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试验方法下黄土抗剪强度以及参数差异分析r——以甘肃省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不同试验方法下黄土抗剪强度以及参数差异分析r——以甘肃

省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郭倩怡;谷天峰;谢婉丽;吴熠哲

【摘要】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在总结前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两种不同的直剪试验,即:利用改进后的非饱和直剪仪对研究区不扰动黄土进行控制基质吸力和净竖向压力为常数的固结慢剪试验,依据研究区土水特征曲线配置不同含水率以控制不同的基质吸力的黄土快速直剪试验.得到两种试验方法下不同基质吸力或含水率和净竖向压力下的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其参数,探讨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其参数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并分析两种试验方法所得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下净竖向压力及基质吸力对于研究区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均呈线性增长关系,而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与基质吸力二者呈线性关系,内摩擦角—基质吸力关系曲线近似成水平直线,其中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在相同基质吸力和竖向压力的条件下,其抗剪强度及内摩擦角略高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而其黏聚力略低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得黏聚力.

【期刊名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0)001

【总页数】7页(P25-31)

【关键词】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基质吸力

【作者】郭倩怡;谷天峰;谢婉丽;吴熠哲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41.7

0 引言

中国西北地区当前正处于工程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土多为非饱和土,其中黄土作为典型的非饱和土广泛分布于地表并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由于黄土的特殊成因使其具有显著的结构强度和高胶结强度,即在干燥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被破坏[1],而当含水率增大时,则表现出软化、强度降低、崩解、湿陷性等特征[2]。目前大多数工程问题如边坡失稳,滑坡崩塌等,多是由于降雨、灌溉等原因致使该地区含水量增大进而导致非饱和黄土强度发生了变化所引起的[3-4],因此探讨黄土的强度特性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开展的关键之一。

黄土作为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是由气体、液体、固体所组成的复杂的多相体系,因此其孔隙中存在除水之外的其他流体如空气等,水与其他流体在弯液面两侧形成不等的孔隙气压力和负孔隙水压力,这样就形成了对非饱和土工程性质和力学性质影响较大的重要参数—基质吸力[5],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于基质吸力与非饱和土强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认为土体含水量增大基质吸力减小,从而使强度降低[6-8]。

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强度的影响已成为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目前国内外

对于基质吸力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关系的研究方法多集中于两方面,一是由含水率入手通过土水特征曲线间接得到其基质吸力[9-10],进而研究基质吸力对非饱

和土强度的影响,并都指出了非饱和土中有效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与基质吸力呈函数关系;二是通过现代改进后的非饱和直剪仪,采用轴平移技术直接控制基质吸力,探讨基质吸力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及其指标的关系[6,8,11-12],其中大部分研究认为基质吸力对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具有增强的作用并主要体现在黏聚力上[13-14]。虽然通过不同方法对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目前对于各个研究方法所得试验结果的分析对比较少,并且对于不同试验方法所得抗剪强度及其参数随基质吸力变化关系差异的探讨尚不深入。

本文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非饱和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种不同的直剪试验,即:利用改进后的FDJ-20型非饱和土四联直剪仪,采用轴平移技术直接控制基质吸力,进行剪切速率为0.0035mm/min的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依据该地

区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配置不同含水率以控制不同基质吸力,进行剪切速率为0.68mm/min非饱和黄土直剪试验,从而得到不同基质吸力下抗剪强度关系

曲线,并基于现代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和方法探讨对比不同试验方法所得抗剪强度及抗剪强度参数的差异以及随基质吸力变化规律。本文对探究强度参数随不同的试验手段演化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为该地区后期黄土滑坡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方法

1.1 试样制备

采用挖探的方式在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采集非饱和黄土不扰动土样,其探井深度约为3m,取样后密封,减少水分的散失,并在其周围铺设泡沫再装箱,防止运输过程中对土样的振动影响,取得Ⅰ级以上土样。本试验试样制备与常规直剪试样的制备一样,所采用不扰动黄土试样尺寸为Φ61.8mm×H20mm。黄土土样物理性

质指标见表1。

表1 研究区非饱和黄土的物理性质Tab.1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unsaturated loess in study area湿密度ρ(g/cm3)含水率w(%)孔隙比e 比重Gs

液限wL(%)塑限wP(%)1.414 5.03 0.999 2.69 21 14

1.2 试验方案设计

对采集到的非饱和不扰动黄土土样,利用常规物理、力学实验测定其基本物性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两种不同的抗剪强度直剪试验,即通过改进后的FDJ-20型非饱和土四联直剪仪,采用轴平移技术直接控制基质吸力,进行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依据该地区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配置不同含水率以控制相应的基质吸力,进行非饱和黄土快速直剪试验。

1.2.1 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

采用改进后的FDJ-20型非饱和四联直剪仪(图1),对研究区非饱和黄土不扰动土样进行控制不同净竖向压力及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根据实际工程问题将试验设计为净竖向荷载条件下固结、调节基质吸力并在等吸力条件下固结、等吸力剪切三个部分。

由于仪器为四联设置,可在同一吸力条件下同时施加不同的净竖向压力分别为50、100、150、200kPa使试样固结,并测定试样压缩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

大大节省了试验时间。待试样固结稳定后施加气压(注意平衡气压),通过轴平移技术调节基质吸力至目标值。设计7组不同基质吸力分别为 0、25、50、75、100、125、150kPa,研究不同基质吸力对于研究区抗剪强度特性影响。其中判断试样压缩变形稳定的标准为:每两小时变形量不超过0.01mm。固结结束后,进

行剪切,剪切速率为 0.0035mm/min,最大剪切位移为8mm。

图1 非饱和土直剪仪照片Fig.1 The picture of direct shear apparatus for unsaturated soil

1.2.2 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

采用常规直剪仪,依据研究区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图2),对已制备好的土样配置不同的含水率分别为 14%、8.4%、7.5%、6.3%、5.6%、5.0%,以控制不同的基质吸力分别为25、50、75、100、125、150kPa,每四个土样为一组被不同竖向压力 50、100、150、200kPa控制,剪切速率为0.68mm/min,最大剪切位移为6mm。其中含水率配置完好后,保持试样在密封条件下静置一天,使新添加配置的水量在试样中分布均匀。

