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单位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监测培训精选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 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 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 品不良反应。
❖ 调查诊断方式:分四种情况
▪ 一般反应:只报告不调查 ▪ 除一般反应外的非严重AEFI:报告并由县级调查诊断 ▪ 严重AEFI:报告并由市级调查诊断(县级协助或开展
所有15岁以下儿童,经初步诊断为下列急性弛缓 性麻痹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
性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
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
肝癌病例的家庭成员中HBsAg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肝癌病例的家庭。
接生单位新生儿首针乙肝苗接种管理
❖ 理清管理对象
▪ 调查辖区内所有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等接生单位的 分娩、接种服务情况。
❖ 规范接生单位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
▪ 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等接生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
▪ 所有接生单位在妇产科张贴有关乙肝防治的宣传画和宣传单, 建立保障新生儿出生后能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相关制度, 包括:
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软瘫、高钾软瘫、正
常钾软瘫) 10、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
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AEFI定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疫苗流通和预防接 种管理条例》第五章
❖母婴传播 ❖父婴传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医源性传播 ❖接触传播
HBV感染与肝癌流行
我国的肝癌患者中90%左右有乙肝感染的背景。HCC是慢
性HBV感染的常见后果。
❖ HCC与HBV的某些流行特征一致:
-流行地区:HCC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且与HBV流行区大体一致。如一些非 洲国家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性别:男性HCC高发因男性HBV感染高发。 -家族聚集性:HCC的家族聚集性可能与母系HBV感染有关。对比研究发现有
,接种后偶合发病; ❖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
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 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乙肝疫苗及时接 种率要求
❖新生儿乙肝苗及时接种率≥90%; ❖住院分娩新生儿乙肝苗及时接种率
≥95%。
年龄与发展为慢性乙肝感染的关系
• 发展成为慢性感染的因素具有年龄相关性
• 在小年龄组更常发生
❖ 年龄组
慢性感染
❖ 新生儿和婴儿
90 %
❖1-5 岁儿童
25-50 %
❖ 其他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6-10 %
15-25%的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将因乙肝相关慢性肝病 而过早死亡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初步调查),需要上传调查报告。
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县级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诊断较困难的。
▪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省级协助市、县级调查诊断。
短期内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 出现较大规模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对社会有特别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市级申请省级调查的。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
❖新生儿有以下情况应暂缓接种乙肝疫 苗: 1、严重畸形 2、新生儿窒息 3、体重低于2kg
❖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 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 合事件,因此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2)
❖ 急性感染或其它严重疾病者暂缓接种,待病愈或病情缓 解后进行接种。
通过医生或护士向孕妇和婴儿母亲宣传新生儿及时、全程接 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和发放宣传单等;
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新生儿登记、乙肝疫苗的首针接种、记录 和报告等工作,并负责疫苗和冷链管理;
产科医生在产妇分娩结束后将乙肝疫苗接种通知列入常规医 嘱,保证及时接种。
为什么提高乙肝苗首针及时率非常重要?
❖ WHO:首针乙肝疫苗最好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 种。即使接种稍迟,对预防母婴传播仍很重要,仍应尽早接 种。
❖调查诊断机构:县、市、省级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
❖调查诊断原则:一次诊断
下列情形不属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
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
❖ 患有乙型肝炎或愈后不种。 ❖ 对疫苗中所含成分过敏者,不得接种乙肝疫苗。 ❖ 儿童以往对乙肝疫苗有严重的过敏史(如荨麻疹、呼吸
▪ 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
❖ 疫苗株…疫苗衍生病毒(VDPV…cVDPVs)…野毒株
▪ 疫苗衍生病毒(VDPV):疫苗中所含的减毒性病 毒有可能再度转变,成为带有致病性的病毒。
▪ cVDPVs: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种类
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
监测与处置
免疫规划科 2014年4月
内容
▪ AFP监测 ▪ AEFI监测与处置 ▪ 乙肝疫苗接种率监测(及时率) ▪ 两脑监测 ▪ 麻疹监测
AFP监测
AFP监测基本定义
❖ AFP病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 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 研究发现:人体肝细胞被乙肝病毒感染后3日,就能检出乙 肝核心抗原,乙肝病毒已在肝细胞中“站稳脚跟”;单剂量的 乙肝疫苗注射后需4日才产生抗体。 ▪ 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尚相当脆弱,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一旦 整合到婴幼儿肝细胞中,非但不受机体免疫功能的制约、 攻击,而且能继续增殖、克隆。 ▪ 对“大三阳”的母亲所产婴儿,为防止上述鞭长莫及的现 象,还应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1次能直接杀灭入侵 乙肝病毒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 调查诊断方式:分四种情况
