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纸》

合集下载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2《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2《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2《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造纸》是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造纸,旨在让学生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纸张的起源、造纸的基本原理和造纸的步骤。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科学实验充满好奇。

但他们对造纸的了解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纸张的起源和造纸的基本原理,学会造纸的基本步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纸张的起源、造纸的基本原理和造纸的步骤。

2.难点:造纸的基本原理和造纸的步骤。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纸张的起源和造纸的基本原理。

2.演示法:演示造纸的步骤。

3.实践法:学生动手造纸。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造纸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造纸模具、纸张、水、化学品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用于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纸张的起源,引发学生对造纸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造纸的基本原理,展示造纸模具和纸张,让学生初步了解造纸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一台造纸模具,按照造纸的步骤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流造纸心得,分享造纸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5.拓展(5分钟)讨论纸张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造纸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7.家庭作业(5分钟)回家后,尝试用废旧纸张自己动手造纸,观察并记录造纸过程。

8.板书(5分钟)课件展示造纸的步骤,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估计值,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所调整。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纸》课件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纸》课件
纸都是由纤维构成的
有关资料显示,一张最普通 的贺卡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每 10万张为1吨,合4.8—5.2立方米 木材,相当于5棵20年生的树。如 果生产1000万张贺卡,将要砍到 多少棵这样的树呢?
那今后在我们的学习 生活中,你打算怎么做?
节约用纸,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从身边做起。
大胆设想:说一说未来的 纸什么样?它们是用什么材料 做的?
流汇报:
餐 报 蜡 打 探究 比较 巾 光 印 活动 内容 纸 纸 纸 纸 是否 透光 活动 能否 一 看到 文字 我的发现
活动二 (1)在每种纸的中间滴一滴有颜 色的水,观察并比较色水的扩散。 (2)思考: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 题呢?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
交流汇报:
餐 报 蜡 打 探究 比较 巾 光 印 活动 内容 纸 纸 纸 纸 扩散 活动 面积 二 扩散 速度 我的发现
可吃纸:美国制造了一种食物纤维报纸。
这种报纸用可以吃的油墨印出文字,经 消毒灭菌后出售给读者。当读者阅读完 报纸后,便可以把它折叠起来,饱餐一 顿。
耐久纸:一般用于印刷品的纸张,50年后
就会变成粉末,如果是珍贵文献,便要用 特殊纸张印刷。国外发明了一种不怕水、 火、酸、碱、虫蛀及不发酵霉的纸张,寿 命有多种:一级100年,二级200年,三级 300年,也有可保存达500~600年不坏的。

天仙镇小
钱继容
蔡 伦 造 纸 术
东汉时期,蔡伦通过总结前人 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 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作原料 造纸的新技术,生产出 大量轻便、 便宜的纸张,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 的传播和发展。
活动一 (1)把各种纸分别对着光亮或者 蒙在有文字的书上看一看,比较一 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要求:小组认真观察讨论, 并填好小组的研究纪录。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来造纸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来造纸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来造纸教学目标:1. 了解造纸的基本过程和历史。

2.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来制作纸张。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造纸的基本过程。

2. 制作纸张的技巧。

教学准备:1. 造纸原料(如废纸、棉絮等)。

2. 造纸模具(如框子、网格等)。

3. 造纸工具(如刀、剪、水等)。

4. 历史资料关于造纸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造纸的基本过程和历史。

2. 展示造纸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造纸的兴趣。

二、探究(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造纸原料,了解其特点。

2.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造纸模具和工具。

3. 教师演示造纸的基本过程,包括将原料溶解、过滤、浇铸等。

4.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亲自尝试造纸的过程。

三、制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使用造纸工具制作纸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制作技巧。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纸张,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努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造纸的过程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强调造纸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造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原料和工具来制作纸张。

教学反思:六、探索与发现(10分钟)2. 教师提出探索任务:比较不同组制作的纸张的质量和特点。

3.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比较,发现不同纸张之间的差异。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组制作的纸张会有不同的质量和特点?七、改进与创新(15分钟)1. 学生根据探索与发现的结论,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制作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改进和创新想法。

3.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建议和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和创新。