图2 土水特征曲线Fig.2 Suction stress characteristic curve

2 试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2.1 抗剪强度的差异

本试验主要基于现今非饱和土强度公式探讨研究区非饱和黄土在不同基质吸力下相关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情况。而目前关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应用较为广泛Fredlund理论,其公式通常表示为:

式中:τf为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c′为有效黏聚力;φ′为有效内摩擦角;σ-ua为

破坏面上的净竖向压力;ua为孔隙气压力;uw为孔隙水压力;uauw为基质吸力;φb为描述土体抗剪强度随基质吸力增加而增加的角。其中c′、φ′为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参数,不随吸力变化,而φb对应基质吸力的内摩擦角,表征抗剪强度随基质吸力增加的斜率。

图3至图6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试验方法下抗剪强度与净竖向压力以及基质吸力的

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两种试验方法所得抗剪强度随净竖向压力与基质吸力的变化一致,由图3及图4两种试验方法下抗剪强度与净竖向压力的关系曲线可知:在基质吸力一定时抗剪强度随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呈正比关系,说明研究区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仍符合库仑定律;图5及图6反映了两种试验方法下在净竖

向压力一定时,抗剪强度随基质吸力增大而增大,两者近似呈线性关系,所得结果

与前人研究结论部分一致[15],即: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具有增强的作用,其不同之处在于前人结论中两者的关系多为非线性,其原因可能在于,本次试验所控制基质吸力范围相对较小。

图3 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不同基质吸力下抗剪强度与净竖向压力的关系曲线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ar strength and net vertical pressure with under different matric suction in unsaturated soil undrained consolidation test

图4 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不同基质吸力下抗剪强度与净竖向压力的关系曲线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ar strength and net vertical pressure under different matrix suction in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loess straight shear tests 图5 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不同净竖向压力下基质吸力与抗剪强度的关系曲线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rix suction and shear strength under different net vertical pressure in unsaturated soil undrained consolidation test

图6 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不同净竖向压力下基质吸力与抗剪强度的关系曲线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trix suction and the shear strength under different net vertical pressure in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loess straight shear tests

两种试验方法所得抗剪强度结果差异在于,通过含水率控制基质吸力的黄土直剪试验相同条件下所得抗剪强度均略大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得抗剪强度,但差异不是很大,差值大部分集中在3~10kPa之间。这是由于控制含水率的黄土直剪试验所采用的剪切速率为0.68 mm/min,属于快速剪切试验,而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采用的剪切速率为0.0035mm/min,属于慢剪。土体在剪切过程中要抵抗土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强度,其中包括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土颗粒之间的

咬合力以及土颗粒重新排列时受到的颗粒间的阻力,因此快剪试验中剪切面土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缓慢剪切中剪切面上下土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这就造成快剪试验抗剪强度大于慢剪试验的抗剪强度。

2.2 抗剪强度参数的差异

2.2.1 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差异

邢鲜丽等[15]通过非饱和三轴试验得到非饱和黄土含水量对有效残余抗剪强度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黏聚力上,本次直剪试验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与之相同,主要体现在黏聚力上。抗剪强度是土壤在特定载荷下抵抗外力破坏能力的表现形式,然而土壤抗剪强度参数反映了土壤抵抗外力破坏能力的大小,是反映土壤抵抗外力破坏能力的本质因素。

图7与图8表示了两种试验方法下抗剪强度参数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在本次试验

所控制的吸力范围内黏聚力均随基质吸力的增长而增加,两者呈线性关系;而内摩擦角φ—基质吸力关系曲线在两种试验方法下均近似呈水平直线,即内摩擦角随

基质吸力变化很小,只有微小的改变。

图7 两种试验方法黏聚力c和基质吸力s关系曲线Fig.7 Relationship of cohesive force c and matrix suction s by two test methods

图8 两种试验方法内摩擦角φ和基质吸力s关系曲线Fig.8 Relationship of internal friction φ and matrix suction s by two test methods

其中图7显示了采用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研究非饱和黄土不扰动土样在相同基质

吸力的条件下黏聚力的差异,由图可知,通过轴平移技术控制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的黏聚力高于依据研究区土水特征曲线通过配置不同含水率控制基质吸力的非饱和黄土直剪试验的黏聚力,但这两种试验方法下,黏聚力均随基质吸力的增加而呈直线型增加。黏聚力是指土体颗粒之间的粘结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土体固体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包括粒间力、静电引力等,二是由于非饱和土中因

其非饱和性而存在的弯液面,弯液面两侧因不等的孔隙气压及负孔隙水压产生表面张力,从而形成土体中的一部分黏聚力,因此黏聚力的大小既与土体固结时间有关,也与基质吸力有关。已有学者对黄土的强度参数与土体结构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认为黏聚力不仅受含水率的影响,并且对于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孔隙比的变化极为敏感,孔隙比越大黏聚力越小,而本文两种试验,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土样固结时间远高于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因此其孔隙比较小,因而黏聚力较大。图8显示两种试验方法所得内摩擦角均随基质吸力变化较小,几乎不变,同时也

直观地反映了针对研究区非饱和黄土不扰动土样的两种试验方法下内摩擦角的差异。由图中可看出,通过配置不同含水率以控制相应基质吸力的黄土直剪试验的内摩擦角略高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的内摩擦角,其中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的内摩擦角平均值为32.8°,而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的内摩擦角平均值约为28.3°,两者之比为1∶0.86。

2.2.2 φb与基质吸力的关系

根据扩展的非饱和土莫尔—库伦准则得到推导式如下所示:

其中:

由此可知φb并非一个常量而是与基质吸力相关的值,并得到两种不同试验方法中所控制的各基质吸力下φb值以具体探讨φb与基质吸力的关系。且式中c′为有效粘聚力即基质吸力和净竖向应力均为0时的黏聚力,是非饱和土在饱和状态下的

