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死观的现代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儒家生死观的现代解读
儒家生死观的现代解读发布时间:
2010 年 04 月 27 日来源:
教育网作者:
源作者 533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家学说中, 儒家对这个问题的直接关注显然不多, 儒家的生死观并没有明显的体系架构。
但其创始人孔子的未知生, 焉知死 , 道出了儒家对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
在人活着的时候, 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如何活着的道理, 懂了活着的道理, 死的道理也自然会清晰。
儒家的这一观念与现代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正好相反, 海氏认为, 人只有意识到终有一死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
无论是海氏还是孔氏, 无论是从生着手还是从死亡探究, 都是在为人生寻找意义。
可见, 意义的获得对人来说是个真正的需求。
儒家没有形成如佛教一样系统深邃的死亡理论, 未知生, 焉知死 , 从表面上看甚至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但实际上, 儒家学说作为在整个中华民族漫长发展的历史中最主要的一种思想形式, 对国人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儒家对社会生活对人伦的广泛关注恰恰是对生死问题理性感悟
1 / 10
的结果。
这种感悟使得儒家学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促进中国社会稳定发展, 教化百姓、影响人心的重要思想。
儒家的这种理性的生死观, 既让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又使人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平和, 不为死亡的降临所烦扰。
而这些恰恰是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所缺失的。
(一) 对必死命运的平静接受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
讲的是人与万物的共通性, 草木万物都有一死, 人也毫不例外。
孔子说: 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 生命的长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
人生在世, 只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则生事已毕, 虽死无憾, 这实际上是以闻道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
孟子继承了孔子这种达观的人文主义死亡观, 并将人文精神落实为道德践履, 认为尽其道而死者, 正命也。
(《孟子尽心上》 ) 人所能做的就是使自己获得一个正命 , 正命而死, 则死得其所。
对生命的过程夭寿不贰 , 要修身以俟之 (《孟子尽心上》 ) 后世儒家对此感悟颇多, 更能坦然地面对死亡。
李泽厚说:未知生, 焉知死 ,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 这讲的既是死的自觉, 更是生的自觉, 正因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对死亡就可以无所谓甚至不屑一顾。
存吾顺事,殁吾宁也 (张载) :如果生有意义和价值, 就让个体
---------------------------------------------------------------最新资料推荐------------------------------------------------------ 生命自然终结而无需恐惧哀伤, 这便是儒家哲人所追求的生死理想。
[1]儒家乐生安死的传统在中国文化中一路传承了下来。
如《荀子礼论》表述:礼者, 谨于治生死者也。
生, 人之始也; 死, 人之终也; 终始俱善, 人道毕矣。
这是将生死纳入作为社会和道德规范的礼的框架之中, 生则乐生, 死则安死, 由是善始善终来恪尽人道。
这显然是种相当积极和现实的人生态度。
又如朱熹: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备无欠缺。
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 到那时, 乃是生理已尽, 安于死而无愧。
这同样是十分平静的叙述, 当人对死亡真正有所觉悟的时候, 死亡就失去了它的恐怖色调。
(《朱子语类》卷三十九) 人的生命受之于自然, 归之于自然, 它就像智者所乐的水, 从生命之源潺潺流出, 当它一路前行的时候, 给这世界带来了生机, 当它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时候, 它汇入汪洋大海, 在消失自身的同时, 孕育出新的生命。
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论老之将至》一文中, 曾形象又很深刻地表述过这一理解, 他说: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一开始是细小的, 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 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 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 两岸扩展了, 河水流得更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 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 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老人, 将不会因为害怕死
3 / 10
亡而痛苦, 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下去。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这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
适因于此, 儒家极力推崇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价值, 在乐生安死的传统中鲜明地凸显出来。
于积极的入世精神中以完善人生来坦然地面对死亡, 这比较庄子神游天地的超越态度, 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它展示出的那一种宁静淡泊的美, 正是西方人仰慕不已的东方式的智慧。
(二) 家庭亲情的陪伴可以弱化死亡的痛苦儒家对死亡超越的途径有三: 生理性生命的传承; 三不朽的理想追求; 还有对乐生安死的理解。
现代社会的普通大众尽管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不同, 在对死亡的理解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最基本的大众选择就是通过生命的传递, 可以把后代的成长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 视为生活的继续,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死亡的恐惧。
儒家在这方面的理解就很洒脱, 儒家主张人们不把生活仅仅视为个人的, 而是认为个人化的生活径由普遍性的生命而与家庭与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儒家最注重的就是人伦关系, 重视个体在世间为家庭家族尽了多少义务。
每个人的死亡过程如果都在亲人尤其是后代的陪伴下经历, 对当事人将是个极其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