离技术
传播途径隔离技术
空气传播 隔离技术
飞沫传播 隔离技术
学习交流PPT
24
标准预防技术
之三
呼吸道传 染区域
经血传播疾 病传染区域
不同区域的隔离技术
消化道传 染区域
特殊传染 病房
学习交流PPT
25
标准预防技术
之四
保护性隔离
呼吸道传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Parvo病毒、流感病
毒、结核杆学习交菌流PP、T 脑膜炎双球菌
8
WHO报导: 因非安全注射每年发生感染例次
• 乙肝:8,000,000~16,000,000 • 丙肝:2,300,000~4,700,000 • H IV:80,000~160,000
而发展中国家每年因非安全注射 有20%的新发乙肝感染病人
学习交流PPT
9
医院职业暴露感染机率
HBV :2-40%
HCV: 3-10%
HIV :0.2-0.5%
学习交流PPT
10
职业性HIV密切接触
• 临床与防疫单位的实验室工作的人 员,由于意外事故,致使HIV感染者 的血液,体液或血性体液污染了皮 肤的伤口或粘膜,或污染完整皮肤 的时间较长,面积较大。
学习交流PPT
12
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
• 接触大量血液: • ① 器械上有可见的病人血液 • ② 器械曾放入病人的血管 • ③ 伤口大而深.
学习交流PPT
13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
针刺: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 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 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
学习交流PPT
14
预防
避免利器的使用
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 玻璃器皿等,以防刺伤。如果必须使用, 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 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刀片等锐器。
学习交流PPT
15
预防
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 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 血液和刺伤的危险性。
用过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
对院内所有的病人采用的预防标准,如果可能 接触到病人的A血液、B所有体液(除汗液) 不管是否含有可视血、C非完整皮肤、D粘膜 都采取预防。
学习交流PPT
22
标准预防的技术
之一
基础措施技术
洗手/手消毒 使用手套 使用口罩
使用眼或面罩
可重复使用 的设备
隔离室
使用防护鞋
使用隔离衣 或防护围

使用替代口对 口复苏设备
的利器盒,针头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 消毒后废弃。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 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学习交流PPT
16
紧急局部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 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 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 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 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