土颗粒间的物理作用,依据图7及扩展的非饱和土莫尔—库伦准则可得研究区非

饱和黄土的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中c′=6kPa,不同含水率直剪试验中c′=

2.6kPa,进而得到两种试验所控制基质吸力范围内各基质吸力条件下φb的值,

据此绘制如图9与图10所示φb与基质吸力的关系曲线。

图9 非饱和固结排水黄土直剪试验φb和基质吸力s关系曲线Fig.9 Relationship of direct shear test of unsaturated consolidated drained loess φband matric suction curve s

图10 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φb和基质吸力s关系曲线Fig.10 Relationship

of direct shear test of loess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 ent φband matric suction curve s

其中图9表示依据研究区土水特征曲线配置不同含水率以控制不同基质吸力的非

饱和直剪试验最终结果,采用扩展的摩尔库伦准则(式3)所计算得到的φb与基质吸力的关系曲线。对本次非饱和黄土不扰动土样试验图9及10中φb与基质吸力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可知,二者关系曲线近似为一水平直线,虽有微小变化但变化不大,其中图9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得φb平均值约为17.7°相较不同含水率直剪试验φb平均值约为17.9°几乎没有变化,这是由于φb是一个表示抗剪

强度随基质吸力变化的材料变量,说明在两种试验方法下以及试验所控制的基质吸力范围内研究区非饱和黄土不扰动土样的抗剪强度以同样的恒定的斜率随基质吸力而持续增长的。

3 结论

本文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非饱和不扰动黄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两种不同的非饱和黄土直剪试验,分别为采用改进后的非饱和四联直剪仪,通过轴平移技术直接控制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以及依据研究区土水特征曲线配置不同含水率以控制相应的基质吸力的黄土快速直剪试验,针对上述两种不同试验方法所得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得到如下结论:

(1)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下净竖向压力及基质吸力对于研究区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均有增强作用,并均呈线性关系;其中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因剪切速率较快,在相同基质吸力和竖向压力的条件下,其抗剪强度略高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

的抗剪强度。

(2)依据研究区土水特征曲线配置不同含水率以控制不同基质吸力的黄土直剪试验其黏聚力及内摩擦角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同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得结论一致,基质吸力与黏聚力c二者呈线性关系,内摩擦角φ—基质吸力关系曲线近似成水

平直线。但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相同基质吸力条件下其黏聚力略低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得黏聚力,而内摩擦角高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得内摩擦角。

(3)在本次试验所控制吸力范围内,两种不同试验方法所得不同基质吸力下的

φb均近似为一常数,几乎不随基质吸力变化。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所得φb

约为17.9°小于φ值,相较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得φb约为17.7°几乎没有

变化,表明在该范围内研究区非饱和原状黄土的抗剪强度是随着基质吸力以一恒定的斜率持续增长的。

参考文献

[1]赵慧丽,马易鲁,牛红凯.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研究方法的探讨[J]. 岩土工

程技术,2001 (3):142-145.

[2]汤连生.从粒间吸力特性再认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4):412-417.

[3]沈珠江.广义吸力和非饱和土的统一变形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1996,

11(1):1-9.

[4]徐永福,龚友平,殷宗泽.非饱和膨胀土强度的分形特征[J].工程力学,1996,15(2):14-18.

[5]缪林昌,仲晓晨,殷宗泽.膨胀土的强度与含水量的关系[J].岩土力学,1999,20(2):71-75.

[6] Schnellman R, Rahardjo H, Schneiderc H R.Unsaturated shear

strength of a silty sand [J].Engineering Geology,2013(162):88-96. [7]边加敏,王保田.含水量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1):17-21+43.

[8] Nama S, Gutierrez M, Diplasa P, 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shear strength of unsaturated soils using the multistage direct shear test [J].Engineering Geology,2011(122):272-280.

[9]黄润秋,吴礼舟.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3):221-224.

[10]林鸿州,李广信,于玉贞,等.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影响[J]. 岩土力学,2007,28(9):1931-1936.

[11]杨庆,张慧珍,栾茂田.非饱和膨胀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3):420-425.

[12]扈胜霞,周云东,陈正汉.非饱和原状黄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05,26(4):660-663+672.

[13]宋友建,胡新丽,郭利娜,等.吸力路径对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40(5):64-68.

[14]闫亚景,文宝萍,计博勋.基质吸力对非饱和重塑黄土抗剪强度的贡献[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6):865-874.

[15]邢鲜丽,李同录,李萍,等.黄土抗剪强度与含水率的变化规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41(3):53-59+97.

黄土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方案

黄土斜坡地震动力响应及液化机制研究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 黄土斜坡在下部充分浸水和地震作用条件下,观察坡体不同部位动孔隙水压 力的变化规律,结合坡体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黄土斜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及地震液化对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2、试验准备工作 2.1 试验模型设计 如图1所示,黄土斜坡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模型采用单面直线坡,坡角为 60°。模型总高为70cm ,其中坡体高度50cm ,下伏基础深度20cm 。模型底部长为100cm ,宽为60cm (未减去防水膜厚度)。 图1 黄土斜坡概念模型及传感器布置图 (单位:cm ) 2.2 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本试验模型采用原型材料,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的相似常数均取值为1.0。离心加速度拟采用20g ,即模型与原型加速度的相似系数为20。由此对应的模型与原型几何尺寸的相似系数为1/20。也就是说,本试验模型高度为0.7m ,模拟的原型高度为14m 。表1还列出了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涉及其它关键参数的相似系数。 表1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相似系数 (a)侧视图 孔隙水压力计 (a)俯视图 加速度计 激振方向 X 46.9 24.2