▪ 一般反应:只报告不调查 ▪ 除一般反应外的非严重AEFI:报告并由县级调查诊断 ▪ 严重AEFI:报告并由市级调查诊断(县级协助或开展
所有15岁以下儿童,经初步诊断为下列急性弛缓 性麻痹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
性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
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
肝癌病例的家庭成员中HBsAg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肝癌病例的家庭。
接生单位新生儿首针乙肝苗接种管理
❖ 理清管理对象
▪ 调查辖区内所有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等接生单位的 分娩、接种服务情况。
❖ 规范接生单位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
▪ 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等接生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
▪ 所有接生单位在妇产科张贴有关乙肝防治的宣传画和宣传单, 建立保障新生儿出生后能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相关制度, 包括:
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软瘫、高钾软瘫、正
常钾软瘫) 10、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
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AEFI定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疫苗流通和预防接 种管理条例》第五章
❖母婴传播 ❖父婴传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医源性传播 ❖接触传播
HBV感染与肝癌流行
我国的肝癌患者中90%左右有乙肝感染的背景。HCC是慢
性HBV感染的常见后果。
❖ HCC与HBV的某些流行特征一致:
-流行地区:HCC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且与HBV流行区大体一致。如一些非 洲国家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性别:男性HCC高发因男性HBV感染高发。 -家族聚集性:HCC的家族聚集性可能与母系HBV感染有关。对比研究发现有
,接种后偶合发病; ❖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
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 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乙肝疫苗及时接 种率要求
❖新生儿乙肝苗及时接种率≥90%; ❖住院分娩新生儿乙肝苗及时接种率
≥95%。
年龄与发展为慢性乙肝感染的关系
• 发展成为慢性感染的因素具有年龄相关性
• 在小年龄组更常发生
❖ 年龄组
慢性感染
❖ 新生儿和婴儿
90 %
❖1-5 岁儿童
25-50 %
❖ 其他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6-10 %
15-25%的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将因乙肝相关慢性肝病 而过早死亡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初步调查),需要上传调查报告。
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县级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诊断较困难的。
▪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省级协助市、县级调查诊断。
短期内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 出现较大规模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对社会有特别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市级申请省级调查的。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
❖新生儿有以下情况应暂缓接种乙肝疫 苗: 1、严重畸形 2、新生儿窒息 3、体重低于2kg
❖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 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 合事件,因此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2)
❖ 急性感染或其它严重疾病者暂缓接种,待病愈或病情缓 解后进行接种。
通过医生或护士向孕妇和婴儿母亲宣传新生儿及时、全程接 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和发放宣传单等;
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新生儿登记、乙肝疫苗的首针接种、记录 和报告等工作,并负责疫苗和冷链管理;
产科医生在产妇分娩结束后将乙肝疫苗接种通知列入常规医 嘱,保证及时接种。
为什么提高乙肝苗首针及时率非常重要?
❖ WHO:首针乙肝疫苗最好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 种。即使接种稍迟,对预防母婴传播仍很重要,仍应尽早接 种。
❖调查诊断机构:县、市、省级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
❖调查诊断原则:一次诊断
下列情形不属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
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
❖ 患有乙型肝炎或愈后不种。 ❖ 对疫苗中所含成分过敏者,不得接种乙肝疫苗。 ❖ 儿童以往对乙肝疫苗有严重的过敏史(如荨麻疹、呼吸
▪ 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
❖ 疫苗株…疫苗衍生病毒(VDPV…cVDPVs)…野毒株
▪ 疫苗衍生病毒(VDPV):疫苗中所含的减毒性病 毒有可能再度转变,成为带有致病性的病毒。
▪ cVDPVs: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种类
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
监测与处置
免疫规划科 2014年4月
内容
▪ AFP监测 ▪ AEFI监测与处置 ▪ 乙肝疫苗接种率监测(及时率) ▪ 两脑监测 ▪ 麻疹监测
AFP监测
AFP监测基本定义
❖ AFP病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 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 研究发现:人体肝细胞被乙肝病毒感染后3日,就能检出乙 肝核心抗原,乙肝病毒已在肝细胞中“站稳脚跟”;单剂量的 乙肝疫苗注射后需4日才产生抗体。 ▪ 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尚相当脆弱,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一旦 整合到婴幼儿肝细胞中,非但不受机体免疫功能的制约、 攻击,而且能继续增殖、克隆。 ▪ 对“大三阳”的母亲所产婴儿,为防止上述鞭长莫及的现 象,还应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1次能直接杀灭入侵 乙肝病毒的乙肝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