八、制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改进和创新的想法,进行纸张制作。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1《蔡伦造纸的历史》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1《蔡伦造纸的历史》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1《蔡伦造纸的历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蔡伦造纸的历史》这一节内容选自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认识纸的来历,以及感受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蔡伦造纸的历史过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于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纸张,但对纸的来历和制作过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蔡伦造纸的历史,以及纸张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过程,认识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蔡伦造纸的历史过程。

2.难点: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蔡伦造纸的历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蔡伦造纸的历史过程。

2.纸张:准备不同种类的纸张,让学生观察和体验。

3.小组讨论:提前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纸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蔡伦造纸的历史过程,包括蔡伦观察树皮、渔网等天然材料的特点,受到启发改进造纸术的过程。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纸》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纸》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第二课时《纸》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时《纸》。

主要以纸为载体,让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探究纸的秘密,通过对不同纸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经历科学比较的过程。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纸。

你了解纸吗?”激发学生思考。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从生活中认识的纸入手,通过辩认各种各样的纸,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的纸有不同的性能,也激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认识更多的纸。

然后引发问题:不同的纸分别有哪些性能?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纸的吸水能力、结实程度等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最后通过对纸质品的认识,知道不同性能的纸用途不同,知道生活中哪里用到纸,了解纸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纸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纸的发明,查阅宣纸为被称为“纸寿千年”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不同的纸具有不同的特点。

2.知道不同性能的纸的用途。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不同的纸的吸水能力的实验。

2.能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纸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研究纸的性能,体会创新的乐趣。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3.由纸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比较认识纸的性能,知道不同的纸的用途。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我国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富有创造力的。

四、说学情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会用简单的对比方法研究问题,并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在低年级学生已经学会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并能辨别身边的不同物体。

本节课中学生进一步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等多种方法来观察纸的特点,在探究过程中了解纸的不同性能。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6.1蔡伦造纸的历史(教案)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6.1蔡伦造纸的历史(教案)

1.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推测。 2. 运用归纳的方法,发现纸的结构特点。
课时
1
探究实践
1.通过比较不同时代的书写材料,发现改进书写材料的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 2.通过了解蔡伦的造纸术,知道造纸的基本流程。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几种纸的内部结构,归纳出造纸的科学原理。
态度责任
教学
1.知道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实验成果。 2.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3.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A.龟壳 B.青铜 C.竹子 D.丝绸
2.蔡伦制造纸使用的材料主要有( )。
四、练
A.麻头 B.破布 C.树皮 D.旧渔网
一练
3.蔡伦造纸先用草木灰水浸泡后再蒸煮的目的是( )。
A.把渔网变成纤维
B.去掉杂质
C.把树皮泡烂 D.把破布泡烂
4.把造纸材料煮烂以后捞起来,滤干,舂捣成糨糊状,目
的是为了( )。
(预设
5分
钟)
二、探
1. 分析古代书写材料。[材料准备:PPT]
究:蔡
提问1:用这些材料进行书写记录有哪些缺点呢?
伦造
提问2:如果把这一本书,写在竹简上,需要多大的空间来
纸。 存放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携带不便)
25分 钟)
小结:携带不方便,“学富五车”由此而来。 提问3:用丝绸书写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携带不便的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环节
上课 教师自我介绍:
仪式 同学们好!
……

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小学科学《纸》说课稿

小学科学《纸》说课稿

小学科学《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纸》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 1 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材料”,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及其性质。

而“纸”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且熟悉的材料,是开启本单元学习的良好切入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材料世界的探究兴趣。

教材内容包括“观察一张纸”“比较不同的纸”“研究纸的吸水性”“了解纸的来源”等部分,逐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纸这种材料。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折纸等。

但是,他们对于纸的特性和来源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实验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不同的纸在吸水性、结实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观察和比较。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探究纸的吸水性等特性。

3、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对材料世界的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了解纸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纸的特性和用途。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纸的吸水性,并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纸,发现它们在颜色、厚度、纹理等方面的差异。