2.3 试验设备及测试系统(待补充详细) 表2 土工离心机振动台技术参数

2.4 试验材料 试验模型材料均采用黄土原型材料,取样地点为甘肃省兰州市永靖县盐锅峡镇黑方台黄土地区。材料从现场取回后,在室内做了密度、孔隙比、液限和塑限以及颗粒级配分布试验,结果见表3。依据图1所示的设计模型尺寸,估算模型总质量为672kg。 表3 试验用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2.5 模型制备及饱水 斜坡模型采用现场制作,从下到上逐层均匀压实的方式。基本流程如下:(1)在模型箱内壁量好模型几何尺寸,制作一个标尺,以便建模时可以方便地控制每一层装样的高度,同时保证传感器埋设位置的精确度。 (2)将准备好的材料倒入模型箱中,采用压实工具进行人工压实。为保证压实密实度,每层碾压厚度控制在5~10cm。同时为了避免已制作的土层不均匀和传感器位置移动,工作人员尽量不在模型箱内走动。 (3)模型达到设计高度后,削坡至设计坡形。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土斜坡在饱水条件下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依据黑方台台塬边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长期水力灌溉导致地表水入渗到黄土内部,转而形成地下水从台塬边渗出,以此形成了该部位黄土土层下部充分饱水的特征。因此,在本试验中,依据此特征,将使黄土斜坡下部饱水,设计饱水高度为距离坡底25cm,如图1所示。饱水方式为直接在模型箱内加水,并始终保持水面高于设计饱水高度一定距离。 2.6 传感器类型及布置方案 为了获得饱和黄土斜坡在地震作用下,动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情况,本试验在模型饱水的部位共安装了5个孔隙水压力计,如图1所示。孔隙水压力计采用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订做的KY1002型号,每只孔隙水压力计的量程为200kPa,头部直径为8mm,精度为±1%F.S.,频响范围为1000Hz以内。在模型内布置传感器时,一方面,在同一水平高程处,从坡表到坡内布置了3个孔压计

黄土古土壤对滑坡的影响

对黄土-黄土古土壤的几点认识古土壤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土壤。其主要形成于第四纪时期,在第三纪地层中也有少量分布[1]。我国黄土主要形成于240万年以来,分布面积极广,西起甘肃祁连东端,东达太行山脉,南抵陕西秦岭,北到长城以北,总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在黄河中上游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地貌,该处黄土厚度较大,发育良好,地层完整,黄土中分布了结构连续、清晰可见古土壤。 黄土古土壤是黄土在气候温暖潮湿,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形成的风成堆积物,古土壤在堆积过程和堆积之后,始终受到内外地质及其生物作用,与外部环境产生了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其物理化学成分、结构力学特征均不同于黄土。例如,黄土古土壤中,其有机质和钙质含量有所提高[2],而其渗透性有所降低,与黄土有明显不同。由于古土壤是在古气候环境下生成的,因此,早期对于古土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建古地理环境问题、第四纪地层划分问题上,例如杨明生、张虎才[3]等研究了洛川黄土剖面末次冰期间冰段弱古土壤分子化石及其古植被与古环境的问题,王永焱等根据地层解除关系、岩性以及考古资料,对第四纪地层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在国内外,对于黄土力学特征的研究较早,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对黄土古土壤工程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但这些大都是基于不同年代沉积的黄土,刘祖典指出,黄土沉积历史越久,黄土抗剪强度越高。李保雄、苗天德指出,随着含水率增加,黄土c值ψ值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刘海松[4]、彦斌等[5]根据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研究黄土力学性质随底层深度变化规律时,黄土地层随深度有不同幅度的波动规律,这些现象都间接反映出黄土古土壤对黄土力学特征变异性影响。近年来,在地学方面,对黄土古土壤色度特征分析[6]、粒度特征分析[7]、矿物分析、磁化率分析以及化学元素研究较多,这些研究仍然以重塑古环境、古气候为主,但与工程相关的地质问题研究较少。下面,本人对古土壤相关地质问题的研究提几点自己的观点。 1.黄土古土壤是黄土中的不整合界面 朱显谟等[8]认为,黄土实际上是成壤作用不发育的黄色土壤,而黄土古土壤相对于黄土而言,其成壤作用更明显,这实际反映的是黄土堆积速率的快慢以

不同试验方法下黄土抗剪强度以及参数差异分析r——以甘肃省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不同试验方法下黄土抗剪强度以及参数差异分析r——以甘肃 省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郭倩怡;谷天峰;谢婉丽;吴熠哲 【摘要】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在总结前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两种不同的直剪试验,即:利用改进后的非饱和直剪仪对研究区不扰动黄土进行控制基质吸力和净竖向压力为常数的固结慢剪试验,依据研究区土水特征曲线配置不同含水率以控制不同的基质吸力的黄土快速直剪试验.得到两种试验方法下不同基质吸力或含水率和净竖向压力下的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其参数,探讨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其参数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并分析两种试验方法所得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下净竖向压力及基质吸力对于研究区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均呈线性增长关系,而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与基质吸力二者呈线性关系,内摩擦角—基质吸力关系曲线近似成水平直线,其中不同含水率黄土直剪试验在相同基质吸力和竖向压力的条件下,其抗剪强度及内摩擦角略高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而其黏聚力略低于非饱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所得黏聚力. 【期刊名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0)001 【总页数】7页(P25-31) 【关键词】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基质吸力 【作者】郭倩怡;谷天峰;谢婉丽;吴熠哲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41.7 0 引言 中国西北地区当前正处于工程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土多为非饱和土,其中黄土作为典型的非饱和土广泛分布于地表并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由于黄土的特殊成因使其具有显著的结构强度和高胶结强度,即在干燥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被破坏[1],而当含水率增大时,则表现出软化、强度降低、崩解、湿陷性等特征[2]。目前大多数工程问题如边坡失稳,滑坡崩塌等,多是由于降雨、灌溉等原因致使该地区含水量增大进而导致非饱和黄土强度发生了变化所引起的[3-4],因此探讨黄土的强度特性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开展的关键之一。 黄土作为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是由气体、液体、固体所组成的复杂的多相体系,因此其孔隙中存在除水之外的其他流体如空气等,水与其他流体在弯液面两侧形成不等的孔隙气压力和负孔隙水压力,这样就形成了对非饱和土工程性质和力学性质影响较大的重要参数—基质吸力[5],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于基质吸力与非饱和土强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认为土体含水量增大基质吸力减小,从而使强度降低[6-8]。 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强度的影响已成为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目前国内外

