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观察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预先考察和了解观察的现场、环境,适应现 场,熟悉观察对象,消除其反应性
(3)可作为观察人员培训手段:使观察者掌握方 法,了解要点,让不同观察者统一认识;统一观 测指标,使观察结果一致、可靠。
(4)观察信度 观察信度:观察的可靠性、稳定性
评分者信度:对同一行为或现象的两个以上的观察 者的一致性程度。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或阶段内(如一小时, 一天)做持续不断地观察记录,按自然发 生的顺序详尽地描述行为。
❖一般情况下,观察者不介入当时的情景和 被观察的行为之中。
❖没有日记描述法时间长,比轶事记录更详 尽完整。
4、实例描述法
❖即样本描述法,根据一些预先确定的标准, 尽可能地对所发生的行为事件及其背景作 详尽、连续地观察描述。
❖特点:全面性;连续性;顺序性;真实性; 简便性;个别性与特殊性
2、轶事记录法 ❖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资料或信息。 ❖可以是研究者特意去关注的问题,也可以
是突发事件
❖在观察法中属最容易、最简便的一种
日期:1980年9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日 儿童:班米拉
刚刚下课才一会儿,沙沙就尖叫起来。一条无毒的 小蛇在她桌上爬着。全班哗然,过了一阵子总算安静了 下来。班米拉用纸做了一个口袋,主动提出让他把蛇弄 出去 。我同意了。放学后,我把班米拉留下,问是不是 他在沙沙桌上放了蛇。他说,“难道你也不喜欢蛇么?” 我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他开始抽泣,嘴里不停地咕哝 着关于喜欢不喜欢蛇的事,说是奇怪怎么会有人喜欢蛇, 有人又不喜欢。等班米拉停止哭泣时,我告诉他,如果 他想谈蛇的话,以后我可以找个时间专门和讨论蛇。他 点头说:“好吧”,就离开了。
(2) 主观干扰因素:
观察者放任现象:观察者本身的因素,观察 者觉得自己对儿童的反应已经有数了,其 行为不外乎是如此这般,因而在观察中不 耐烦,仅凭前面的印象或经验来判断,失 去精确性
观察者期望效应:观察者对观察问题的假设 已知,预期解答,使结果吻合期望,使观 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办法:多个对假设不了解的人,对照结果
❖侧重于事件本身,就像叙述一个故事。
三、叙述性观察法的运用
1、说明观察开始时的场景:时间、场合、环境及 行为发生的背景
当观察者人数为2个或以上时,先计算每对观 察者的观察信度,然后取平均值。
第二节 叙述性观察法
一、含义 又称描述性观察法,它是随着行为事件的发生,自
然地将它再现出来,观察者详细地作观察记录, 然后对资料加以分类,进行分析研究。 二、类型 1、日记描述法(婴幼传记法) ❖ 在较长的时间阶段内,反复观察幼儿的行为, 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 ❖是一种纵向的观察描述 ❖是20世纪之前研究婴幼成长和发展的主要方法
工具、记录方法、设计表格(目的:提高准确性、 可靠性)
记录次数与观察的全面性——排除偶然情况下 的反应
观察同伴交往中爱哭的孩子 2、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对观察的问题有清楚的认
识,否则观察者视而不见,见怪不怪 幼儿的自主性行为(必须知道自主性行为表
现在哪些方面) 观察环境(必须了解环境的构成、性能、影
响因素,环境创设的现实情况)
四、观察法的作用
1、获得较真实和具体的信息 2、较深入考察和理解幼儿行为的各个方面和个别
差异,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表现
分离焦虑的具体、不同的表现 合作意识的萌芽 3、在观察基础上评价、判断、提出有效 解决问题 的措施
4、通过观察提出假设、观点和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动作思维理论
主导活动理论
五、观察法的基本原则 1、严密的组织计划:时间、顺序、过程、对象、
计算方法: 2p/(m+n)(当观察者为2人时)
m,n—两位观察者分别观测记录到的行为总次 数
p—两位观察者之间对每类行为记录相同的次数
例如:Olson对儿童的神经嗜癖症的观察研究:
行为序号 1 2 3
类别 咬指甲 将大拇指放在口内 挖鼻孔
观察者1 5
16 1
观察者2 4 11 3
当观察信度≥0.8时,观察可靠,记录的资料是有效 的。
第三章 观察法
第一节 观察法作为幼教科研的基本方法
一、含义 广义:1、直接观察,即直接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观察对象,包括渗透
