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施工方案38407

便道施工方案38407
便道施工方案38407

便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本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地勘报告和图纸会审内容;

1.2对本标段现场实地踏勘、调查和了解的现场情况和有关资料;

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上海通用汽车武汉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横三路和管线工程》工程,属城市次干路,位于武汉金口新区内,横三路路呈南北走向,起点别克大道至终点通用园北路。道路全长852.709米,路幅宽40米。本工程设置箱涵74米及搅拌桩施工,道路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设计车速:30Km/h

设计荷载:BZZ-100

设计使用年限:15年(沥青砼路面)

施工内容包括路基机械土石方、软基处理、沥青砼路面、边坡防护、人行道及路缘石、排水管网及检查井、排水箱涵、绿化、路灯预埋等。

本工程为新建线路,线路经过池塘、洼地,工程沿线两侧有居民区和现有道路,开工前必须进行排水,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先修筑施工便道,才能保证路基换填。

本项目拟建交通便道沿线分布有大量不均匀地表水系,主要为鱼塘、分布于K0+350-K0+445、K0+465-K0+480、K0+660-K0+740等处,水深受降雨

等情况影响,一般约为0.3-1.5m,沟底浮泥较厚。

我项目部根据施工设计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需要修筑交通便道。

以确保本项目施工车辆通行,需修筑纵向交通便道,确保交通畅通。

三、施工部署

3.1布置原则

3.1.1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续落实到位,以保证我部施工顺利进行。

3.1.2结合当地地形和现有临时生活、生产设施,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3.1.3减少对农田经济作物的占用和环境的破坏,保持原有水系的畅

通。

3.1.4满足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交通要求:满足便道自身良好的稳定

性,具有多台重车同时通行的承载能力,确保周边交通畅通和安全。

3.1.5服务本项目建设。

3.1.6经济合理性:在便道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从工期、材料、

设备、人工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确定。

3.1.7缩短工期:充分考虑现场实际的施工条件,最大限度地便于工

程施工,缩短工期。

3.1.8纵坡设置遵循随坡就势的原则,最大纵坡不超过10%。原则上

路堤边坡坡比为1:1.0,实际施工中坡比以边坡稳定为宜。

3.2施工平面布置

3.2.1交通便道全线总长约852.709m,全线路幅宽均为6m,边坡坡度一般为1:1.5,路基填筑使用片石填筑,软基处理抛石挤淤厚度2m-5m,路面结构采用1m厚片石+0.2m泥结碎石面层结构形式,路基两侧根据现场施

工环境修建排水沟。

3.2.2特殊路段。在路线K0+350-K0+445、K0+465-K0+480、K0+660-K0+740三处为鱼塘。

3.3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组织机构框架图

3.4资源配置计划

3.4.1根据该工程的工程量、施工进度要求,拟定机械设备、仪器安

排见下表

进场机械设备、仪器一览表

3.4.2

施工人员配备一览表

四、施工进度计划

便道计划工期2017.10.25——2017.10.27

五、施工工艺流程

交通便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六、施工方法

6.1施工准备

6.1.1开工前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1.2清理场地,根据设计交通便道路线测设便道中桩,并测量出便

道施工宽度。

6.1.4作业队主要人员都已进场,施工机械检查完毕。且已建立了较

为完善的质保体系,责任已细化到个人。

6.1.5所有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到位;机械设备已按时到场,且运转良好,机具配套合理,满足施工需要。

6.1.6技术准备工作:

我部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机械操作机手等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施工顺序、技术标准、质量要点和安全文明施工等。

6.2测量放样

首先结合现场情况,合理选线。然后测设便道中桩,并用木桩做好标记,测设每一个断面,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便道拉坡设计,在确定了合理的纵坡后,再根据断面数据进行现场放样,原地面联测设立控制桩并加以保护,便道方量根据原地面测量与最后成型测量以断面法计取。

6.3清表及基础处理

6.3.1清表

根据测设的中桩确定清理场地范围,做好场地清理,按规范清表厚度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的草皮和表土,一般清表厚度为30cm-50cm。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除。对于树径在10cm以上的树兜,采用人工大开挖的方式将树根清除干净,一般树兜开挖详见下表:

单根树兜开挖人工消耗表

破除。另外对于一些在便道设计范围内的民用建筑还未拆除时,应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并通知拆迁部门做好拆迁准备。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树木及不适用本工程材料等,堆弃外运至弃土场。除此之外,对沿途遇到的电线杆和各种管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6.3.2基础处理

本交通便道多处于鱼塘、低洼积水地段,该地段沟底淤泥较深,为满足便道的承载力要求,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我项目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交通便道承载要求拟定基础处理形式为抛石挤淤。抛石挤淤顶面高程需高出地下水位0.5m,抛石厚度1m-3m,宽度大于路基坡脚

