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山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山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考

作者:黄宏照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4期

[摘要]文章分析中山市水资源现状,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路以及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措施;中山市

[作者简介]黄宏照,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水利所工程师,广东中山,528436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4-0089-0002

一、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但是随着中山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中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历史性任务。尽管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上有着多种选择,但最重要也最有潜力的还是节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对于南方丰水地区的中山市,应如何转变观念,逐步建设节水型社会呢?对于经济发达地区,面对高收入阶层对水价的高承受能力,节水除了涨价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二、现状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水量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759.4mm,当地水资源量17.61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2671亿m3,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可利用量仅82.5亿

m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山市用水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04年全市总用水量达到16.33亿m3,其中生活、工业(不含火电)用水共8.16亿m3。近5年全市总用水年均增长率达到15%,工业用水年增长率最高超过20%。

由于节水管理不严、节水投入不足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现在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26%,在珠三角九个地级市中列第四,但距排在第一的深圳51.3%和肇庆51%还有一定差距,与全国先进水平85%更是相距甚远。家庭生活中节水器具的普及率较低,并且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等管网损失高达17%。

粗放式的用水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导致了水环境的日益恶化。根据1991~2000年的水质资料分析,中山市河段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氨氮、BOD5、溶解氧等污染物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石岐河水质恶化的趋势最为显著。

三、思路

面对日趋严峻的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为了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中山市应摒除“水从门前过,不用就错过”的错误思想,明确节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污,节水工作的重点在于工业。中山市节水工作的基础较为薄弱,节水水平不可能短期内赶超国内先进水平,只能实事求是,探索一条切合当地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发展道路,稳步、有序、扎实地推进城乡节水工作的开展。

(一)健全政策制度保障节约用水

水资源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调节,应有相配套的政策作为后盾。因此,应抓紧制定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加强节水“三同时”管理 (即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出台有如“节奖超罚”等有利于促进节水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城市节约用水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强化城市节水;以点带面推进企业、单位取水计量工作,开展水平衡测试;明确节水工作的领导机制和部门责任,统一认识,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定期落实节水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二)完善指标体系指导节约用水

节水工作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水资源的宏

观控制指标是用来明确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各企业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是用来规定社会的一项工作或产品的具体用水量要求。节水管理机构应加强各行业取用水现状的调研,确定符合中山市实际的用水控制指标,具体落实每年度的计划用水工作和定额管理工作,注重多渠道开源,提倡中水、海水以及微咸水利用。通过控制指标的方式和奖励先进的手段,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目标。

(三)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

在明确各行业用水定额指标的基础上,加快水价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体系,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用水类别差价、季节差价等。同时应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将超计划用水加价费作为节水专项资金,加强管理,专款专用,用于节水技改项目和节水工程的建设。同时实行节水补助金制度,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金额作为奖励节水先进的资金,以激发工业企业节水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节水工作的良性循环。

(四)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约用水

推广使用高科技节水器具是城市节水的关键。中山市近几年一些节水器具已逐步走向市场,并被消费者关注。但由于大多是商家的自发行为,缺乏有效监督,节水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要加强节水的科学技术研究,加大节约用水的科技投入,确认“节水型用水器具名录”和“明令淘汰用水器具名录”,并向社会公布,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型器具和节水型生产工艺,建立和完善节

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同时,供水部门应加强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提高管网监测和维护管理水平,减少漏失。

(五)增强全民意识鼓励节约用水

城市节水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政府责任,同时也是全社会的义务。因此,要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水资源形势,宣传创建节水型城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宣传节水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意识、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节水机制。

四、措施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节水各环节的工作环环相扣、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可或缺。针对中山市的实际情况,近期的重点以做好基础工作为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的内容:

一是成立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二是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度,确保节水工作有章可循;三是推进企业取水计量,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四是开展各行业用水水平普查,指导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制定合理的用水指标体系;五是确认“节水型用水器具名录”和“明令淘汰用水器具名录”,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六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水价,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五、结语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质性缺水已逐渐成为制约中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健康、文明、协调的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