甘肃黑方台“10·5”黄土滑坡启动及运动特征分析

甘肃黑方台“105”黄土滑坡启动及运动特征分析 冉林;马鹏辉;彭建兵;孔嘉旭;张作蓬;杨炬;李泽坤;马哲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年(卷),期】2022(33)6 【摘要】数十年的塬上大面积灌溉导致甘肃黑方台地下水位不断提升,迄今为止已有约200余起黄土滑坡发生,造成了大量伤亡,给当地居民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针对黑方台黄土滑坡启动迅速、运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征,文中以2019年10月5日发生在黑方台党川村附近的一起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研和无人机手段,获取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地形数据。基于Massflow软件再现了该滑坡运动全过程,最终得到堆积厚度及运动速度2个方面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10·5”黄土滑坡体积约2.7×10^(4)m^(3),最大滑距355 m,属于小型黄土滑坡;(2)模拟结果显示,滑坡运动持续时间约45 s,最大运动速度为26 m/s,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运动过程可分为启动加速阶段、稳定加速阶段、减速堆积阶段三个阶段;(3)对滑坡堆积厚度进行分析发现,该滑坡在主滑方向上平均厚度约0.59 m,最大堆积厚度为1.35 m,沿滑坡运动方向,堆积厚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堆积区最大堆积厚度为0.82 m。该研究成果可为黑方台黄土滑坡风险防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总页数】9页(P1-9) 【作者】冉林;马鹏辉;彭建兵;孔嘉旭;张作蓬;杨炬;李泽坤;马哲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相关文献】 1.不同试验方法下黄土抗剪强度以及参数差异分析r——以甘肃省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2.地下水诱发渐进后退式黄土滑坡成因机理研究——以甘肃黑方台灌溉型黄土滑坡为例 3.智能变频位移计在突发型黄土滑坡中的应用——以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4.突发型黄土滑坡的临界水位研究——以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5.基于均匀分布的滑坡数值模拟参数取值概率研究——以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抗剪强度的影响

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抗剪强度的影响 摘要:宜君车站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新建站点之一,目前处于施工阶段。受2021年降雨量增大影响,区域内形成埋深较浅的上层滞水,场区坡面覆盖层性质较差,局部开挖易形成工程滑坡。2022年通过对车站范围内黄土边坡(施工阶段)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结合定测阶段试验数据,探讨了降雨对车站黄土边坡的抗剪强度影响。结果表明,施工阶段黄土的含水率、液性指数等物理参数较降雨之前明显增大,而摩擦角、粘聚力等力学参数明显减小。因此,由于降水增多而使黄土含水率增大、力学指标降低是导致宜君站工程范围内黄土边坡局部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宜君车站;降雨;黄土;含水率;抗剪强度 1、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西安至延安线位于陕西关中及陕北地区,宜君车站是其新建站点之一。宜君车站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城西侧,线路以挖方及填方形式通过,最大挖方高度28.6m,最大填方高度6.1m,线路总长为1502m,于2017年完成定测[1]。2022年3月,施工单位在宜君车站进行施工开挖,局部坡面受开挖影响,表层黄土有蠕动变形,形成工程滑坡或溜坍。 2、自然地理概况 2.1地形地貌 宜君车站位于黄土沟壑区,沿斜坡坡面西南-东北方向延伸,线路跨越多个小型“V”型冲沟,沟两侧较为平缓,坡度约5°~15°,沿线地形起伏较大,线路处地面高程1245~1295,高差约50m[2]。该处地形北侧为斜坡坡顶、东西两侧为黄土梁,呈3 面高岗围起来的“凹”形坡,易于地表水、地下水的汇集。 2.2地质构造

车站位于中朝准地台一级构造单元,陕甘宁台坳二级构造单元,陕北台凹三 级构造单元。陕北台凹为一大型向斜构造,长轴走向近南北,两翼不对称,西翼 倾角3~10°,东翼宽缓,倾角1°左右,次级褶皱以短轴背斜、鼻状背斜等平缓 拱形隆起为主,断裂不发育,仅见于子午岭造山带。域内地表多被厚层第四系地 层覆盖,全新世以来活动不明显。 2.2地层岩性 车站地层主要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粘质黄土、块石土,上更新统风积粘质 黄土、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粘质黄土、残积古土壤,三叠系上统砂岩和页 岩主要层状分布于土层下部,两者互层分布。 2.3气候特征 沿线气候属北暖温带亚湿润型气候区,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悬殊,四季明显的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升温急剧;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气温骤降,短 暂多风;冬季雨雪稀少,干冷漫长。根据铜川市宜君县气象站气象资料,区内年 平均气温10.1℃,极端最高气温34.6℃,极端最低气温-21℃,年平均降雨量为710.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04.3m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1cm[3]。 2.4水文地质 车站地表水不发育,未见河流;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其中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中更新统粘质黄土层中,此外,降水后,雨水沿黄土孔 隙下渗,在古土壤层顶面及土石界面附近富集滞留,形成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 赋存于三叠系砂、页岩层中。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无侵蚀性。但施工开 挖期间,车站范围内地表水明显增加,主要位于地形低洼及冲沟处,水量较小, 多为地下水沿坡面渗出。 3、实验与方法 利用宜君车站定测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土工试验数据,分析了降雨对黄土含水 率影响、以及含水率对黄土强度指标的关系。

