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集成技术专题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
专题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集成技术专题设计
啤酒线灌瓶机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12-自动化卓越二班
姓名常涛
学号20120607
指导教师贾超
自动化学院
2015年12月
一、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二.设计任务
三、设计进度计划
课程设计正文
一.总体设计方案
1、啤酒线生产的工艺流程
自动化啤酒罐装部分是指在不直接进行人工处理的情况下, 自动地完成啤酒的理瓶、洗瓶、灌装、旋盖、贴标的系统, 它以传送带和伺服电机机械手为主体, 以成套灌装设备为基础, 是集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机电技术于一体的高效率、大容量灌装机构。自动化啤酒罐装的出现, 实现了啤酒罐装功能从多人工、长工时向高效率,高质量的转变。用PLC控制的自动化啤酒罐装生产线达到灌装技术的全面自动化。
啤酒罐装部分基本由以下部分组成:
理瓶机:主要用于对杂乱摆放的啤酒瓶进行整理,并使其有次序有方向的排列在输送带上,高速高效的经传送带输送到下一个工段。
冲瓶机:通过成套冲瓶机设备,由电机带动通过机械方式对空瓶进行翻转冲洗,然后空行滴定,排除瓶内的残留水分。
灌装机:灌装机通过贮液缸内的压力高于瓶中压力即压力差的原理,使液体靠压差流入啤酒瓶内。
旋盖机:主要用于对灌装好的啤酒瓶进行旋盖或者压盖,本次毕业设计是采用安全可靠地瓶口带螺纹的塑料瓶进行啤酒罐装,所以采用旋盖方式进行封装。
贴标机:主要用于对灌装旋盖好的啤酒瓶进行圆周贴标,是啤酒罐装部分的最后一道工序。
输送带系统:是啤酒灌装部分重要的外围设备,负责将啤酒瓶运送到各个单独工段。输送机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履带输送机,辊道输送机,链条输送机,升降台,分配车,提升机,皮带机等。
自动控制系统:驱动啤酒罐装部分各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目前以采用现场总线方式为控制模式为主。
组态控制系统: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组态,能够实现对自动化设备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它能从自动化过程和设备中采集各种信息,并将信息以图形化等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显示,将重要的信息以各种方式传给有关人员,对信息进行有关的存储和处理,并发出控制指令。
2、灌装部分设计基本步骤
啤酒灌装部分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主要步骤,如下图1所示:
在啤酒罐装部分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要考虑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和分析啤酒罐装部分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2.确定I/O设备。根据啤酒罐装部分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用户输入、输出设备。
3.根据I/O点数选择合适的PLC类型。
4.分配I/O点,分配PLC的输入输出点。
5.设计啤酒灌装部分系统的梯形图程序,根据工作要求设计出周密完整的梯形图程序,这是整个啤酒罐装部分系统控制设计的核心工作。
6.将程序输入PLC进行软件测试,查找错误,使系统程序更加完善。
图1 灌装部分系统设计流程图
二.设计内容
(1)分析当前啤酒生产线灌装部分的理论发展状况,国内外灌装控制设备的整体建设状况以及在啤酒灌装部分的应用情况;
(2)掌握PLC的使用方法,熟悉PLC编程工具[1];
(3)基于实物建立灌装工段的模型,采用恰当的控制方法,设计灌装部分的控制策略;
(4)根据设计的灌装部分控制策略编制该部分的控制程序,并编制用于显示和控制的组态界面,完成灌装部分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并实现与啤酒生产线灌装部分的联动运行。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
1、灌装机介绍
灌装机:啤酒灌装机采用等压灌装方式,灌装精度高、速度快。全程实现自动化,适用于塑料瓶和玻璃瓶的灌装啤酒。各部分的适用调整轻松自如,简便快捷。本灌装机采用和利时LM系列PLC进行控制实现自动运行,以及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该工段的原理是瓶子从洗瓶机出来进入灌装机的进瓶螺杆,经分瓶星盘送至回转台的托平气缸上,升高瓶口在定位装置的到乡下紧压灌装阀的下料口形成密封。瓶子再被抽真空后贮液缸内的背压气体二氧化碳被冲入瓶中当瓶中气体压力与气缸压力相等时,阀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开启。此时啤酒通过回气管上伞型反射环的导向作用下自动灌入瓶内,瓶内的二氧化碳被回注到贮液缸内。当瓶内达到一定高度并将回气管封闭时,自动停止下酒。然后将液阀和气阀关闭,排掉瓶颈部位的压力气体以防止带气酒液在瓶子下降时喷涌溢出。这便完成了整个灌装部分。具体见图2
图2 灌装机实际图
2、系统控制面板
为了便于接线和以及系统硬件调试和啤酒罐装部分整体联调,本次毕业设计没有采取传统的硬件控制柜的形式,而是采取了前端控制面板的形式,这样的设计形式既方便系统调试,又便于实际演示且能很好的控制成本,所有硬件设计能一目了然。具体见图3
图3 系统控制面板
3、灌装工段硬件接线电气原理图
根据实验室设备的具体链接图,找出线编号的连接方式绘制草图,最后采用CAD软件绘制硬件接线图。
灌装工段硬件接线电气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灌装工段硬件接线电气原理图
4、PLC选型
在PLC系统设计时,首先应该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其次的工作就是PLC工程设计选型。工艺流程的要求以及特点还有应用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因此,工程设计选型和估算时,应详细分析工艺过程的特点、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确定所需的操作和动作,然后根据控制要求,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存储器容量、确定PLC的功能、外部设备特性等,最后选择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2]。
1.输入输出(I/O)点数的估算
I/O点数估算时应考虑适当的余量,通常根据统计的输入输出点数,再增加10%~20%的可扩展。余量后,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估算数据。实际订货时,还需根据制造厂商PLC的产品特点,对输入输出点数进行圆整。根据估算的方法故本次毕业设计的啤酒罐装部分每个工段的I/O点数为输入30点,输出21点。
2.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存储器容量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储单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设计阶段,由于用户应用程序还未编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设计阶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调试之后才知道。为了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采用存储器容量的估算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