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课件 第三章 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图可知: a. v 0.3 gh 时 ,浅水阻力=深水阻力 b.
0.3 gh v gh 时 ,浅水阻力>深水阻力
c.
v gh 时 ,浅水阻力<深水阻力
所以,当船舶进入浅水时,应适当减速,防止阻力增加。 例如,当
v 0.6 gh 时,R=R2—浅水
若v=v1 时 ,R=R1,与深水阻力相同
平衡方程式
dvs 0 dt
稳定工况下
dne 0 dt
Te R
Me M p Mm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的特性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螺旋桨的选配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稳定工况下航行时,R=Te J变化不大 由J=vp/(Dn)可得出结论:
系 泊 工 况
起 航 加 速 工 况
转 向 工 况
拖 曳 工 况
紧 急 倒 航 工 况
系泊工况
V=0,J=0, 桨特性线最陡,见图13 常规要求: n正=(0.8~0.85)nb 运行2h,排烟温度正常 n倒=(0.7~0.80)nb 运行0.5h,排烟温度正常
图13 系泊实验时的螺旋桨特性
船舶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工况配合特性
图2 增压柴油机正常典型工作范围图
柴油机安全经济可靠的工作范围
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的特性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系统的特点
a.存在机械连接 b.存在液力相互作用 c.能量转换关系:
主机
d.相互制约
螺旋桨
船体
平衡方程式
船体的力平衡方程式
重载、污底、逆风、逆流、拖曳、 系泊、转弯工况
轻载、顺风、顺流工况
汹涛的影响
大风浪中航行时,螺旋桨的扭矩和推力周期性变化 见图10 注意事项:适当减小油门,防止飞车和超扭矩、超负荷 偏舵航行对航速和推力的影响 见图11
图10 船体产生摇摆和起伏而引起汹涛阻力
△Mb-扭矩增额 △ Te-推力增额
柴油机推进特性
柴油机按螺旋桨特性工作的特性规律。 即,Pe=C· 3 n
柴油机的工作范围
增压柴油机正常工作范为例见图2
持续工作范围: 最大发动机转速 最大发动机扭矩 增压器喘振线 最低稳定转速 最小发动机扭矩
短期运行工作范围: 超负荷工作范围 超转速工作范围 加速时短期使用工作 范围 机动操纵低速运转使 用工作范围
工作指标和性能参数随转速而变化的规律
Pe=C ·pe · · n i 式中: C —与柴油机结构形式有关的系数 pe—平均有效压力 n —转速 i —气缸数 当喷油量一定时,pe一定,i、C一定,则Pe与n为直线关系,且过原 点和(Pb,nb)
即,轴上扭矩为常数
Pe C Pe n i M 常数 2 n / 60
系 泊 工 况
起 航 加 速 工 况
转 向 工 况
拖 曳 工 况
紧 急 倒 航 工 况
主机操作方式
a.设极限调速器: n由人工控制油门,极限调速器控制飞车转速 b.设全制式调速器: 作极限调速器使用,与a所述相同 作全制式调速器使用,n由调速器控制油门+油门限制 c.设加速程序(遥控):n由程序控制
Chapter 3
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Ship Propulsion Installation at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
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
第一节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第二节
各种航行条件下推进装置工况配合特性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的特性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的特性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螺旋桨的选配
船舶阻力特性
基本阻力R(静水、满载、直航、稳定航行) a.摩擦阻力R1(粘滞阻力) R1 ∝V1.83(商船占80%R,高速船占40%R) b.形状阻力R2(压力阻力,涡流阻力) R2 ∝ V2(商船占10%R) c.兴波阻力R3 R3 ∝ V4~6(商船占10%R,高速船占50%R以上) 通常,对于商船:R ∝ V2