1.5m,具体深度在抛石挤淤后现场开仓量取。抛石挤淤施工方法:

a.施工中应安排好石料运行路线,专人指挥。摊铺平整工作采用大

型机械进行,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块石和石屑找平。

b.抛石采用挖掘机进行,方法为进占法。首先由挖掘机在作业半径内均匀抛第一层毛石,完成后,挖掘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待块石沉入与基底齐平后,可进行第二层抛石。完成后用同样方法进行碾压,若块石无明显沉降,可向前延伸进行下一段施工,若块石沉降量仍较大,则需再抛一层块石进行碾压,直至块石沉降量较小为止;

c.抛投应沿便道中线向前抛填,再渐次向两侧扩展;

d.对周边隆起的淤泥应及时清理,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e.重型压路机对抛石处理段,碾压6-8遍后轮印不大于4mm,终止

抛石。

6.4路基填筑

为满足大型运输车辆、工程机械等通行,便道路面修筑6米宽。便道纵坡不小于0.3%。路基采用挖方区填筑土填筑,路面用1m厚片石+0.2m泥结碎石便道填方边坡为1:1.5。路面采用1%的双坡排水,排水至路基两侧排水沟内。(路基横断面见附图1)

6.4.1路基分层填筑

自卸汽车将符合填筑要求的填料运至填筑场地,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将填料摊铺在路基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为40cm。

6.4.2压实

填料摊铺后应及时碾压,防止下雨造成土石料分离或者含水量过高而影响压实效果,当填料含水量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洒水或晾晒的方法进行调节。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最大不宜超过4km/h,碾压无漏砂、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遍数6-8遍,以压路机强振后无轮迹印为宜。

6.5边坡修整

原则上路堤边坡坡比为1:1.5,实际施工中坡比以边坡稳定为宜,根据实际情况及设计边坡坡度用挖机对边坡进行修整,用挖机斗拍实。

6.6排水设施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排水进入周围原有水系。

6.7路面施工

本便道路面采用1m片石+0.2 m泥结碎石面层结构形式。路面采用1%的双坡排水,排水至路基两侧排水沟内。

6.7.1片石垫层施工:

自卸汽车运进片石,推土机进行粗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范进行碾压。碾压作业时,行间(横向)重叠0.3至0.5m碾压区段间(纵向)重叠1m以上,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6.7.2泥结石路面施工:

泥结石主要由碎石、泥土组成。泥结碎石所用的石料, 其等级不宜低于Ⅳ级;长条、扁平状颗粒不宜超过20%。泥结碎石层所用粘土, 应具有较高的粘性, 塑性指数以12-15为宜。粘土内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粘土用量一般不超过混合料总重的15%-18%。泥浆一般按水与土比为0.8:1至1:1的体积比进行拌和配置。如过稠, 则灌不下去, 泥浆要积在石层表面;如过稀, 则宜流淌于石层底部, 干后体积缩小,粘结力降低,均将影响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泥结碎石路面厚度一般为两层铺筑。在路槽筑好后,按松铺厚度(约为压实厚度的1.2-1.3倍)摊铺碎石,要求大小颗粒均匀分布,纵横断面符合要求,厚度一致。主层矿料粒径底层一般采用1-2号或2-3号碎石,面层一般采用3-4号碎石。泥结石的碾压分为预压和碾压两道工序,并在这两道工序中间完成浇灌泥浆和撒嵌

缝料工作。预压是在碎石铺好后用轻型压路机碾压,碾速宜慢,每分钟约25-30m,轮迹重叠0.25-0.3m,一般碾压4-5遍,至石料无松动为止。过多碾压将堵塞碎石缝隙,妨碍灌浆。在预压的碎石层上,浇灌泥浆,浆要浇的均匀、浇的透,以灌满孔隙、表面与碎石齐平为度,但碎石棱角仍应露出泥浆之上。灌浆1-2h后,待泥浆下注,空隙中空气溢出,表面未干前撒铺5-15mm的嵌缝料(约1-1.5m3/100m2),嵌缝料要撒的均匀。撒过嵌缝料后,即用中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并随时注意用扫帚将石屑扫匀。如表面太干需略微洒水碾压,如表面太湿须待干后再压。最终碾压阶段,需使碎石缝隙内泥浆能翻到路面上与所撒石屑粘成一个坚实的整体为止。

七、便道的维护与维修

7.1设立便道施工现场的施工标志、标牌明显,便道施工机械有规

定的停置位置和行走路线,以及完整的使用、操作、检查、维护等规章制度,施工现场便道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证施工便道整洁。

7.2小型维护维修。采用开仓等方式局部石渣换填处理。

7.3对较大范围的维护维修,根据具体情况加铺20-30cm厚的泥结

石。

八、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

8.1 质量方针及目标

我们的质量方针是: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8.2质量保证体系

本项目推行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具体内容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同时针对本合同段施工特点和项目内容,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定期分析质量管理与工程质量情况,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虚心听取设计与监理工程师的意见,采取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本工程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