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赣美版(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18年赣美版
(江西美术出版社)
小学美术
六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完整版)
江西美术出版社(赣美版)小学美术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

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简析
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21课。

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

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

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

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重点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

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
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进度计划
第一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山水画艺术》
第二周:《适用美观的产品设计》
第三周:《多样的“世博”建筑》
第四周:《有趣的影像》
第五周:《多彩的田园风光》
第六周:《靓丽的城市风景》
第七周:《标志设计》《字体的变化》
第八周:《贝吉祥物》《装饰画》
第九周:《星火燎原》
第十周:《结构素描》
第十一周:《多样的立体造型》
第十二周:《会动的人》
第十三周:《彩塑人物》
第十四周:《电脑绘画》
第十五周:《有趣的数码艺术》
第十六周:《名楼名阁》《古桥古塔》
第十七周:《向往和平》
第十八周:《革命的理想高于天》
第十九周:复习
江西美术出版社(赣美版)小学美术
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中国山水画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
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
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

二、发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

(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
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

(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
变化规律。

三、学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

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

(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实用美观的产品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3.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

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4.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

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5.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第二课时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2.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3.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4.作业点评。

教学反思:
第三课:多样的“世博”建筑
教学目标:
1.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

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

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

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二、指导学生作画。

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

2.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1.揭示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

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品。

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

教学反思:
第四课:有趣的影像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

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

(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二课时
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

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教学反思:
第五课:多彩的田园风光
教学目标:
1.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

2.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

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的作品。

3.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描绘家乡的风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

2.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家乡富有特色的风景图片资料或美术作品。

(教师)各种风格的风景画图片作品。

教学过程:
1.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

提问:你认为最美的风景在哪里?
(1)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2)教师展示各地风光图片资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感受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色。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景,并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风景具有不同美感。

)2.欣赏描绘风景的绘画作品。

提问:风景画和风景照片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风景画作品。

从这些风景画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

(2)教师重点讲解《雨》、《干草车》等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用
不同手法表达对雨景独特的审美感受”,并让学生探究“表现手法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

(3)小结:看似平凡的风景,在艺术家的眼里会有不平凡的美,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于美的感受能力。

3.分析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提问:你知道怎样才能画好风景画吗?(了解风景画的构图特点。

)(1)师生互动: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

教师举例分析:①油画具有写实效果较强和色彩丰富的特点,适合表现色调优美、色彩丰富、写实的风景画,如《干草车》、《村口》;②水彩画具有色调明快、善用肌理效果的特点,适合表现色彩及写实或有特殊效果的风景画,如《都市情怀》;③版画具有线条块面明确,色彩较为单纯的特点,适合表现明暗对比强烈,造型以线条块面为主,色彩关系较简单的风景画,如《山城印象》、《西递村系列之十一》。

4.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提问: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点明课题。


(1)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风景图片和美术作品,并谈谈自己对家乡景色的感受。

小结:我们的家乡杭州,是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美丽城市。

(2)继续分组讨论:何种构图形式和表现手法适合表现自己家乡的风景特点。

小结: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我们需要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

在我们最熟悉的家乡就有最美的风景。

揭示课题:《美丽的家乡》。

5.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绘画工具。

下节课就让我们来画画我们美丽的家乡!
提问:你准备表现怎样的风景?选用怎样的材料和工具?
小结: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表现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和材料工具。

课后画好草图,下节课完成创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的作品。

2.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适合自己的材料和工具,自己喜爱的家乡风景图片资料。

范画作品、绘画工具(如水彩、水粉、素描、油画棒等常用工具)。

教学过程:
1.技法介绍。

提问:怎样才能有效地使用你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介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1)了解学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

(2)师生互动,了解水彩、水粉、素描铅笔、油画棒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表现效果。

(3)教师现场演示一些特殊技法(如湿画法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创作思路。

2.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提问:怎样开始你的风景画创作呢?
教师展示自己的范画和优秀的学生作品。

通过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1)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景。

(2)根据表现内容确定构图形式。

(3)确定画面的主次关系。

选择最感兴趣的风景作为画面的中心。

(4)开始表现。

3.学生创作。

根据教科书中的学习建议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修改上一节课的草图,开始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并作个别指导。

4.作业展示与评价。

教学反思:
第六课:亮丽的城市风景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词语,如“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能书写、能掌握词义。

2.能了解景观花卉的分类、材料和设计原则。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能整体感知文意,简单地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景观花卉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一些不同的城市景观所采用的花卉装饰图片
生活在城市中,一些起到装饰作用的花卉随处可见,有的绚烂夺目,有的娴静优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受。

但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花卉的装饰是讲究一定的原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说明花卉装饰的文章《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二、学习新课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思考:说明文首先要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设想: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1)城市景观花卉的作用
(2)城市景观花卉的分类(气候、形态)
(3)城市景观花卉的材料
(4)城市景观花卉的设计原则(实用角度;布置的环境特点;欣赏的角度)(5)总结: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重点研读4~7段
1.请同学散读4~7段思考:
(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设想:(1)实用角度:布置庆典场所,色彩鲜艳,用期不长;布置展览馆、阅览室,淡雅朴素,花期持久布置陵园,常青,简素
(2)环境特点:花材应与环境的色彩、光线的强弱、陈设布局相适宜
(3)欣赏角度:花类,色彩绚丽,温暖、热情叶类,青翠舒展、宁静、清爽果类,鲜艳可爱,丰收的喜悦
二、小结:
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文章的条理结构。

第三课时
1.介绍初中阶段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

这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如”“例如”“如”等标志词语。

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

2.思考:在4~7段中,作者是否用到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个例子,并试着说说它的作用。

(小组讨论)
例:第5节,为了更好地说明布设展览馆要求时,作者列举了“山石盆景、蕙兰和富贵竹”,具体地说明了布设展览馆要求时花期长,淡雅的花卉。

请同学
朗读语段,更好地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请同学个别发言。

第四课时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小结: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重点研读4~7段
4.请同学散读4~7段思考:
(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5.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文章的条理结构。

总结:通过这篇说明文,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包括概括每段段意,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和标点,以及能够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并了解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作业:
1.抄写词语并解释: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选择一个社会活动,并自己给它配适合的花卉,并且作一定的文字说明,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花卉的原因。

第七课:标志的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学设计说明及教学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综合运用艺术字、自选图形知识制作班徽。

2.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的学习汇报,还有最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3.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也是在进行自我激励,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班徽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标志设计》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有特点的标志应用(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商标标志、电视台标志),产生联想,然后适时与学生共同总结标志设计的三种构成方式:图形、文字、图文结合。

二、教学新课
1.提出本课任务: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本班设计一个班徽,要求: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

2.提供参考样式:让学生参考几个班徽形象设计,给学生一个引导的方向,而不是让他们盲目的去创作。

3.师:为完成本课任务我们需要应用以下内容,现在以组为单位讨论这三个问题(五分钟):
1)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
2)调节图形之间的层次关系(上、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