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技术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工程技术的作用
表面工程技术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金属机件的耐蚀性、耐磨
性及获得电、磁、光等功能性表面层。
1)腐蚀保护性即可以提高基体材料的耐大气、海洋大气、天然水及某些酸碱盐的腐蚀作用。例如若在钢构件上喷涂一层8515AI15合金,可使构件在海水中耐腐蚀20-40年。
2)抗磨性包括抗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冲蚀磨损等。例如若在刀具表面镀上一层TiC、TiN或Al 203薄膜,成为防止钢屑粘结的表面薄层,从而提高刀具寿命3-6倍。
3)电性能包括绝缘性、导电性等。
4)耐热性包括抗高温氧化、热疲劳等性能。
5)光学特性包括反光性、光选择吸收性、吸光性等性能。
6)电磁特性包括磁性、半导体性、电磁屏蔽性等性能。
7)密封性。
8)装饰性包括染色性、光泽性等性能。
9)其它表面特性诸如耐疲劳性、保油性、可焊接性等性能。
表面技术的应用使基体材料表面具有原来没有的性能,这就大幅度地拓宽了材料的应用领域,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潜力。举例如下:
1)可用一般的材料代替稀有的、昂贵的材料制造机器零件,而不降低甚至超过原机件的质量。
2)可以把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各取所长,解决单一材料解决不了的问题。
3)延长在苛刻条件下服役机件的寿命。
4)大幅度提高现有机件的寿命。
5)赋予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助于某些尖端技术的发展。
6)可成功地修复磨损、腐蚀的零件。
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
表面工程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办法,但一般均认为表面工程技术包括表面涂镀技术、
表面扩渗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三个领域。表面涂镀技术是将液态涂料涂敷在材料表面,或者
将镀料原子沉积在材料表面,从而获得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和性能有别于基体材料的涂层或镀层,此类技术有有机涂装、热?镀、热喷涂、电镀、化学镀和气相沉积等;表面扩渗技术是将原子渗入(或离子注入)基体材料的表面,改变基体表面的化学成分,从而达到改变其
性能,它主要包括化学热处理、阳极氧化、表面合金化和离子注入等;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
加热或机械处理,在不改变材料表层化学成分的情况下,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性
能,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淬火、激光重熔和喷丸等。可见,表面工程技术远远超出
了最初的化学热处理、电镀的范畴。
表面工程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
目前,对新型金属表面技术主要集中力量开发的为以下三方面技术:
1. 离子技术
2. 激光技术
3. 激光熔融
随着机械加工工业水平的提高,对刀具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提高使用寿命外还要求减少切削时污染,尽可能使用干切削。若不能取消切削液则希望其中只含防锈剂而无有机物,这样可以使循环回收的成本大为降低。由于切削工具种类很多,选用陶瓷刀具或镀层
又取决于刀具的工作状态。车削和钻孔不同,铳刀又应考虑其断续冲击的特点。本文就刀具
镀层发展过程及今后的要求,结合我们所作的研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作一概述。
切削加工的现状
切削加工是金属材料最基本的成型手段之一,在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业中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据美国统计,目前每年用于切削加工的费用在1000亿美元以上,切削加工创造
的总产值为5580亿美元。据1991年的统计资料,我国拥有的金属切削机床为300多万台,
所创造的总产值为1000多亿元。
随着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新材料尤其是难加工材料(如高强度、高抗磨性、
低导热系数材料等)相继出现,从而迫使人们不断寻找新的切削材料,促进了刀具材料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新的刀具材料不断涌现(高速钢、硬质合金、金属陶瓷和立方氮化硼
等),从而使切削加工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镀层刀具材料是在刀具材料(如硬质合金、高速钢等)的基体上,用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几微米厚的高硬度、高耐磨损性的镀层。这种刀具材料既有基本的韧性、又有很高的硬