三年级科学作业写出五种纸

三年级科学作业写出五种纸

三年级科学作业写出五种纸
常见的纸按用途可分为:包装用纸、印刷用纸、工业用纸、办公,文化用纸、生活用纸。

包装用纸:白板纸、白卡纸、牛卡纸、牛皮纸、瓦楞纸、箱板纸、茶板纸、羊皮、鸡皮纸、卷烟用纸、硅油纸、纸杯(袋)原纸、淋膜纸、玻璃纸、防油、防潮纸、透明纸、铝箔纸、商标、标签纸、果袋纸、黑卡纸、色卡纸、双灰纸、灰板纸。

印刷用纸:铜版纸、新闻纸、轻涂纸、轻型纸、双胶纸、书写纸、字典纸、书刊纸、道林纸、米黄色道林纸、象牙白道林纸。

工业用纸(主要指还要经过加工制成书写、包装等特殊用纸):离型纸、碳素纸、绝缘纸、滤纸、试纸、电容器纸、压板纸、无尘纸、浸渍纸、砂纸、防锈纸;办公、文化用纸:描图、绘图纸、拷贝纸、艺术纸、复写纸、传真纸、打印纸、复印纸、相纸、宣纸、热敏纸、彩喷纸、菲林纸、硫酸纸。

生活用纸:卫生纸、面巾纸、餐巾纸、纸尿裤、卫生巾、湿巾纸;特种纸:装饰原纸、水纹纸、皮纹纸、金银卡纸、花纹纸、防伪纸。

科学三年级《纸》课件

科学三年级《纸》课件

纸的燃烧实验
5. 记录实验结果。
结论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纸的燃烧特性,进而理解纸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使用注意 事项。
04
纸与环保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纸的回收和再利用
纸的回收
回收纸可以减少对新鲜木材的需 求,从而减少森林砍伐。回收纸 经过处理后,可以再次用于各种 纸张的生产。
科学三年级《纸》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纸的简介 • 纸的制造过程 • 纸的科学实验 • 纸与环保 • 纸的艺术
目录
CONTENTS
01
纸的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纸的起源和历史
纸的起源
详细描述
将纸条固定在测力计上,逐渐增加拉力,观察纸 条在断裂前的最大拉力,了解纸的抗拉强度。
实验材料
纸条、测力计、夹子
纸的抗拉强度实验
实验步骤 1. 将纸条一端固定在测力计上,另一端用夹子夹住。
2. 逐渐增加拉力,观察纸条在断裂前的最大拉力。
纸的抗拉强度实验
3. 记录实验结果。
结论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纸的抗拉强度,进而理解纸在实际应用中 的承重能力。
纸最早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 200年左右,由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 ,使其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纸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技术不断改进 ,从手工造纸到机械造纸,再到现代 的高科技造纸技术,纸的品质和产量 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纸的种类和用途
纸的种类
根据原料、生产工艺和用途的不同,纸可以分为许多种类, 如新闻纸、印刷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等。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蔡伦造纸》教学说课稿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蔡伦造纸》教学说课稿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蔡伦造纸》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蔡伦造纸》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探究性实验课程。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工艺流程,以及纸张的性质,使学生掌握纸张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插图示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对于造纸这一传统工艺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纸张制作过程中的科学原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工艺流程,以及纸张的性质;学会制作纸张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纸张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纸张的制作方法,了解造纸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2.教学难点:理解纸张的吸水性、过滤性等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蔡伦造纸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造纸工艺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纸张的起源和发展。

3.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造纸实验,观察和记录纸张制作过程中的现象。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造纸过程中的科学原理,总结纸张的性质。

5.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自制纸巾、过滤实验等。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纸张的制作方法和科学原理。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上册《纸》ppt

三年级科学上册《纸》ppt
对着光 观察
纵 向更结实(横或纵)
毛边: 不整齐 ;
表面: 光滑 。
牛皮纸: 慢

作业纸: 较快

餐纸: 最快 。
牛皮纸: 不透明 ;
三、造纸过程
现在我们用的纸用什么做原料, 怎样造出来的呢?
主要原料是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 可以造纸。
纸 的 生 产 过 程
1.剥去树皮
5.漂白纸浆
2.切成小 片 3.煮烂成浆 4.搅拌纸浆
吸水性实验
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 水的扩散。
(4)透明度实验怎么做?
透明度实验
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 纸的透明度最好。
实验目的
方法
我的发现
(1)纸的结实程度
(2)观察纸的 毛边和表面
(3)纸的吸水性 (4) 纸的透明度
拉对折 后的纸
条 用放大 镜观察
用滴管 滴一滴 水
造纸术的原材料
树皮
旧渔网




