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次课教案-对流换热基本方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一、对流换热及其分类(参考文献[1]PP173-185)

二、对流换热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三、边界层理论

1904年,普朗特提出了著名的边界层理论,随后波尔豪森又提出了热边界层概念。边界层理论的基本论点。

四、边界层的特征厚度(参考文献[2] PP143-148)

边界层排量厚度(位移厚度)、边界层动量厚度(动量损失厚度)、边界层能量损失厚度、边界层剪切厚度、焓厚度、换热厚度的物理意义及表达式。

对流换热基本方程

参考文献[2] PP122-134;参考文献[3] PP117-130

在把流体看作连续流体(稀薄气体除外)的前提下,对流换热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式、动量方程式、能量方程式。另外,对流换热微分方程式提供了流体温度场与对流换热系数间的关系。重点掌握各方程式的物理意义。

一、质量守恒与连续性方程

;;

二、动量方程

三维、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的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

三、能量方程

建立依据:控制体的能量守恒及傅里叶定律。

1、内能形式的能量方程:,其中称为能量耗散函数。

2、温度形式的能量方程:,其中。

四、对流换热微分方程式

,该式提出了流体温度场与h之间的关系,为确定h提供了理论基础。

五、对流换热研究分析方法

1、二维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的控制微分方程组(参考文献

[3]PP131-132)

典型问题:二维、常物性、忽略体积力、不可压缩流体、无内热源、强制层流换热边界层(忽略粘性耗散)。要求利用数量级分析方法的求解分析过程,即推导以下边界层微分方程组-普朗特边界层动量方程及能量方程。

2、对流换热研究分析方法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的求解并确定对流放热系数的大小,可归纳为五类基本方法:

(1)量纲分析法或相似分析法与实验的结合;(2)边界层微分方程组连同单值性条件的精确数学解;(3)边界层积分方程的近似分析解;(4)利用热量迁移、动量迁移和质量迁移之间类比的比拟解法;(5)数值解这五类方法可被进一步归纳为两类,即实验的方法和理论的方法。每一类方法都有它应用范围上的局限性,不能解决对流传热的一切问题。但实验研究与数值求解方法相结合是目前传热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赵镇南.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强生等.高等传热学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3]贾力等.高等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业

常物性流体在两无限大平行平板之间作稳态层流流动,下板静止不动,上板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U运动,试根据其特点简化其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

附㈠:各坐标系下能量方程的形式(含内热源)及熵方程

1、直角坐标系

其中耗散函数Φ一般表达式为

当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且物性参数是常数时:

2、柱坐标系

当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且物性参数是常数时:

3、球坐标系

4、熵方程

对流换热基本原理的讨论必须包括热力学第二定律。温度和力的不平衡导致能量和动星传递,使流体趋于新的平衡。流动过程中的粘性耗散使部分功量转换为热量,形成系统的熵产。对于热工设备的评价,也要求相应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控制体的熵方程⑴:

式中:s是比熵;是单位时间控制体内的熵流;是熵产。

控制体的熵方程⑵:

上式即控制体的熵方程,等式左侧是熵的输运项,右侧两项分别是

熵流和(发热与耗散引起的)熵产,若控制体内存在内热源,右侧则为增加内热源引起的熵增。

附㈡:二维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的控制微分方程组的推导

过程

从N-S方程到边界层方程:有(1)数量级分析,(2)无量纲化,(3) 用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匹配渐近展开方法。这里介绍从数量级分析方法。

问题:二维、常物性、忽略体积力、不可压缩流体、无内热源、强制层流换热边界层(忽略粘性耗散)。

连续性方程:

动量(运动)方程:

1 1

1 δ

能量方程:

1

主流速度,温度,定型尺寸,边界层厚度,,,,,由连续性方程得,另外,,,。

经上述数量级分析,可得边界层微分方程组,即普朗特边界层动量方程及能量方程:

在层流情况下,根据具体的边界条件,一般可求得其分析解,但若壁面形状复杂,或壁温(壁面热流)不是定值,那么求解过程就很繁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