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山区里的交通”,进一步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探讨交通与我们的关系,生活离不开交通。
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交通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现交通给山区带来的变化,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法与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①找一找走进我们生活的外地物品。②了解本地外销产品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
课时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游戏导入,聚焦“交通”
1、师: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眼象铜铃,四脚圆滚滚,腰间有嘴巴,专吃过路人。汽车
屋连屋一条龙,头上乌云滚滚,脚下雷声隆隆。火车
个子像楼房,声音像汽笛。只在水里行,不在路上走。轮船
长空蜻蜓飞,轰隆响如雷,空中它架桥,连接欧亚非。飞机
课件出示:各种交通工具(水、陆、空、铁路)正在运输的情景的图片。
2、师问:看完这几幅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谈。
3、师过渡,板书课题。简简单单的图片却让我们感受到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板书课题:(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二、结合生活,谈论交通
1、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每天早上你是怎样来上学的?(步行、骑车、坐电动车、乘坐小面包车、乘坐公共汽车……)坐车来的学生能谈谈你坐车的感受吗?(舒服、快、稳、方便、安全……)如果没有这些交通工具你会怎样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言。
师过渡:交通不仅给我们上学带来方便,我们吃穿用的物品,有很多也是来自外地,因而,交通运输就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请学生们看课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开展小组活动,来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小组活动交流:
〈一〉课件呈现以下四个话题,让生围绕这五个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⑴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快捷与方便。
⑵交通使我们生活的范围扩大了,人们拥有了更多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机会。
⑶交通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⑷交通不仅为我们带来所需的物品,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5)交通使我们有可能尝到其他地方的特产。
〈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①师:同学们都讨论好了吗?哪一组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跟大家交流一下?
②学生汇报。根据这一教学环节,我预设了这几个内容来引导和提示学生,并通过课件出示。
●交通,使我们穿的衣服很多也是外地做的: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浙江杭州生产的,它是通过交通才到了宜宾的各个服装店。”
-
●交通可以使我们有可能品尝到其它地方的特产:“像马鞍山采石矶的茶干,云南的普洱,新疆的干果等等,是通过货车这种交通工具运到我们这里来的。
●家中用的东西,很多都是外地产品:“家里常用的‘六神’香皂,厂家在上海,它是通过货车这种交通运输工具,运到我们长宁,然后进入超市;家里的家具是大连生产的,是通过火车集装厢运到长宁的家具城,购买时再通过货车送到我们家。
●正因为现在的交通很发达,所以在上海世博会上丹麦的“小人鱼”来到了中国,正因为交通的发达台湾观光开通了,海峡两岸的人民又不着含情默默地隔海相望,经受着亲人的离别之痛了,现在,交通圆了他们与亲人见面的梦,我们也可以去台湾看看美丽的日月潭了,也能邀请台湾小朋友来看雪了,交通不仅让我们沟通感情,拉近距离,增加了交流的机会,还让我们享受亲情和友情。
4、让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交通还能为人们带来什么?
三、课外延伸,感受交通
1、课件出示:“荔枝”你们看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产自哪儿呢?我们吃到的这么新鲜的荔枝是怎么运来的?让生猜猜看。
2、同学们,我们感受到了荔枝的运输过程,请你们选择自己生活中最喜欢的物品,以“物品旅行记”为题目,画一幅连环画,画出它的运输经历,注意要体现交通工具的使用。
四.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交通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板书设计: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第二课时
交通使山区生活变了样
课时目标:通过了解“山区里的交通”,进一步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交通。
二、体会交通对农村和山区的变化
1、课件出示:以前山区交通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2、讲述自己的经历,从而感受农村的交通情况。
老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过去,我们农村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记得有一次天下雨,我要到学校上学去,肩背书包,手握雨伞,脚穿脚鞋,踩在泥泞不堪的泥路上,非常吃力地走着,有时路上的泥水太深,淤泥都漫过了胶鞋,如果在冬天那就要挨一天的冻了。有时因为雨大,路滑。在上学途中要摔很多次跤,非常不方便。那时没有路,更谈不上车,农民们到街上买东西只得步行去,既耽误时间,双肩挑着沉重的东西,又累。家中的农副产品难以出售,记得又一次家中种了一亩多田的西瓜,刚好西瓜上市的时候天不作美,整天下雨,路上都是泥泞,很难走,爸爸平日里运送西瓜的板车无法能把它们运出去,在家里买2分钱一斤都没人要,(因为家乡人都种这个)眼睁睁的看着满田的西瓜烂在田里,爸爸心疼的强忍着泪水,而妈妈急得直哭。可见,路难走,交通落后给人民带来的只是贫困和不便。
3、山区的路难走,交通受到阻碍,给山区的人民带来了贫困和不便,要想改善山区的落后,你认为可以怎么做呢?生自主交流。引出“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4、通过课件我们来看看交通变化后的山区。
课件出示:交通变化后的山区(图片与视频)
5、谈感受
⑴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