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高中,数学]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不论是什么课程的教学,只要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能够让所有的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相对高中其他的课程来说,数学课的理论性更强,更具有逻辑性,枯燥的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继而影响教学质量。如何才能在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做到先声夺人,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呢?笔者就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谈一些想法。
一、课堂导入概述
1.课堂导入的概念
在上课伊始,通过使用导入语等方式来对本次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引申和映射,以此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这个衔接课间和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就是课堂导入。
2.课堂导入的意义
课堂导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建立和课程有关的联系。一般是在进入新课程、新知识点或者新单元时的一种承上启下的引入,将学生之前学习的内容和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将要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怎样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课堂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比较重视的环节之一。
经过对多所高中学校数学教学的研究,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都开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课堂导入,但是对于导入方法和导入的有效性的思考较为欠缺,目前还有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过程中依然以复习上次学习的内容为主,在复习的过程中提出与新课程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入新的课堂内容。虽然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却没有考虑其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和新课程有关。在我国大多数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老师还是在循规蹈矩地采取老一套的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做得还不足。对上堂课内容的复习只能吸引一小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却有着分散注意力的副作用,如果长时间采用这种课堂导入的方法,只会使教学的效果逐渐下降。所以高中数学老师应该敢于在课堂导入方面进行创新研究,设计属于自己的导入语言,尽量让每一堂新课的导入语都能够在创新的基础上紧扣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三、课堂导入的原则
1.必须符合教学的系统性
课堂是一个融合了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的系统,从课堂的导入,到内容的呈现再到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在不断复习中的巩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完完整整地形成了一个教学系统。所以在课堂导入时一定要将其完全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课堂导入和课堂内容分离的情况。课堂教学是由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空间(教师)、时间和课程任务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系统,在课堂导入时一定要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一鼓作气地将学生的自觉性调动起来,然后利用好时间将所有的问题在课堂的高潮中一举攻破。
2.导语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导语的设计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类型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整个单元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解,在设计导语时使其紧贴教学内容;课程类型分为新课程、练习课程、检查课程、实验课程等,在新课程的导语设计中可以使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对新的内容进行铺垫,实验课程更多地向同学介绍实验的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兴趣。虽然年龄相近但是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都很明显,所以老师在设计导语时应该向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方面靠拢,尽可能地迎合多数学生的兴趣点。
3.导语尽量做到简洁
课堂导语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所以要尽量避免夸夸其谈、离题万里的情况出现,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有效注意时间在25分钟左右,如果导语占用过多的课程时间将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导入语时一定要遵循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切入重点等原则,将课堂导语的作用和基点准确地定位在“导入”方面。
四、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导入的实例
1.直接导入法
所谓直接导入就是开门见山,该种导入方法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比如在刚刚进入高中的校园和课堂时,第一堂课学生都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老师的到来,此时使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课堂上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授高一上学期第一章第一课的“集合”时便可使用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同学们从初中的大集体转入到高中的大集体,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你是初中校园整个集合的一分子,现如今你是高中校园这个大集合的一分子,本堂课我们就学习第一课‘集合’。”学生在了解了集合的基本的概念之后带着些许的兴奋,开始深入地学习。
2.故事导入方法
3.类比导入法
所谓的类比导入法就是在进入新课程时首先将其和旧知识进行类比,通过类比的方法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给学生一个思维的过渡空间,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的知识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让学生将圆锥曲线和之前我们学习的椭圆等知识进行类比,这样在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学生将会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同时通过类比导入法能够让学生从侧面了解到圆锥曲线和椭圆的异同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求
同存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经验导入法
经验导入法是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通过提问或者谈话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别人体验过的,并且由前人进行总结和发现的知识,通过经验导入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亲切感,由亲切转变为感兴趣,从心理学角度上讲,能够降低知识的难度从而使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在学习“统计”时,首先要让学生对于统计的概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时主要采用的是经验导入法。可以在课堂刚开始时由老师提出问题,即我们班共多少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各多少?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同学们在回答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时无疑会对新的课程充满好奇和期待,然后老师再将统计的概念进行描述,使学生加深对统计的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5.多媒体导入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教学方式也应该更加地多样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是经常使用的工具,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导入方面忽视了多媒体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中很多的概念都非常抽象,单单依靠讲述很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因此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具体的图像或者其他形式。
比如在学习“直线和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课堂内容进行导入处理。在本堂课的授课中,首先要对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进行推导,可以使用PPT 来展示直角坐标系,分别在坐标系上制作两个能够随意移动的点,并给这两个点分别起好名字,通过移动这两个点来让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推导出其中蕴含的公式,再根据两个点移动的轨迹推导出一个勾股定理的公式,那么课堂导语的目的也就达成了。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导入不仅能够对语言无法准确描述的知识点进行演示。让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还能让学生在动态的图形中感受到其在变化过程中的相关规律,加深其记忆。
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一样,要想让数学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实非常容易,只要敢于创造,敢于想象,然后将自己极具艺术性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就能够使老师从教中受益,学生从学中受益。
当然,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时需要遵循三个原则:①目的性原则。即在选择导入方法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课堂导入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中心;②启发性原则。课堂导入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知识的吸收变得更加容易;③关联性原则。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运用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