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
摘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运用有效的教学设计、生动活泼的语言技巧感染学生,有效管理、监控、维持课堂秩序和实施有效的评价,激活课堂是我们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语言评价有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老师们经常这样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教了。

确实是这样,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甚至父母都要听他们的。

因此,他们来到学校,难以服从老师的管理和教育,他们的特点是:个性张扬、逆反心理强、不能吃苦、但思维活跃。

面对这么一群新生代,我们教师要接受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特别是在课堂上,他们会时不时的给老师制造出这样或那样的麻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一)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

从知的角度看,师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

从情的角度讲,小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与尊重。

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
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因此允许他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不是要求学生千篇一律。

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这种自主学习其实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不需要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了,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平等对话、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

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在教学中互相成长。

教师要超越自我,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

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我曾经给学生抄过这样一首童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这首童谣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

一般老师是不会抄给学生看的。

我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

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也需要尊重;学生需要爱,教师也需要爱,只有平等对话、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个性不同的、根据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生。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在弄清课堂上要落实哪些知识点、如何落实的基础上,要充分分析哪些学生能跟老师很好的配合,顺利掌握知识点,获得能力的培养,哪些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完成,哪些学生完成不学习任务,甚至会给老师出难题,要有前瞻性地预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突发事件等等。

也可以简单地说,备课不是形式,备课确实是为了上好课,这样的准备才可能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施。

(二)教材的处理要具有创新性。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开放性”和“创新性”是课改的灵魂。

在这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人们的休闲日趋多样化,学生的生活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课堂上传统的处理教材的方法已经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

别具特色的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情境,为整堂课定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

三、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技巧感染学生。

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到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除了情感上要丰富而
真诚,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外,在语言上也要有技巧。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

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小学语文课文有歌颂祖国、描写风景、励志图强、童话寓言等形形色色的类型,都是上乘的佳作。

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自然美、培养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但千篇一律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倦怠,觉得没有新意,失去学习的兴趣。

学生觉得语文课是否“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

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应当规范、鲜明、准确,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情节,注意把握语言的形象、生动以及流畅,既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又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

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教学语言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语文教师自己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只有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

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灵活运用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
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

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语文组织教学的实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知识。

我认为,如果以上各环节都做好了,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领悟到知识以外更广更深的东西。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著《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