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成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行,生成活动作为师生共同构建的课程,越来越被各幼儿园所接受和推崇。在活动中,教师们已经意识到去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放手让幼儿去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但对如何更好地实施指导、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往往感到有些困惑,那么,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可采取哪些策略呢?在实践探索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相信幼儿——生成活动开展的前提

幼儿生成活动的内容和主题通常来自他们感兴趣的熟知的世界,是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的自主活动,他既不具有蒙台梭利课程内容的永恒性,也不具有我国传统课程中教师的权威性。因此,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转变幼儿只是被动学习接受者的思想,要看到幼儿自主学习的潜质。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和肯定会给生成活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幼儿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参与起来是十分认真的,因为这是他们最想做的事。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中,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肯定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造条件——生成活动顺利实施的保证

1、材料支持

在生成活动中,我们若能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就能有益于他们运用经验与外部环境发生有意义的交互作用,从而有效地建构知识。为了收集到更多、更广泛的活动材料,我们可以让幼儿和家长参与收集,因为“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过

程”。我们可以将每个主题的来由、计划和每一阶段的成果及时通报给家长,使家长能够及时地帮助幼儿一起收集资料、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使活动资料更加丰富,同时通过分享资料也扩展了幼儿的知识面,开阔了幼儿的眼界,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经验支持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不能跨越幼儿的经验,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资料帮助幼儿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一方面,在幼儿园里,尽可能多的给幼儿提供可以积累经验的资料,如图书、图片、音像等,来开阔幼儿的眼界;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让幼儿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在活动中,组织幼儿讨论从哪里可以找到与主题活动有关的资料,然后和孩子去尝试,让孩子交流他们是到哪里以及怎样得到这些资料的,从而在丰富经验的同时,让他们了解信息的来源或途径。另一方面,要求家长业余时间多带孩子走出去,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经验源于生活,来自于实践,只有让幼儿走出家庭,走出幼儿园这个小圈子,接触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才能在生活体验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

3、时间支持

由于生成活动是师生共同构建开展的,因此,就要根据活动的发展情况来确定一个主题所要进行的时间,如果只是停留在“别人开展了主题,我也要开展”这种单纯性模仿,或是要求每个主题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也不是根据幼儿在活动

中的需要和活动发展的需要开展的。我们应该从幼儿学习的角度出发,把支配时间的权利适当教给幼儿,让他们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开展有意义的研究活动。

4、空间支持

幼儿的活动还需要一定的空间,幼儿对材料有取放自由和选择自由,幼儿活动的人数和所使用的材料、场地要成正比,在活动开展的阶段,我们还应充分利用一切空间环境来配合主题。

三、适时指导——生成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

1、预估策略——对活动的开展应有预估计划

生成活动是构建在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已有生活经验之上的,但是否可以说教师的计划就毫不需要呢?我们认为,在生成活动中仍然不可忽视教师的计划性。因为教师对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发展水平的了解,对其行为意义的敏感和理解,对教育目标的宏观把握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情况的预测,都是开展生成活动的基础,都需要教师事先有个通盘的考虑和计划。在师生共同确立了主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对幼儿的了解,设想幼儿可能出现的想法,并用主题网的形式加以呈现。

2、深化策略——从幼儿的热点问题中捕捉教育契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生成活动常常是在成人的意料之外产生的,我们应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

3、迁移策略——判断幼儿生成的问题有潜在价值时,教师应进

行点拨,引向显性、价值方向。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生成活动与纯粹的预设活动相比较,教师能在幼儿的生成活动中更有效地读懂个体幼儿的兴趣、水平与能力,我们要不断地寻找幼儿的发展轨迹,并及时寻找适合个体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当判断幼儿生成的问题有价值时,教师应采取强化、鼓励的策略,并灵活调整原有计划,追随幼儿思维,求得意外收获。亦可设置悬念,以引发幼儿对此问题更大的关注。同时可引导幼儿自主收集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

4、嫁接策略——把幼儿生成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链接,形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在集体预设活动“数房子”中,幼儿用数人和数记录纸的方法统计出了我们全班孩子一共想出几种记录方法,每种记录方法各有几个人运用。虽然活动是教师事先预设的,可在活动中孩子的确又生成出了新热点:1)、在讨论哪种方法快且方便时,大家都认为把相同记录纸叠在一起,然后数几叠就是几种方法,这一办法最好。但孩子们对这一方法是否快存在疑问,他们提出:“老师你没让我们比过,没看时间,怎么能说哪种方法快,哪种方法慢呢?”这是一个教师没想到的生成问题。2)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孩子生成出要记录统计数据,以免遗忘。我们当场满足孩子,让他们设计符号来记录。于是在大家共同的参与中产生了最终的统计数据表。对于这些生成的内容都是教师事先不能预设的,但当孩子出现时,我们就得组织孩子通过讨论来解决。这样灵活地调整使孩子通过活动得

到情感上地满足、知识上的满足、心理上的满足,同时激励孩子再投入到新的探索与游戏中。

5、商议策略——幼儿生成的问题激起争议时,教师从尊重幼儿意愿出发,采用师幼、幼幼共同商议的策略。

当幼儿提出的问题有争议时,我们不应急于作出正确的答案,因为让幼儿知道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幼儿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己亲生探索去发现,去寻找世界的精彩。

四、总结反思——生成活动改进提高的手段

1、教师自身的反思

一是我们要注重对幼儿的观察记录,通过巧妙运用各种记录,掌握幼儿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幼儿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反思,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方法,从而在活动中灵活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二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通过反思,不断地调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以更好地促进师幼互动,使我们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2、协助幼儿对活动进行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难,我们要通过启发、诱导,及时地协助幼儿进行反思,从而挖掘活动中新的火花,帮助幼儿获取经验。

3、引导家长参与反思

一是在生成活动结束后,针对相关内容设计评价表,让家长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