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的发育机制研究

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的发育机制研究 朱立峰;谷天峰;胡炜;刘亚明;冯立;毕银强 【摘要】黄土滑坡机理是黄土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而黄土介质干湿演替水 -力特性变化、地下水动力场响应以及由此造成的斜坡稳定性变化是其形成的关键。本文在黑方台非饱和黄土水-力特性测试的基础上,结合斜坡地带灌溉引起的非饱和渗流演化过程与发展趋势,探讨了这种滑坡的发育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持续,长期的正水均衡场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包气带增湿后非饱和黄土的吸力下降,强度显著降低,同时饱和区孔压上升,斜坡地带水力梯度增大,提高了水流的渗透力,致使斜坡稳定性下降,斜坡稳定系数随地下水位上升呈线性降低,当地下水位升至55m时达到坡体极限平衡状态,遇有利触发条件即可能失稳滑动,但地下水位变化对最危险滑面位置影响较小。%The mechanism of irrigation-induced loess landslide is one of the top topics of loess geo-hazard researches.Furthermore,the key areas are the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changes of loess after drying and watering alternation medium under irrigation condition,as well as the slope stability changes due to groundwater flow field respons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ing mechanism of irrigation-induced loess landslide in Heifangtai,which is on the basis of the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s of unsaturated loess in Heifangtai, the unsaturated seepage evolving proces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slope area due to irrigation.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ollowing.With the lasting of irrigation,long-term positive water equilibrium field can trigger the rising of the groundwater table.Moistening of the unsaturated zone leads the matric suction to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黑方台黄土滑坡破坏机理研究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黑方台黄土滑坡破坏机理研究 曹从伍;许强;彭大雷;亓星;董秀军 【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卷),期】2016(43)4 【摘要】在黑方台地区,由于长年的灌溉引发了大量的黄土滑坡,以焦家4#滑坡为例,对该滑坡进行了近景摄影测量分析以及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对黄土滑坡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滑坡破坏前期后缘开始发育大量裂缝,破坏后后缘呈圈椅状,滑动面处于液态化的状态,滑体软弱松散,是该区危害最大的一类滑坡.建立物理模型模拟该滑坡的破坏过程,结果表明:该滑坡演化过程中,边坡中后部率先出现裂缝,逐渐向坡面发展,裂缝方向顺着斜坡坡面方向,最后贯穿滑坡体.边坡破坏时,孔隙水压力激增,导致黄土液化,强度降低,前缘塑性流出,边坡破坏;表面位移量达到最大,表明该滑坡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特征. 【总页数】6页(P72-77) 【作者】曹从伍;许强;彭大雷;亓星;董秀军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1 【相关文献】 1.黑方台焦家4号黄土滑坡发育特征及滑动机理 [J], 巨袁臻;许强;彭大雷;周飞;亓星 2.灌溉诱发的黑方台黄土滑坡泥流机理分析 [J], 赵纪飞;黄嘉悦;侯晓坤;李同录;蔺晓燕 3.地下水诱发渐进后退式黄土滑坡成因机理研究——以甘肃黑方台灌溉型黄土滑坡为例 [J], 亓星;许强;彭大雷;董秀军;陶叶青 4.突发型黄土滑坡的临界水位研究——以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例 [J], 许强; 亓星; 修德皓; 赵宽耀 5.甘肃黑方台陈家8~#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理 [J], 亓星;许强;朱星;彭大雷;巨袁臻;李骅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的滤纸法测试

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的滤纸法测试 唐东旗,彭建兵,孙伟青 【摘要】摘要: 黄土属于非饱和土,具有明显的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等特征,使得黄土地区工程地质灾害问题频发。由于黄土具有水敏性,因此水的因素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基质吸力的变化是土体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利用滤纸法对非饱和黄土的基质吸力进行试验研究,得出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基质吸力逐渐减小;在土体含水率较小时基质吸力的变化比较敏感,含水率越高,其变化越小;在含水率达到饱和时基质吸力消失为零;并且随含水率的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逐渐减小。研究认为,滤纸法对操作过程中空气条件要求相对严格,是一种能够快速、简便测试非饱和土体基质吸力的方法。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12(000)005 【总页数】5 【关键词】关键词:滤纸法;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土水特征曲线;抗剪强度 中国黄土广泛分布在西北、华北与东北地区,尤其集中分布在被称为中央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山西以及宁夏等省区,黄土面积达到了63万km2,占陆地面积的6.63%,占世界黄土覆盖面积的4.9%。多年来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黄土属于非饱和土,具有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和湿陷性等特征,使得黄土地区工程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开展黄土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研究是预防黄土地质灾害的基础,而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是解释非饱和土工程现象的一项本构关系,是一切非饱和土研究的

纽带[1]。 对非饱和土基质吸力的测试方法很多,主要有张力计法、滤纸法、渗析法、压力板仪法、离心机法和三轴仪法,这些方法各具优点。本文采用滤纸法对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进行测量。现有的研究表明,滤纸法是一种即能测土体总吸力又能测基质吸力的间接测试方法,该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量程大和精度高等优点。当前,国外有关滤纸法研究的成果较多采用whatman’s No.42和Schleicher&Schuell No.589-WH两种型号的滤纸,但在国内滤纸法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2-5],且主要涉及国产“双圈”牌滤纸的吸力率定试验。 1 土的物理性质 本次测试所选土样来自山西中阳县茅火梁滑坡顶部,均为Q3黄土地层,具体物理性质见表1。 2 滤纸法测试 2.1 测试原理 根据滤纸与土体的接触程度不同,滤纸法分为接触和非接触两种方法,参见图1。接触法要求滤纸与土体保持紧密接触,土体与滤纸间的水分以液态水的形式发生迁移。在接触条件下,由于土内的溶解盐将随液态水一起迁移至滤纸内而不体现渗透吸力的影响,因此接触滤纸的平衡含水率仅能反映土体基质吸力的作用效果。非接触法是将滤纸与土体以不接触的状态密封于容器中,土体和滤纸的水分以气态形式相互迁移。非接触状态时,在土体总吸力(基质吸力和渗透吸力之和)的吸湿作用下,滤纸平衡含水率、容器内相对湿度和土体总吸力值呈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非接触滤纸可以反映土体总吸力的作用效果。滤纸与土体建立水分平衡后可以得到滤纸的平衡含水率,此时若已知滤纸含水率与吸力的

