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柬埔寨交往关系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柬埔寨交往关系概述
摘要: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东南亚大地上一个璀璨的明珠,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古代柬埔寨人就在湄公河及洞里萨湖地区繁衍生息。

中国和柬埔寨地理位置相距不远,从柬埔寨第一个国家扶南王国至今,两国交往已逾两千年,虽然期间有时会因某些因素中断
交往,但大体上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的关系。

摘要:中国、柬埔寨、政府交往、经贸往来
一、柬埔寨简况
柬埔寨地处东南亚,位于中南半岛的南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形中间低,四周高,以平原为主,自古以来农业就十分发达。

其周边与多国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越南相交,东北与老挝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相邻,边境线长,与周边各国贸易简便。

西南濒临暹罗湾,与南海相通,海上交通便捷。

从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扶南到真腊再到柬埔寨,其疆域领土有变化,但大致上以湄公河及洞里萨湖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或大或小的变迁,主体上仍以高棉族为主体,在历史发展中融合泰族、缅族、占族、越族、马来族、华族等民族形成的多民族的国家。

扶南王国于公元1世纪建国,是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建立的一
个古代王国,其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发达,在东南亚地区具有巨大的影响。

在经历了三个王
朝之后,公元7世纪中叶,扶南的属国真腊强大起来并征服了扶南,因为扶南人和真腊人同
属吉蔑人,不存在外族的入侵,而是民族内部的王权更替,真腊也就成了继扶南之后的第二个柬埔寨历史上的国家。

从7世纪中叶征服扶南开始,真腊开始了其在柬埔寨长达9个世纪的统治,此后内忧外患,真腊也逐渐衰落,于16世纪末改国号为柬埔寨。

16世纪末到19
世纪中叶,柬埔寨相继沦为暹罗、安南的属国,此后,又沦为法国、日本的殖民地,在次期间,柬埔寨人民一直为了独立自由而斗争。

1953年11月9日,法国和柬埔寨进行了权力交接仪式,法国宣布停止在柬埔寨的殖民活动,
柬埔寨获得了独立,但法国仍不死心想继续控制柬埔寨,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法国
迫于形势,不得不同意完全撤出驻柬法军,柬埔寨才获得了真正的独立。

独立之后的柬埔寨
相继经历了柬埔寨王国时期、高棉共和国时期、民主柬埔寨时期、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及
其至今柬埔寨王国时期,中柬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二、古代中柬交往关系
古代中国和柬埔寨的交往主要是通过陆路交通和海上交通两种方式。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到蜀布和邛竹杖,推断西南有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

汉武帝于是派人前往西南寻找这条道路,即蜀身毒道,身毒就是今天的印度,但由于云南当地的少数民
族部落阻碍,并没有找到,公元109年再一次寻找,才打开了这条道路。

东汉王朝在此相继
设立哀牢、博南二县,至此,一条从四川到云南再到缅甸、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国家,
最后可到达印度及中东地区的南方丝绸之路由此完全打开。

此后直到元朝时,中国内地和中
南半岛南部诸国的陆路交通路线有或多或少的变化,但都是走通过云南地区南下的道路。

元朝时重视云南地区及其周边,沿今广西地区到越南河内再到越南中部地区设立驿站,这使得中南半岛南部诸国与中国内地联系的陆路交通也从主要通过云南地区,改为经越南与中国广
西北上的道路,此后的明清时期,也主要是这条道路。

扶南王国时期的疆域大致与今天的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相当,因此扶南王国时期东、南、西南部都濒临南海,海岸线长,优良的港湾众多,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

扶南建国之初,就与中国有了海上交通。

据考证,在今越南南部西岸的港口哥俄厄就是扶南当时的港口,在今越南顺化附近的港口卢容浦是中国东汉时期当时的港口,这两个港口就是中柬往来的港口之
一。

我国唐朝时期贾耽所着的《广州通海夷道》首次具体的记载了从我国广州出发经过南海
到波斯湾的航路,其中有一段就是通往真腊的。

此后,很多古籍都有了通往真腊的航线记载,
大多都是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港口出发,沿着东南部海岸线航行,再由海南岛的西南进入
北部湾,再经航行到达真腊。