起 航 加 速 工 况
转 向 工 况
拖 曳 工 况
紧 急 倒 航 工 况
转向工况
单桨:由于偏舵和斜水流的作用,R增加,船速下降, J下降,特性线变陡, 若设全制式调速器,则自动加油,应注意防止超负荷 一般由油门限制杆限制 若油门不变,则转速下降,此时不能盲目加油门,防止超负荷
双机双桨:两桨均在斜水流中,hp内<hp外, J内ຫໍສະໝຸດ BaiduJ外,内桨特性比外桨陡 若油门不变时,则n内<n外 测试结果见图17 外桨负荷的变化:开始下降,接着增加 内桨负荷的变化:始终增加
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
第一节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第二节
各种航行条件下推进装置工况配合特性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ship’s hull, main engine, propeller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propeller
图11 舵角对航速和推力的影响
船舶由深水进入浅水和在窄航道中航行施工 况配合特性
阻力与船速的关系见图12
1、由深水进入浅水 浅水:h/d<4 (h:水深 d:吃水) 船体周围水流动由三元变为二元 相对速度↑:摩擦阻力↑ 、涡流阻力↑ 、兴波阻力↑
图12 在浅水和深水航行时船速对阻力的影响
1-深水阻力曲线 2-浅水阻力曲线
vp∝n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船、机、桨的特性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 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 螺旋桨的选配
配桨原则
满足船舶所要求的航速和较高的螺旋桨效率 使柴油机的功率得到充分利用 使柴油机在全部运转范围内不超过允许的功 率范围
功率储备
标定功率与配桨功率的差 发动机功率储备 船体状态储备 航行条件储备
图17 双机双桨船转向时内外机的负载变化
船舶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工况配合特性
系 泊 工 况
起 航 加 速 工 况
转 向 工 况
拖 曳 工 况
紧 急 倒 航 工 况
拖曳工况
配合特性见图18
自航(无拖曳) 按I,A线工作 拖曳: T=R+Z (Z:拖曳力) 按II,B线工作 v越低,桨的特性线越陡,拖曳力越大,主机功率 越发不足
图16 减速工况
调速器控制油门(遥控)
a.启航 油门自动变化过程:4-4 ’ -4’ ’ -4’ ’ ’ 工作点变化过程:a-a’-a’’-a3’’’ b.加速 按程序控制加速 c.减速 第一阶段,减油至nc, 第二阶段,自动加油,稳定在nc左右
船舶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工况配合特性
系 泊 工 况
变工况特点
T不等于R,V,n,R,T,J,K1,K2螺旋桨特性时刻在变
船舶惯性相对大,机、桨、增压器等惯性相对小
油门改变后,n变化快,v变化慢
人工控制油门-启航工况
驾驶台要求n=n1, 见图14 第一阶段:n迅速增加阶段,v不变,J=0 启动:油门在4,工作在a点,n=n1 第二阶段: n缓慢增加阶段,v逐渐增加,J逐渐增加, K1,K2逐渐减小 若油门不变,工作点的变化a-a1-a2-a3 n=n1’ >n1 正确操作: 油门的变化:4-4 ’ -4 ’ ’-4’ ’’ 工作点的变化:a-a1-a’-a2’-a’’-a3’’-a3’’’ 驾驶台要求n=n3 不正确操作:0-b 正确操作:0-a-a1-b1-b2’-b2-b3
图18 拖曳作业时配合特性
拖曳工况
调距桨可克服功率发不足的缺陷 定距桨的设计: 按自航选桨时,自航功率可发足,但拖曳时桨重, 易超负荷;相当于R增加。 按拖曳作业选桨时,拖曳时功率可以发足,但自航 时,桨轻,易超速,相当于R减小。 常规设计,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两种工况均发不足,但偏差小。 最佳方案:调距桨,功率在任何工况下都可发足。
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
第一节
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
第二节
各种航行条件下推进装置工况配合特性