二、研究纸(实验)
1.比较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
用报纸,牛皮纸和书纸,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 两个人拉一拉,有什么发现?
2.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的边缘,你发现了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描述你所看到的 现象。
(3)纸的吸水性实验?怎么证明?
6.沥干水分
7.烘干水分后压成 纸张
节约用纸,爱护地球
• 浪费纸张的现象随 处可见
随着用纸量的增加,会发生什么问题?
我是节能小卫士
• 怎样节约用纸?
①充分利用草稿纸,不要只写几 个字就扔掉。 ②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 ③用手帕代替餐巾纸。 ④废纸要回收再利用。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2《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2《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6.2《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造纸》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造纸,让学生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纸张的历史、纸张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纸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纸张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纸张的制作过程和造纸的历史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纸张的制作过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知道造纸的历史。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纸张的制作过程。

2.造纸的历史。

3.如何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纸张。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展示纸张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纸张的制作方法。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造纸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造纸的原料:废旧纸张、水、木浆等。

2.准备造纸的模具:框子、布等。

3.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纸张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纸张,让学生思考纸张的制作过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向学生介绍纸张的制作过程和造纸的历史,让学生了解纸张的起源和发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造纸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张。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安全,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纸张制作过程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纸张,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纸张的制作过程和造纸的历史。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蔡伦造纸 》教学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蔡伦造纸 》教学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蔡伦造纸》教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蔡伦造纸》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课。

本课通过讲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蔡伦造纸的故事、纸张的制造过程以及纸张的用途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造纸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过程以及纸张的制造过程认识不够深入。

学生对科学实验感兴趣,动手能力强,通过实验和观察,能够更好地理解造纸术的原理和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蔡伦造纸的故事,掌握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过程,了解纸张的制造过程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纸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历史、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蔡伦造纸的故事,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过程,纸张的制造过程和用途。

2.教学难点:纸张的制造过程,动手制作纸张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蔡伦造纸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实验教学法:学生动手制作纸张,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造纸术的原理和过程。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纸张的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纸张、木材、清水、筛子、玻璃板、毛巾等。

2.学具:每组一份,包括纸张、木材、清水、筛子、玻璃板、毛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蔡伦造纸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呈现(5分钟)展示纸张的制造过程和用途,让学生对纸张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动手制作纸张,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纸课件-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纸课件-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改造环境
一些动物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环境,如 蚯蚓松土、蜜蜂采蜜等。
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 家畜、宠物、野生动物等。
04
地球的奥秘
地球的结构与特征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和特 征。
地球的外部特征
地球的物质组成
地球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包括 岩石、土壤、水、空气等,这些物质 组成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 重要影响。
地球的资源与保护
地球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 源等,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
的管理措施和开发方式。
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倡 导绿色生活和低碳发展,减少人 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可 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种类,如草 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
植物的特征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如 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这 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区分 不同的植物。
植物的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 ,长出根和茎,逐渐形成 植物的形态。
生长阶段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表 现出不同的生长特点,如 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
开花结果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开花 结果,完成生殖过程。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01
02
03
04
光照
植物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

38《纸》练习(含答案)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

38《纸》练习(含答案)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

3.8《纸》练习一、填空题1、不同的纸性能也不同。

用手摸一摸,发现瓦楞纸比较电光纸比较;用手揉一揉, 发现牛皮纸比较餐巾纸比较;撕一撕,发现牛皮纸比复印纸O2、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一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我们通常用牛皮纸做档案袋,是因为一o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的打X。