我国古籍《后汉书》是记载中国和柬埔寨关系最早的文献,根据其记载,在汉章帝元和元年,
扶南人曾献生犀、白鸡。

公元225年,扶南王国正式遣使来中国,此时正值中国三国鼎立时期,而孙吴也派遣使者朱应、康泰回访扶南,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访问柬埔寨。

此后,扶南和古代中国一直互通使者,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唐朝之前近四百年的时间扶南遣使达27次。

公元7世纪,真腊征服扶南,开启了真腊在柬埔寨历史长达六百多年的统治,真腊统治期间,我国从唐朝开始,历经五代,宋、元、明初,这时候,因为朝代更替,战乱纷飞,中国和柬埔寨的关系不像之前频繁密切,中间也出现过中断的情况,但大体上两国的关系没
有太大的起伏,是保持友好发展的时期。

如真腊在唐朝三百年间派遣使者访唐18次,在明朝洪武年间遣使访明13次。

扶南时期中国与柬埔寨的经贸往来以朝贡贸易为主,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是在政
治方面,双方交换的数量和种类都不多,带有官方贸易的特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贸易。


着朝贡贸易往来的增多,民间也逐渐兴起发展,至真腊时期,民间贸易逐渐兴盛起来,真腊
商人将其国内的香料、象牙等带到中国出售,再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回国内售卖,以此获取利润。

此时,朝贡贸易也依旧兴盛并有了新的发展,首先交易规模不断增大,其次访华
使团地位提高,大多都是由真腊皇室成员率领。

政府之间的互通使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中国和柬埔寨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如扶南乐传入我国,许多柬埔寨僧人因此来到中国,翻译佛经,传播佛法。

两国之间互相传播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如我国在元朝时将荔枝的种植方法传入柬埔寨,柬埔寨的香料制作方法也随之传入我国。

二、近代至今的中柬关系
1863年签署的《法柬条约》,使得柬埔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主权,此后1954年独立之前的
时期,柬埔寨丧失了国家独立性,中国和柬埔寨两国政府往来的国家关系中断,此期间两国的交往关系以民间贸易往来为主。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到柬埔寨,又将柬埔寨的特产运到中国,为发展两国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此时,柬埔寨的华侨
数量迅速增加,元朝时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曾记载一个旅居真腊达35年的宋朝人士,
据此推断,柬埔寨的华侨最早始于宋朝年间。

华侨移居柬埔寨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促进了两国的友好交往关系,在反殖民斗争中,华侨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柬埔寨的独立自由做
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我国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代表团和柬埔寨以外交大臣狄普芬为首的代表团相谈甚欢,到1958年7月19日正式建交,再到1993年柬埔寨新政府成立,中柬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两国各方面的交往开始日渐频繁,柬埔寨新政府成立之后,两国的
关系有了新的全面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柬埔寨政变,中国坚持不干涉柬埔寨内政,使得
两国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在1999年2月柬埔寨洪森首相正式访问中国之后,中柬两国领导人互访的此书日渐增多,中国坚定不移的支持柬埔寨政府的独立自主,柬埔寨政府也坚定不移的支持 "一
个中国”的原则。

在2000年11月,中柬两国签署《中柬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促进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2006年4月,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_ 公报》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中柬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在经济方面,首先中柬贸易在不断增加,中国向柬埔寨出口了纺织品、机电产品、医药品等,从柬埔寨进口天然橡胶、板材等。


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据有关资料统
次,
计,中国已成为柬埔寨的主要投资来源地,特别是纺织成衣业,中国已成为第一大投资国,
此外,中柬还签订了一系列的贸易协定,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两国的不同文化互相影响着彼此,柬埔寨兴建了大量的华文学校,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

柬埔寨的风俗习惯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


从扶南建国两国开始交往关系到21世纪中柬关系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两国有着深厚
的传统友谊,另一方面,是因为两国之间有着共同的现实利益。

在中柬关系发展的将来,两国关系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某些因素,在将来的发展中也许会遇到波折,但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不会受到动摇,中柬两国会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的关系,并将之推向新的发展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