在其他方法(调查、问卷、测验、谈话)中的观察,是收集资料过 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 2、间接观察,研究者不直接目睹他的观察对象,通过中介来观测对 象,如通过家长的观察,了解幼儿偏食的情况。 狭义:直接观察 二、观察法的特征 1、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方向 2、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和较系统的观察计划 3、有较系统的观测记录:时间、场景、反应次数 4、观测结果可以被重复验证 5、观察者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
三、观察法是最适合幼儿的幼教科研基本方法
1、不需要幼儿作出超出自身水平反应; 语言表达、理解力不强,不随意性强,自控力差;
2、能够直接了解并客观地记录幼儿的行为,所得 资料较少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3、侧重于考察幼儿对周围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 不是结果;
4、幼儿不易受观察者在场的干扰,不会掩饰自己 的行为,观察结果较自然。
3、消除干扰,避免误差 (1)客观干扰因素:
观察反应性现象:来自观察对象的影响,当观察对 象知道有人在观察他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做 出不正常、不自在的反应(如有意做好) 观察者在场效应(幼儿如何对待教师的禁令)
设备仪器的干扰(幼儿的好奇心)
消除方法:事先熟悉对象,消除其陌生感,对观察 者在场习以为常,或者采用单向玻璃观察室。
(解释:今天的行为对于班米拉来说,是一种异常行为。在 我过去对他的印象中,他总是对同学们很友好,与沙沙 的关系尤其不错。是不是可能由于他,实际上是想与沙 沙共享这一令人惊喜的发现而这么多的呢?尽管他的这 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很奇怪他在哪儿弄到了这条 蛇。全班为此热闹了好一阵子。)
3、连续记录法
4、记录力求系统、准确 避免主观性记录,要写清楚6“w” 选择适宜的记录方式: 文字描述记录:速记,电报语言 列表查核式记录 等级评定式记录 图示记录、录音、照相、录像的记录。
5、预备性观察与观察的信度
(1)选择和确定观察内容和考虑适用的方法
任性行为(行为的表现,该行为容易发生的场景, 行为类型和项目,操作定义与观测指标)
(3)可作为观察人员培训手段:使观察者掌握方 法,了解要点,让不同观察者统一认识;统一观 测指标,使观察结果一致、可靠。
(4)观察信度 观察信度:观察的可靠性、稳定性
评分者信度:对同一行为或现象的两个以上的观察 者的一致性程度。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或阶段内(如一小时, 一天)做持续不断地观察记录,按自然发 生的顺序详尽地描述行为。
❖一般情况下,观察者不介入当时的情景和 被观察的行为之中。
❖没有日记描述法时间长,比轶事记录更详 尽完整。
4、实例描述法
❖即样本描述法,根据一些预先确定的标准, 尽可能地对所发生的行为事件及其背景作 详尽、连续地观察描述。
❖特点:全面性;连续性;顺序性;真实性; 简便性;个别性与特殊性
2、轶事记录法 ❖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资料或信息。 ❖可以是研究者特意去关注的问题,也可以
是突发事件
❖在观察法中属最容易、最简便的一种
日期:1980年9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日 儿童:班米拉
刚刚下课才一会儿,沙沙就尖叫起来。一条无毒的 小蛇在她桌上爬着。全班哗然,过了一阵子总算安静了 下来。班米拉用纸做了一个口袋,主动提出让他把蛇弄 出去 。我同意了。放学后,我把班米拉留下,问是不是 他在沙沙桌上放了蛇。他说,“难道你也不喜欢蛇么?” 我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他开始抽泣,嘴里不停地咕哝 着关于喜欢不喜欢蛇的事,说是奇怪怎么会有人喜欢蛇, 有人又不喜欢。等班米拉停止哭泣时,我告诉他,如果 他想谈蛇的话,以后我可以找个时间专门和讨论蛇。他 点头说:“好吧”,就离开了。
(2) 主观干扰因素:
观察者放任现象:观察者本身的因素,观察 者觉得自己对儿童的反应已经有数了,其 行为不外乎是如此这般,因而在观察中不 耐烦,仅凭前面的印象或经验来判断,失 去精确性
观察者期望效应:观察者对观察问题的假设 已知,预期解答,使结果吻合期望,使观 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办法:多个对假设不了解的人,对照结果
❖侧重于事件本身,就像叙述一个故事。
三、叙述性观察法的运用
1、说明观察开始时的场景:时间、场合、环境及 行为发生的背景