1、纸不同,吸水能力也不同。

()2、牛皮纸不容易撕开。

()3、纸都是不透明的。

()4、牛皮纸比复印纸结实,不容易撕坏.()5、不同的纸,透明程度一样。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适合用来做纸箱的纸是()A.牛皮纸B,瓦楞纸C,电光纸2、享有“纸寿千年”的纸是()A.宣纸B.报纸C餐巾纸3、吸水能力最强的纸是()A.餐巾纸B.复印纸C.牛皮纸4、用来做风筝的纸应该具有的性能是()A.耐高温B.抗拉力强C.轻薄5、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纸的是()A.用了一半的练习本随手扔掉B.用完的练习本反面可以用来演算C.从新的练习本上撕纸做纸飞机或其他玩具四、连线题牛皮纸瓦楞纸电光纸复印纸餐巾纸!Il l五、实验题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不同纸的吸水能力时所做的实验,他的实验操作存在哪些问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粗糙光滑硬软结实2、纸3、防水二、判断题1、√2、√3、X4、√5、X三、选择题1、B2、A3、A4、C5、B四、连线题五、实验题每个纸的大小不一样;深入水面的长度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今后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你打算怎么做?
聪明的小科学家们,说一说未来的纸 什么样?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主要原料是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 可以造纸。
纸 的 生 产 过 程
1.剥去树皮
5.漂白纸浆
2.切成小 片 3.煮烂成浆 4.搅拌纸浆
6.沥干水分
7.烘干水分后压成 纸张
节约用纸,爱护地球
• 浪费纸张的现象随 处可见
随着用纸量的增加,会发生什么问题?
我是节能几 个字就扔掉。 ②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 ③用手帕代替餐巾纸。 ④废纸要回收再利用。
吸水性实验
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 水的扩散。
(4)透明度实验怎么做?
透明度实验
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 纸的透明度最好。
拉对折 后的纸
条 用放大 镜观察
用滴管 滴一滴 水
对着光 观察

不整齐 光滑
慢 较快 最快 不透明
三、造纸过程
现在我们用的纸用什么做原料, 怎样造出来的呢?
造纸术的原材料
树皮
旧渔网




二、研究纸(实验)
1.比较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
用报纸,牛皮纸和书纸,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 两个人拉一拉,有什么发现?
2.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的边缘,你发现了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描述你所看到的 现象。
(3)纸的吸水性实验?怎么证明?
发光纸:它能在漆黑的夜晚发
出亮光。使用这种纸,即使没有 灯光,也能清楚地看见纸上的文 字或图画。
造纸术
• 东汉时期,蔡伦总结
了前人的经验,发明 了新技术生产出大量 轻便、便宜的纸。
你知道吗?
你用一圈, 树木却要长 一年。
西

用布絮造纸。
餐巾纸 报纸 打印纸 牛皮纸 餐巾纸 打印纸 报纸 牛皮纸 牛皮纸 打印纸 报纸 餐巾纸 餐巾纸 报纸 打印纸 牛皮纸
我会算
一张普通的贺卡要消 耗10克优质纸张,每 10万张为1吨,合 4.8~5.2立方米木材, 相当于5棵20年生的树。 如果生产1000万张贺 卡,将要砍掉多少棵 这样的树?
补充知识
可吃纸:美国制造了一种食物纤维报
纸。这种报纸用可以吃的油墨印出文字, 经消毒灭菌后出售给读者。当读者阅读 完报纸后,便可以把它折叠起来,饱餐 一顿。
猜谜:
生得轻巧白净, 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 深受人类欢迎。
你见过哪些纸?
生活中的纸
工艺纸灯罩
课本 书签
报纸
牛皮纸
宣纸
贺卡
纸铅笔
你知道,四大发明是什么?
四大发明是我国最伟 大的文化成果包括: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造纸术
• 东汉时期蔡伦通过总结前 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 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 旧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 生产出了大量轻便、便宜的 纸张。从而结束了古人用石 头、树木、甲骨、木椟 (du)、竹简作为书画材 料的历史,促进了人类科学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 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 (废纸 )、( 稻草)、(旧棉布 )。
2.各种同颜色,同大小的纸有(毛边) (吸水性)(透明度)(牢固程度 )的不同。
3.纸的用途有(包装 )( 印刷)(装饰) (书写)等。
谢谢大家
那今后在我们的学习生 活中,你打算怎么做?
大胆设想:说一说未来的纸什 么样?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