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技术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瓜栽培技术及管理
一、品种选择
品种的选择是黄瓜高产、高效、优质的基础,选用抗病强的品种,可减少喷药2--4次,因此抗病品种的选择致关重要。
二、播种前准备
(一)营养土配制
选用前茬没种瓜类的菜园土,加上腐熟晒干粉碎筛细的猪粪,按7:3的比例拌和。再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公斤土壤用各取2两左右)混合均匀成药土,进行土壤消毒,堆制待用。
(二)种子处理
黄瓜种子用55度温水浸泡15分钟,并不断搅拌,使其受温均匀。然后捞起用清水清洗,也可用0.1%—0.5%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同时捞去瘪籽和杂质等。黄瓜种浸三小时后捞起用清水清洗,沥干待用。
三、播种育苗
(一)做好苗床:做1.4米的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1混合均匀(每平方米各用8克)喷施,进行土壤消毒。把育苗穴盘或营养钵放在消毒好的苗床上,再把准备好的营养土装入育苗穴盘或营养钵,装2/3即可。
(二)育苗:在育苗穴盘或营养钵里,每穴一粒。再将1/3的药土盖在种子上,浇透水。再把2米长的竹片每隔50cm插在苗床上
做成拱架,盖上2米宽的地膜,把地膜的四周压实。一般四天出苗,出苗后,有1个完全叶时开始炼苗,前3天,在晴天早上的时候把拱架两头的地膜打开,晚上又关起来,后起3天到晚上的时候拱架两头的地膜就不关了,通风透气,让苗适应外界环境。
(三)壮苗标准
株高10-12厘米,茎粗0.5-0.6厘米,四叶一心,子叶平展,叶色深绿,无病虫害。苗龄15天左右。
四、定植
(一)定植前的准备
1、整地
黄瓜需水量大但又怕涝,应选干燥,排灌方便的肥沃砂壤土地块栽培为好。定植前深耕晒垡,捣碎田垡,精细整地。
2、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加入适量化肥。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钾肥30---35公斤,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结合耕地深施。
3、开沟理墒
墒宽60厘米,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
4、覆盖地膜
墒面用0.008毫米厚、80厘米幅宽的地膜覆盖,地膜四边需完全切人泥土中,膜面与墒面贴平,每亩用量约4.5--5公斤。
(二)定植
定植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每墒定植2行,株行距40×40cm,定植要注意,先浇水,后定植;保持育苗钵土完整。定植后地膜穴洞口要封严,并且立即浇定根水,使幼苗活得快,利于根系发展。
五、田间管理
(一)水肥管理:定植后3-4天浇一次较小的缓苗水。缓苗水后再浇水时,每水带肥,每亩冲施尿素10公斤,隔5-7天浇一次水。结果期要每周叶面喷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苗期的水分管理要看苗的长势而定,当子叶小而向上竖起,说明缺水,要及时浇水;如子叶平展、嫩绿、肥大,说明水分适当。浇水应在晴天中午时浇。如秧苗有缺肥现象,则在浇水时可加少量尿素(每100公斤水加尿素100-200克)以补充养分。肥水管理宜勤,每5-7天一次(或每采收1次果实追一次肥)。肥量由小到大,每亩每次用尿素2公斤一7公斤。同时要注意及时补水,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搭架后及时扎藤引蔓。黄瓜采收要及时,带小上市,不仅有利于上部瓜的膨大,也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后期管理:黄瓜后期注意防止功能叶早衰,主蔓长到25节左右摘心,促进侧蔓生长,侧蔓在长出第一雌花后及时打顶,促使养分向果实输送
六、病虫害防治
我们当地最常见的黄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和病毒病。
(一)黄瓜猝倒病与立枯病:
两种症状识别的要点:
1、猝倒病多发生苗前期2--4片叶,而立枯病多发生中期或中后期,4片叶以上;
2、发生严重时,猝倒病的病苗是倒伏枯死,而立枯病是直立枯死,不倒伏;
3、拔起病苗,潮湿时,猝倒病的病苗根部可以见到白色棉絮状霉,而立枯病是淡褐色蛛丝霉。
黄瓜猝倒病的防治方法:不要浇跑马水,用桶提水浇灌;发现病苗时及时拔出并带出田外;用含福美双成份的农药加多菌灵灌根;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7天喷一次,连喷
2--3次。如果严重时,灌根喷药一起用。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用33.5%霜霉威水剂400倍液,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二)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一般只危害叶子。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呈多角形的黄褐色病斑,不穿孔;二是叶子背面长有一层灰黑色或紫黑色的霉,这是区别于黄瓜其它病害最主要的症状。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如病地与茄科蔬菜或豆科蔬菜轮作2--3年;
3、化学农药防治
如果已经开始发病可采用下列药液交替使用、均匀喷洒植株:
72%杜邦克露1000倍液,69%的烯酰吗琳1000倍液,72%的霜霉疫净looo---1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每5--7天1次。
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症状很相似,都是呈多角形的斑病,两种病症容易混淆,老百姓由于辨认不清,常错把角斑病当作霜霉病防治,结果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使危害越来越重,耽误防治时机。现在作重介绍两种病害的不同点:
1、斑病的大小: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斑病比较小,只有4--8毫米,颜色比较浅,呈灰白色,后期斑病往往穿孔,而霜霉病的斑病比较大,有10--16毫米。斑病不穿孔。
2、叶片透光性:把病叶摘下来,对着太阳光透视,由于细菌性角斑的病斑比较薄,有透光的感觉,而霜霉病的病斑比较厚,没有透光的感觉。
3、叶背症状:叶子背面,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斑病周围油渍状明显,有时还能见到分泌出来的细菌黏液;而黄瓜霜霉病的斑病上长有紫黑色的霉层,这是最主要的识别点。
4、危害部位: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子,严重时也危害叶柄、茎秆、瓜条等;黄瓜霜霉病一般只危害叶子。
(三)细菌性角斑的病斑防治方法
1、病地与非瓜类蔬菜轮作2年以上;
2、化学农药防治: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58%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6--7天喷一次,连喷3--4次,使用方法按说明书上使用,喷药要选在晴天的上午,喷时要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