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黄埔军校》有感

就在陈炯明发动羊城兵变时,孙中山,蒋介石深刻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当时的中国,各地呈现出军阀割据的形势,其中以北洋军阀为主,直系军阀吴佩孚控制着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直隶(河北)保定一带,兵力约为20万人;孙传芳则盘踞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兵力约为20万;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有三十多万人。面对当时中国出现的这种情况,革命者们若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如何去革命?这时,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军事力量的骨干事务已迫在眉睫,于是,黄埔军校应运而生。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黄埔军校正式成立,这是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产物,影响不可谓不广。同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学子,当时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代表。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开办这个学校就是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将来都是革命军的骨干,有了你们,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后来,就是在这样的一群前仆后继的爱国青年的努力下,北伐战争开始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先后就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标志着北伐战争的胜利。通过北伐战争,基本消除了全国被各地军阀分割的局面,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领导的新中国。这其中,黄埔军校的师生取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黄埔军校的师生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功呢?这当然跟它的教育有着重大关系。在1924年,黄埔军校准备成立并向全国范围内组织招生时,各地的军阀一开始都是封闭消息的,并且如果得知哪个人想报考,就会抓起来枪毙。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稍微降低了这种危险性。但是,我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能不顾自身的安危仍想着去报考,去完成自己的心中的爱国梦,志向不可谓不坚定。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它的考题,与当时中国的国情结合的非常深刻,这使得我们觉得这所学校的本质依然没有任何改变,依然坚守着为中国的统一而奋斗的路线。报考的人数非常之多,经过重重的严格考试之下,删减了一大片,却为黄埔军校带来了一批非常精良、优秀的学子。接下来便是学校的教育了,黄埔军校纪律非常严格,它们的目标仿佛是怎样以最快的时间去把这群学子培养成合格的军人。其中作为校长的蒋介石,只要他在校,每天早上5点钟便已早早的站在操场等待学子到操场进行晨练并清点人数,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深刻的鼓舞着学子,即使他们生病不舒服也会早早来到操场集训。在课堂上,有课堂纪律条例,规定学生上课时坐姿必须端正;在寝室有寝室条例,规定他们一听到号角就必须起床,一关灯就必须睡觉;食堂也有食堂条例,吃饭时间基本10分钟内就必须吃完,当时,蒋介石也会在学校食堂吃饭,他到食堂时,学生们已早早做好位置,他就选择学生最多的地方坐下来,和学生们一起吃饭,而且当时,只要蒋先生一放下筷子,学生们就也不在动筷子了。整个学校到处都透露着一股严格气势,那种军人的严格在这所学校也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导致后来这些

学生在革命军中都严格的遵守着军纪。我想,这种严格的军队式管理与他们后来所取得的胜利成果肯定是息息相关的。当然,只有着严格的军队管理是不够的,黄埔军校在政治上也有着非常出色的教育。学校多次请名人来学校讲课,鲁迅、陈独秀等等一大批爱国新青年都到黄埔军校讲过课。使得这一批优秀的黄埔学子在政治上也有着深厚的信仰。那就是使中国更加强盛!

革命军之所以能够胜利,除了黄埔军校的培养使得这批革命军赢得了各界人士的欢呼之外,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离不开关系。1920年,马克思主义在一批爱国青年的推动下,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使中国人民初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同时,当时中国的地方军阀割据势力,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使得工人阶级备受摧残。反帝反封建口号一呼即应,孙中山先生又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实现了伟大的思想转变,于是国共合作开始。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下,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等重要思想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成功的关键。

思想和武装力量的共同提升,使中国呈现出了一个新的局面。其中思想方面是国共的合作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础。而武装力量则是黄埔军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黄埔军校严格的作风,学生深厚的革命信仰,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瓦解军阀势力的重要保证。黄埔军校带个我们的不仅仅是当时进步青年的英勇表现,更应该是那种值得我们学习的艰苦作风和浓厚的爱国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