度,因而性能优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等离子体技术在镀层技术中的迅速
发展,先进国家逐渐推广应用,开发了纳米、非晶等多种硬质镀层。据统计国外一半以上刀具已采用了镀膜,模具的镀膜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
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摩擦、热和化学作用,使得刀具
切削部分逐渐磨损或局部破损,最终失去切削能[6-9]。工件材料中的硬质点,如各种碳化物、
氧化物等,在刀具表面刻划沟纹而造成的磨粒磨损;在足够大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作用下,
刀具材料与工件、切屑发生粘结现象(冷焊)。粘结点逐渐地被工件或切屑剪切、
撕裂而带走,
发生粘结磨损。电化学性质相近的金属,粘结倾向越大;刀具与工件、切削的接触面,在高 温下双方金属中的化学元素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迁移,
这种固态下元素相互迁移而造成的刀
具磨损称为扩散磨损;切削温度过高,切削刃处材料易被氧化 ,形成氧化膜,导致氧化磨损;
刀尖负荷过大以及刃口热裂纹造成的崩刃等。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刀具很快发生磨损、
氧化、崩刃和变钝从而失效。
由于材料磨损主
要发生在表面,因此在表面镀上一层硬度高、耐磨损、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氧化、抗粘结性 好、和基体附着牢固的硬质镀层,对于改善刀具的切削性能,提高刀具的耐用度效果明显。 气相沉积技术简介和其在硬质镀层上发展及应用
气相沉积技术利用气相之间的反应,在材料或者制品表面沉积各种成分、形式的薄膜, 从而使材料或者制品获得所需的各种优异性能。一般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化学气相沉积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和物理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1,10]
硬质镀层首先是用 CVD 技术进行沉积的⑶。1890年,德国的Erlwein 利用化学气相沉 积技术首先在白炽灯丝上形成 TiC
[11]
。后Arkel 在灯丝上用CVD 方法制备出高熔点金属碳
化物薄膜
[12]
。1900年,Balzers 制备出金属氮化物 CrN ,当时他称之为 BALINIT D-CrN
[13]
。 然而,直
到1952年莱茵金属公司才在 Fe 基材料上成功地制备出具有良好结合力的硬质 TiC
镀层。CVD 技术真正应用于工模具表面改性,则始于 1969年
[14]
,到1970年瑞典,美国, 德国等工模具
制造公司纷纷开始大规模镀层工具的研究与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具有绕镀性 好,膜基结合强度高,膜层质量稳定,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但由于
CVD 沉积工艺温度
高(900-1000 C ),超过了常规工模具钢的回火温度,一般多用于硬质合金工模具的表面镀层 制备。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CVD 处理的高温也会使硬质合金组织发生变化,性能下降
[15]
。
此外,CVD 易于造成环境的污染,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由于CVD 技术的这些缺点推动了
PVD 技术的发展。这种镀膜技术无公害、节能、沉
积温度较低,其沉积工艺温度通常低于高速钢的回火温度,
从而避免了高速钢镀膜后的二次
热处理,节省了能源,降低了废品率,能很好地满足工业生产地要求。现在工模具 PVD 技
术中常用的离子镀最早是由
D.M.Mattox 于1963年提出并付诸实现的
[16]
。随后各种离子镀
技术(多弧离子镀、溅射离子镀、活性反应离子镀等) 逐渐发展和完善,始于60年代初Bell 实验室和 WE 公司利用溅射方法制取集成电路上的
Ta 膜,从而开始了它在工业上的应用。
特别是1974年,J.Chapin 发明了磁控溅射技术,使高速、低温溅射成为现实 [17]
。由于磁控
溅射的日臻完善,使其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技术和工业领域中。
磁控溅射基本原理及发展
早期溅射镀膜最大缺点是溅射速率较低,与蒸镀相比要低一个数量级
[5,10]
此人们一直在 寻找一种高速
溅射源。磁控溅射由于其高效的特点,得到大家的重视,并迅速被应用到工业 生产中。与二级溅射相比,传统的磁控溅射由于采用了辅助磁场, 通过控制电子的运动轨迹,
增加了气体的离化率,降低工作气压,提 高离子电流密度,不仅提高了沉积速度, 而且镀层质量也较好
[2,5]
。图1.1为平面型 磁控溅射的原理图。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由于市场不断增 长的需
求,传统的磁控溅射难以满足要求。 非平衡磁控溅射,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 等[24,25]
新型的磁控溅射
技术已成为众多科
图1.1平面磁控溅射原理[5]
Fig.1.1 Schematic of magn etron arra ngeme nt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