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机理

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机理 袁湘秦;赵法锁;段钊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18(046)004 【摘要】在对泾阳南塬实地调查中发现,位于泾河与塬边交切处,发育有数量较多的黄土滑坡,分析认为河流作用是该类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对饱和Q2黄土进行减围压三轴剪切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土体抗剪强度与应力路径有关,减围压三轴剪切状态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小于常规三轴剪切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土体更容易发生剪切破坏;斜坡坡脚处存在关键块体,对斜坡整体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河流作用诱发黄土滑坡就是因为河流的持续侧蚀,造成坡脚关键块体逐步滑塌,最终导致斜坡失稳滑动. 【总页数】7页(P154-160) 【作者】袁湘秦;赵法锁;段钊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相关文献】

1.砂质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变形机理分析 [J], 邢培刚 2.地下水诱发渐进后退式黄土滑坡成因机理研究——以甘肃黑方台灌溉型黄土滑坡为例 [J], 亓星;许强;彭大雷;董秀军;陶叶青 3.灌溉诱发突发性黄土滑坡机理研究 [J], 周飞; 许强; 亓星; 巨袁臻; 严越 4.水分长期入渗诱发黄土滑坡的机理研究 [J], 张景生 5.工程开挖诱发黄土滑坡机理分析——以山西省中阳县府南片区改造安置中心黄土滑坡为例 [J], 张怀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含水量与易溶盐对滑带土强度的影响研究

含水量与易溶盐对滑带土强度的影响研 究 摘要:黑方台黄土滑坡灾害发育区域分布有大量的盐分析出堆积于滑坡前缘 现象,含水量及水溶盐类含量多少,是影响黄土强度和黄土滑坡稳定状态的重要 因素。本文通过开展含水量与盐浓度对非饱和黄土强度影响试验。NaCl浓度为10%、12%、14%、16%及18%,土样含水量为2%、7%、28%。试验结果表明:易溶 盐对非饱和土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当土样盐分浓度为16%时,强度提升最大,超过此浓度,土样强度基本稳定;易溶盐的增加对土样的强度影响随含水量降低;应力应变方面,在近风干状态下,试样破坏具有明显的峰值,而在土体含水量增 加时,应力应变曲线基本为在达到一定强度后逐渐稳定。同时随着有效围压的升高,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更加集中。 关键词:黑方台;易溶盐浓度;含水量;黄土强度; 中图法分类号:TU411.7 文献标识码:A 黑方台地区滑坡发育与该区黄土层地下水补给及排泄具有密切联系[1],由 于地形的特殊性,滑坡诱发区在天然状态下仅有少量水从快速入渗通道补给地下水,因而地下水之源匮乏,水位较低,土体中含水量低。但由于农业活动影响导 致该区域含水系统与灌溉水产生一定的略有滞后的动态效应[2,3]。在夏粮收割 期灌溉量减少,秋灌期增加黄土含水系统动态变化明显,土体干湿循环影响下饱 和与非饱和的转换状态[4,5]。水土间的物理化学效应是影响黄土强度的重要因 素[6,7],土体中不同含水量对土体盐分的絮凝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体 内积盐和脱盐完全受水盐运移过程控制[8]。在外源引水灌区,长期的入渗加剧 了黄土渗透带的水盐运移作用[9],使得土体中含水量及水溶盐类含量发生了改变,即加剧了土体中的土-水-离子系统变化[10]。在水分入渗条件下,大量盐分 随水溶解运移至滑坡中部及前缘,而土体内盐分受溶滤运移与滑坡发生发展的关 系也亟需探究。水盐运移及其与人类灌溉活动的联系,以及这些因素对于黄土滑

陕西华县高楼村黄土滑坡—泥流的成因分析

陕西华县高楼村黄土滑坡—泥流的成因分析 蔺晓燕;李同录;张子然;赵纪飞;汪发武;张紫航 【摘要】滑坡—泥流具有高速远程运动的特点,一般先形成滑坡,随即转为高速泥流,虽不多见,但破坏性大.陕西华县高楼村黄土滑坡—泥流是一个由于引水渠漏水引起的典型案例.对滑坡形成区后壁黄土的物理性质测试表明,可转化为泥流的滑坡具有疏松的结构,一般饱和含水率大于液限.对其在饱和状态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表明,试样在很小应变下发生剪缩,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使其由固态转化为流态,从而形成快速、远距离的流动.当边坡被引水渠渗漏的水浸湿,潜在滑带几乎处于饱和时,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其稳定性接近临界状态;一旦开始破坏,剪力作用下疏松的结构发生剪缩,沿滑动带产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导致滑带呈流态高速下滑,此时的滑带只有很低的强度,因此沿着坡度较陡的沟底保持高速流动,到沟口平坦处势能完全释放后才停滞.用Sassa K.滑坡运动模型,对该滑坡的运动过程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滑坡发生后的地形较为一致.%Rapid loess flowslides induced by irrigation often occur in the loess irrigation area, which have resulted in serious damages to farmlands, residential houses and loss of lives. A typical case of the Gaolou flowslide in Guanzhong irrigation area,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was investigated. Laboratory tests suggest that the loess flowslide had a loose structure and that the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was higher than the liquid limit. As the loess slope started to fail, the saturated loess of the sliding zone quickly fluidized and then flowed on the relative dry-hard path because the loess structure was damaged by the shear force to produce a high excess pore pressure in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displaced mass. Excess pore pressure was produced

