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学生的道德内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学生的道德内化
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
内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
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
比如道德准则是外部的东西,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如果学生真正认同这些准则,并且成为自觉的要求,坚定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是变成了个体内部的东西,实现了道德内化。
所以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教育工作者要从事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就必须研究道德内化的规律,探索道德内化的方法和途径。
一、道德信念的形成是道德内化的核心
通常我们按四分法来揭示品德的结构,即“知、情、意、行”。
“行”是外显的,“知、情、意”是内在的。
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较多地注重于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这显然是不够的。
举个简单例子,小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小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
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性的”道德行为。
可见,如果忽略了“知――情――
意”这一内在中介系统区,那就是忽略了品德结构的重要核心部分,这核心恰恰是道德内化的根本所在。
所谓道德信念,是指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
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
道德内化就是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
当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向学生输入时,学生的认知必须经历不同层次的发展:“知道”层次(懂得应该怎样做)――“理解”层次(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的道理)――“认同”层次(由被动、外制式转为自觉性,化为自觉要求)。
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反复的心理体验,不断地丰富道德情感,良性的心理体验会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层次的升华,发展成精神上的道德需要,产生对道德的追求,而道德需要实现的满足又反过来强化良性的心理体验。
随着道德需要的升华和道德情感的增浓,人对于非道德因素的干扰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断增强,具备了顽强的道德意志。
综合上述各种心理成分,也就是深刻的道德认识、浓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外部的道德准则实现了内化。
二、自我教育是道德内化的关键
1. 发挥学生在道德认知中的主体作用。
道德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自我教育的起点。
对道德准则不单纯是理解掌握,还必须上升到“认同”的层次。
为此,采取“外铄式”的灌输往往是不够的。
教师必须想办法,促使学生去分析,比较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的截然相反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执行道德准则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必要时甚至可以让学生去经历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从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
2. “自省”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自省是经历自我评价、归因分析、自我强化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
自我评价――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判断是非、善恶、美丑。
对好的自我肯定,错的自我否定。
归因分析――找出产生行为的动因,总结经验教训。
自我强化――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时,增进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反省自己非道德行为时,引起自疚的心理体验,对道德准则有了新的认识,痛下决心,改正错误。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自省”的机会,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自省”给予引导。
3. 自制是自我教育的高级心理活动。
从自制的内容看,对“需要”的控制是最为根本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
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因此有人主张“道德行为归因于道德需要”,学生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
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能否控制自己的需要。
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要认真地研究教育对象的需要,支持和尽可能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转化他们不合理的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三、交往和实践的磨练是道德内化的必经途径
主体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这就是说,素质的形成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道德准则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规范,所以道德品质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体现(即外化),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必经途径。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交往和社会实践时,由于交往的对象、实践的内容和环境不可能纯化,因而学生必然会受到正面的或反面的影响,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
(1)应当教育学生注意择友,尽量避免到不良的环境(例如“三厅二室”)去活动。
学校应鼓励小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开设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
同时应重视班组集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交往群体和环境条件。
(2)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动向,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关心学生活动情况,发现不良的苗头就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3)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去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练,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才能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思想品德课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外在的教育,而是需要学生自觉地把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当做自己的行为准则。
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学到实处,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