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食谱制定



第一步 按年龄体重计算PKU患儿所需的热量,蛋白质,苯丙氨酸 表2 不同年龄患儿PKU营养素需要量

.
诊断和鉴别诊断

(2)荧光免疫法测定血中的phe和酪氨酸 (3)苯丙氨酸负荷实验: 方法:口服phe100mg/kg,服前、服后1、2、3、4小时后分别抽 血测phe,了解肝脏中PAH缺乏程度与成熟度。或人工喂养3天高 蛋白奶粉后测定血phe浓度。 (4)头颅影像检查:核磁共振(MRI) (5)尿喋呤分析。 应用高压液相层析(HPLC)测定尿液中新蝶蛉和生物蝶呤的 含量,可以鉴别各型PKU。




(3)苯丙氨酸需要量:新生儿50mg/Kgd;一岁时25mg/Kgd。
.
患儿饮食疗法方案的选择

(1)婴儿哺乳期(0-6个月)选择低苯丙氨酸奶粉+母 乳或者普通配方奶粉,断乳期(6-12个月)选择低苯 丙氨酸奶粉+母乳或普通配方奶粉+辅食。

(2)1~2岁小儿选择低苯丙氨酸奶粉+低苯丙氨酸面 粉、低苯丙氨酸淀粉或低苯丙氨酸食品 (3)3岁以上儿童选用低苯丙氨酸蛋白粉+低苯丙氨 酸食品

.
.
PKU BH4负荷试验 BH4缺乏症
血清phe值无变化 血清phe值有变 化 BH4(+),N/B正常 BH4(-),N、B都显著减 少
BH4(-),N上升;B下降;%B 显著下降
PKU 高 苯 丙 氨 酸 血 症 GTPCH缺乏 尿蝶呤谱分析 PTPS缺乏 DHPR缺乏
BH4(-),N/B降低或正常

.
.
.
.
.
.
.
诊断和鉴别诊断

1.新生儿期的诊断:依靠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儿进行复查,并 用定量法(氨基酸分析、高效液相法、荧光法)精确测定。 Nhomakorabea
正常小儿血Phe小于2mg/dl
高苯丙氨酸血症排除BH4缺乏症后, Phe浓度>360μmol/L为PKU
高苯丙氨酸血症排除BH4缺乏症后,血Phe≤360μmol/L为轻度 HPA


.
.
病因及发病机制

典型苯丙酮尿症:该病是由于患儿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 缺陷所引起的苯丙氨酸(PA)代谢障碍。

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在体内异常蓄积,同时,酪氨酸、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黑色素等形成障碍,引起一
系列神经系统损害。此外,血中PA经旁路代谢产生大量的苯丙酮 酸、苯乙酸、苯乳酸等代谢产物,它们蓄积在血、脑脊液和各种

BH4缺乏症
.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最常见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缺乏症:尿新蝶呤增高, 生物蝶呤及生物蝶呤与新蝶呤百分比极低;

其次为DHPR缺乏症:DHPR活性明显降低


鸟苷三磷酸环水解酶酶(GTP—CH)缺乏
其他类型少见
.
诊断和鉴别诊断

2.新生儿以后的诊断: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 3.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A 尿三氯化铁实验:新鲜尿2ml+10%三氯化铁5滴 ,2~3分内钟 观察→出 现绿色环→阳性。 B 尿2.4→二硝基苯肼实验:新鲜尿1ml+2.4—二硝基苯肼试剂 1ml→1~2分钟出现黄色混浊或黄色淀物→阳性。 此两种试验阳性反应,也可见于枫糖尿病,酪氨酸血症,故作为 PKU非特异性试验,则需进一步作血Phe,酪氨酸测定才能确诊。
组织中,并从尿、汗中排出体外。
.
非典型苯丙酮尿症

又称BH4缺乏症。发病率大约为1%。此症是由于鸟苷三磷酸环水 解酶(GTP—CH),6—丙酮酰四氢喋呤合成酶(PTPS),二氢 生物喋呤还原酶(DHPR)缺乏所致。 BH4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等芳香氨基酸在羟化过程中所 必须的辅酶,BH4缺乏不仅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酪氨酸,而且造 成多巴胺、5—羟色胺等重要神经递质减少,加重神经系统功能的 损害而导致多动,行为异常,反复惊厥,智能低下。故BH4缺乏 症的临床症状更重。治疗已由困难变为不难。
PKU、PTPS缺乏 GTPCH缺乏
红细胞DHPR 活性测定
. 缺乏 DHPR
正常
低下
.
.
苯丙酮尿症治疗

原则: 1.一旦确诊后,应立即治疗,越早越好; 2.降低体液中PHE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减轻或预防对脑的损伤
或降低到最小限度的损害;

3.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过低Phe对脑亦是一种损害,故 饮食中需供给一定量的苯丙氨酸。
苯丙酮尿症(PKU)

苯丙酮尿症是因苯丙氨酸代谢途中苯丙氨酸羟化酶 (PAH)或其辅酶缺陷所致 是氨基酸代谢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 发病率随种族而异,国外大约为1/6000—1/25000, 国内大约为1/10000—1/20000。 2000~2010年我省PKU发病率为1:28574。
.
方法:

(一)经典PKU治疗: 1.低苯丙氨酸奶粉:如维康营养粉、上海华厦Ⅱ号等。治疗奶粉摄 入量:婴儿期60~150g/d,幼儿期150~200g/d,学龄期200~300g/d. 2.给予人乳:人乳中Phe比牛奶少2/3,人乳中phe为41mg/dl,而牛 奶中为150mg/dl。 3.低苯丙氨酸膳食:如米粉、藕粉、白蕃、菠菜、大白菜、土豆等。 4.应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但肉类、鱼类、蛋类食品应限制。 5.供给足够的热量:在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时,供给脂肪、水果、 糖果食品保证热量摄入。 计算饮食量的方法,按: (1)婴儿热卡:110卡/Kgd; (2)蛋白质:2.5g/Kgd;
.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治疗




在正常蛋白质摄入情况下,血苯丙氨酸浓度持续360μmol/L两次 以上者均应当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血苯丙氨酸浓度 ≤360μmol/L者需定期随访观察。 1.血苯丙氨酸浓度监测: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者,如血苯丙氨酸 (Phe)浓度异常,每周监测1次;如血Phe浓度在理想控制范围 内可每月监测12次,使血苯丙氨酸浓度维持在各年龄组理想控制 范围。定期进行体格发育评估,在1岁、3岁、6岁时进行智能发育 评估。 2.治疗至少持续到青春发育成熟期,提倡终生治疗。 3.对成年女性PKU患者,应当告知怀孕之前半年起严格控制血苯 丙氨酸浓度在120360μmol/L,直至分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