当观察者人数为2个或以上时,先计算每对观 察者的观察信度,然后取平均值。
第二节 叙述性观察法
一、含义 又称描述性观察法,它是随着行为事件的发生,自
然地将它再现出来,观察者详细地作观察记录, 然后对资料加以分类,进行分析研究。 二、类型 1、日记描述法(婴幼传记法) ❖ 在较长的时间阶段内,反复观察幼儿的行为, 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 ❖是一种纵向的观察描述 ❖是20世纪之前研究婴幼成长和发展的主要方法
工具、记录方法、设计表格(目的:提高准确性、 可靠性)
记录次数与观察的全面性——排除偶然情况下 的反应
观察同伴交往中爱哭的孩子 2、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对观察的问题有清楚的认
识,否则观察者视而不见,见怪不怪 幼儿的自主性行为(必须知道自主性行为表
现在哪些方面) 观察环境(必须了解环境的构成、性能、影
响因素,环境创设的现实情况)
四、观察法的作用
1、获得较真实和具体的信息 2、较深入考察和理解幼儿行为的各个方面和个别
差异,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表现
分离焦虑的具体、不同的表现 合作意识的萌芽 3、在观察基础上评价、判断、提出有效 解决问题 的措施
4、通过观察提出假设、观点和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动作思维理论
主导活动理论
五、观察法的基本原则 1、严密的组织计划:时间、顺序、过程、对象、
计算方法: 2p/(m+n)(当观察者为2人时)
m,n—两位观察者分别观测记录到的行为总次 数
p—两位观察者之间对每类行为记录相同的次数
例如:Olson对儿童的神经嗜癖症的观察研究:
行为序号 1 2 3
类别 咬指甲 将大拇指放在口内 挖鼻孔
观察者1 5
16 1
观察者2 4 11 3
当观察信度≥0.8时,观察可靠,记录的资料是有效 的。
第三章 观察法
第一节 观察法作为幼教科研的基本方法
一、含义 广义:1、直接观察,即直接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观察对象,包括渗透
在其他方法(调查、问卷、测验、谈话)中的观察,是收集资料过 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 2、间接观察,研究者不直接目睹他的观察对象,通过中介来观测对 象,如通过家长的观察,了解幼儿偏食的情况。 狭义:直接观察 二、观察法的特征 1、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方向 2、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和较系统的观察计划 3、有较系统的观测记录:时间、场景、反应次数 4、观测结果可以被重复验证 5、观察者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
三、观察法是最适合幼儿的幼教科研基本方法
1、不需要幼儿作出超出自身水平反应; 语言表达、理解力不强,不随意性强,自控力差;
2、能够直接了解并客观地记录幼儿的行为,所得 资料较少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3、侧重于考察幼儿对周围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 不是结果;
4、幼儿不易受观察者在场的干扰,不会掩饰自己 的行为,观察结果较自然。
3、消除干扰,避免误差 (1)客观干扰因素:
观察反应性现象:来自观察对象的影响,当观察对 象知道有人在观察他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做 出不正常、不自在的反应(如有意做好) 观察者在场效应(幼儿如何对待教师的禁令)
设备仪器的干扰(幼儿的好奇心)
消除方法:事先熟悉对象,消除其陌生感,对观察 者在场习以为常,或者采用单向玻璃观察室。
(解释:今天的行为对于班米拉来说,是一种异常行为。在 我过去对他的印象中,他总是对同学们很友好,与沙沙 的关系尤其不错。是不是可能由于他,实际上是想与沙 沙共享这一令人惊喜的发现而这么多的呢?尽管他的这 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很奇怪他在哪儿弄到了这条 蛇。全班为此热闹了好一阵子。)
3、连续记录法
4、记录力求系统、准确 避免主观性记录,要写清楚6“w” 选择适宜的记录方式: 文字描述记录:速记,电报语言 列表查核式记录 等级评定式记录 图示记录、录音、照相、录像的记录。
5、预备性观察与观察的信度
(1)选择和确定观察内容和考虑适用的方法
任性行为(行为的表现,该行为容易发生的场景, 行为类型和项目,操作定义与观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