The match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opulsion installation at the different underway conditions
船舶阻力改变时的工况配合特性
配合特性见图9
增加:如船舶污底(船舶水 下部分表面附着了海生物以及发 生锈蚀)、超载、逆风等。 注意事项:防止超负荷,任何情况油门不得超过标定油门
减小:如,轻载、顺风、顺流等。 注意事项:防止超速,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标定转速
图9 船舶阻力改变时工况配合特性
I-阻力正常情况下螺旋桨特性曲线 II-阻力增加情况下螺旋桨特性曲线 III-阻力减小情况下螺旋桨特性曲线 1-主机全负荷速度特性曲线 2-主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曲线
dvs m Te R dt
螺旋桨力矩平衡方程式
2 J
dnp dt
Me M p Mm
平衡方程式
m—船舶质量 vs—船舶的航行速度 ∑Te—螺旋桨的总有效推力 R—船舶运动阻力 np—螺旋桨的转速 ∑J—主机、减速器和轴系的回转质量折合到尾轴中心线的转 动惯量以及螺旋桨的转动惯量 Me—主机的扭矩 Mp—作用于螺旋桨的水动力矩 Mm—轴系、减速器和联轴器的摩擦力矩
M=CM · 2 --kn · (CM为常数) n m
PP=M · 2π · n/60 =CP · 3 --kW (CP为常数) n 推进特性曲线见图1
图1 螺旋桨特性曲线
实线——PP=f(n)的特性曲线 虚线——Te(Q)=f(n)的特性曲线
柴油机 速度特性
推进特性 工作范围
速度特性(也称外特性)
图14 起航工况配合特性
人工控制油门-加速工况 (定速)
参见图15
由na→nb 不正确的操作:a1-B-a 正确操作:a1-1-2-3-4-5-6-7-8-9-a
图15 加速工况
起航加速工况配合特性
人工控制油门-减速工况
由nb →nc
见图16
第一阶段:n迅速降低阶段 减油至nc,v不变,J增加, K1、K2下降,特性线变平坦 第二阶段:n缓慢降低阶段 J缓慢减小,K1、K2缓慢增加,特性线逐渐变陡 不正确操作:油门不变,转速逐渐下降,直至停车 正确操作:逐渐增加油门,维持n=nc,由B → C 过渡时间短。 若按b-1-2-3-4-5-C,则过渡时间较长。
船舶由深水进入浅水和在窄航道中航行施工 况配合特性
2.窄水道
窄水道:b/B<20 (b:航道宽 B:船宽) 且b/B>20时,无窄水道影响
v 0.5 gh
船舶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工况配合特性
系 泊 工 况
起 航 和 加 速 工 况
转 向 工 况
拖 曳 工 况
紧 急 倒 航 工 况
船舶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工况配合特性
速度特性(也称外特性)
全负荷速度特性(也称额定外特性) 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标定功率的供油量下,工作 指标和性能参数随转速而变化的规律。 超负荷速度特性 使n=nb,发出110%Pb的功率,固定油量调节机构,测取 的工作指标和性能参数随转速而变化的规律。 规范要求:每12小时允许运行1小时,且不冒黑烟 部分负荷速度特性(也称部分外特性)
约定最大持续运转功率(约定MCR、CMCR)
船东和船厂商定的在船上 实际应用的最大持续运转功率
实例
Sulzer RTA型柴油机的配桨图见图3
Pielstick中速机与螺旋桨的选配见图4
图3 RTA柴油机的配桨特性
图4 PC2-5中速机的配桨特性
典型推进装置的机桨配合特性
双机单桨配合特性见图5 四机单桨配合特性见图6 双机双桨配合特性见图7 主机+轴带发电机联合工作机桨配合特性见图8
图5 双机并车的机桨配合特性
PP-推进特性曲线 1-1台主机的外特性曲线 2-2台主机的外特性曲线
图6 多机单桨配合特性
I-螺旋桨推进特性曲线 1、2、3、4-与主机所运 行的台数相应的组合外特 性曲线
图7 双机双桨推进装置机桨配合特性
图8 增压柴油机驱动螺旋桨和轴带发电机 (不变负荷)
1-螺旋桨负荷 2-螺旋桨 + 轴带发电机 3-柴油机工作范围限制线
螺旋桨的推进特性
螺旋桨的推力:
T K1 n 2 D 4 [ N ]
2 5 螺旋桨的阻力矩: M K2 n D [ N m]
螺旋桨的效率:
进程比:
K1 J p M K2 2
hp D vp nD
Tv p
J
螺旋桨的推进特性
稳定航行时, n一定,v一定,J一定,ρ一定,K1、K2一定 则 T=CT·2 --kn n (CT为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