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高中选修三教案《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来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与当前生物技术热点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所以本节课应重视学生理解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知识作为本节课的理论基础,将科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并通过设置一些相互衔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相关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生物学素养。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是教学的难点。

2、学情分析
虽然必修模块中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和单倍体育种等方面的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实验技术难度较高、过程抽象,这就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应结合多媒体手段,采用创设情境、层层设疑、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并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细胞的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难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方法和应用;
2.能力目标
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根据生物工程内容的特点,从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层面进行构建,具体指导以技术操作流程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分析操作的原理(科学),分析应用(社会、环境)与技术的联系。

虽然本节课涉及的生物技术,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但是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图片资料,也可以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

另外,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活动,并围绕提供的资料开展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

这样“变教为诱,变学为思”,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率更高,使学生主体本身得到全面发展。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植物细胞工程
一、细胞工程概念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2.原因
3.大小比较
4.脱分化与再分化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原理
2.操作对象
3.培养条件
4.流程简图
5.应用生殖细胞:单倍体育
种的基本环节;
加上人工
种皮与人
不受种子与
繁殖季节的
获得细
胞代谢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1.概念:
2.优点: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生物工程内容的特点,从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层面进行构建,具体指导以技术操作流程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分析操作的原理(科学),分析应用(社会、环境)与技术的联系。

虽然本节课涉及的生物技术,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但是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图片资料,也可以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

另外,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活动,并围绕提供的资料开展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

这样“变教为诱,变学为思”,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率更高,使学生主体本身得到全面发展。

本节拓展与补充的内容并不是教学的目标,这些内容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除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认识外,更主要的目标在于以此内容为载体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如果将这些内容灌输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掌握,那就偏离了教学目标。

最后要求学生根据组培过程进行分析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得科学知识技术得以应用。

不足:学生分组讨论不易控制,实验操作体验缺乏,动手能力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