含水率对非饱和重塑黄土与有机玻璃接触面抗剪强度影响研究

含水率对非饱和重塑黄土与有机玻璃接触面抗剪强度影响研究随着物理模拟试验的发展,有机玻璃在试验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尤其在土质滑坡物理模型试验中。本文主要针对含水率对非饱和重塑黄土与有机玻璃接触面抗剪强度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研究对试验仪器进行了改进,并通过改进后的仪器进行非饱和重塑黄土与有机玻璃接触面直剪试验。通过试验所得抗剪强度数据,对非饱和重塑黄土与有机玻璃接触面抗剪强度行了对比分析。 最后得到不同含水率下,非饱和重塑黄土的最大抗剪强度与非饱和重塑黄土与有机玻璃接触面抗剪强度的差异、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运用直剪试验,对非饱和重塑黄土与有机玻璃两种材料接触面进行剪切,得到两种材料接触面的抗剪强度。 根据对照试验方法:本试验对不同含水率的非饱和重塑黄土试样进行剪切,得到对照组试验数据;对非饱和重塑黄土试样与有机玻璃接触面进行了剪切试验,得到试验组数据;对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总结出两种剪切实验抗剪强度区别、非饱和重塑黄土与有机玻璃接触面间抗剪强度、接触面粘聚力、接触面单位面积摩雜力和摩擦角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土体与有机玻璃接触面的微观分析,讨论了接触面粘聚力、单位面积摩擦力的变化原因。本论文主要结论为:(1)通过试验所得抗剪强度数据,非饱和重塑黄土直剪试样的最大抗剪强度远大于同含水率下非饱和重塑黄土试样与有机玻璃接触面抗剪强度;(2)不同含水率下,非饱和重塑黄土试離与有机玻璃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得到接触面抗剪强度及接触面粘聚力、单位面稅摩擦力和摩擦角等参数,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接触面粘聚力、单位面积摩擦力和摩擦角都在塑限含水

黄土滑坡早期识别与险情预测

黄土滑坡早期识别与险情预测 甘肃永靖黑方台地区,作为大水漫灌诱发黄土滑坡的典型区域,因其滑坡群发性和频发性特点,已经成为黄土高原乃至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段之一,强烈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然而,黑台灌区基于区域尺度的滑坡空间预报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缺少在区域稳定性定量化评价基础上的滑坡早期识别以及滑坡失稳后危害范围的预测研究。 为了给黑台灌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定量化依据,推动黄土斜坡空间预报的发展,并进一步为建设经济高效的区域黄土滑坡监测预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本文以甘肃黑台灌区为例,利用时序InSAR技术开展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分析宏观变形特征,进行滑坡早期识别,建立相应的基于物理力学过程的三维斜坡稳定性评价模型,评价潜在滑坡失稳概率,同时开展滑坡体积、滑动距离的险情预报方法研究,获取潜在滑坡致灾范围。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黑台台塬已发育62处滑坡,其中12处为黄土-泥岩滑坡,多为大方量短程滑动,其余50处为黄土内部滑坡,依据运动特征可划分为黄土浅层错动、黄土远程滑动和黄土饱和泥流,三类滑坡发生具有先后关系,前期多为黄土浅层错动,后期转化为黄土饱和泥流。 地形叠加分析表明,在过去40年间,焦家段经历了频繁的滑坡活动,近年来地形变化趋于平稳,而党川段和磨石沟段近10年来地貌剥蚀变化较为活跃,并处于持续演变状态。(2)利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黑台2014-2017年地表形变结果,结合现场调查,证明了其在区域尺度变形监测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黑台现阶段,地表变形仍然十分剧烈,主要集中在台面西南部新源村附近和党川、磨石沟和野狐沟等台塬斜坡段,西南部以地表不均匀沉降为主,

天水市麦积区税湾地震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天水市麦积区税湾地震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李浩;杨为民;黄晓;刘廷;田尤;程小杰 【摘要】以天水市税湾地震黄土滑坡为例,依据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结果,总结天水地区历史地震黄土滑坡特点,剖析地震黄土滑坡发生的力学机制,初步提出历史地震黄土滑坡的识别标志.税湾滑坡及柳沟右岸滑坡群属典型的地震黄土滑坡,具有规模大、滑动面切割深、滑坡坡度小、成群成带分布和高位下滑等特点,可作为识别历史地震黄土滑坡的重要标志.税湾滑坡及柳沟右岸滑坡群坡体具有明显的黄土/泥岩二元斜坡结构,极易沿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动.当坡体受到地震力作用时,地震产生的循环动荷载一方面降低滑坡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另一方面改变滑坡体的力学状态,坡体应力平衡遭到破坏,地震力增加坡体下滑力、减小坡体抗滑力,导致坡体失稳发生滑坡.目前,税湾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遇地震或强降雨有可能再次失稳下滑,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地震黄土滑坡的成灾模式研究,为潜在强震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 【年(卷),期】2016(022)001 【总页数】13页(P12-24) 【关键词】麦积区税湾;地震黄土滑坡;地震力;变形破坏;形成机制 【作者】李浩;杨为民;黄晓;刘廷;田尤;程小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05009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 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94 天水市位于甘肃陇西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活动断裂发育,历史地震频发,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特别发育。地震是诱发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强烈地震往往触 发大量的滑坡灾害。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触发了15000多处滑坡,直接造成约20000人死亡[1],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诱发675起大规模黄土滑坡,滑坡区面积达4000~5000 km2[2]。对于地震黄土滑坡,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李树德等[3]依据黄土物性、地貌、构造活动等初步分析了地震黄土滑坡的成因; 邓龙胜等[4]总结了海原地震黄土滑坡4种破坏类型,即振动软化-剪切破坏、振动 液化-流动破坏、振动崩塌破坏和震后蠕变破坏;邹瑾敞等[5]剖析了1927年5月古浪8.0级地震黄土滑坡分布规律和滑动特点,认为地震黄土滑坡发生与区域现今 构造应力场有重要关系;张振中等[6]研究1995年甘肃永登5.8级地震诱发的黄 土滑坡后认为,地震作用引起黄土振陷,继而诱发了滑坡;Sasaki等[7]、Pilgrim[8]、Sassa[9]和王家鼎等[10]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即地震黄土滑坡是黄土震动液化所造成,地震加速度引起的抛射作用和粉尘化效应以及震动液化效应是诱发地震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11];近年来开展的室内环剪试验[12]结果表明,滑带土在强震下发生的“滑动面液化”是西吉党家岔地震黄土滑坡高速下滑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多集中于地震黄土滑坡特点、类型及成因,而较少涉及地震作用下黄土滑坡的坡体结构、 力学性质及动力机制。本文以天水市税湾地震黄土滑坡为例,依据野外调查和室内 测试结果,总结天水地区历史地震黄土滑坡特点,剖析地震黄土滑坡发生的力学机制,初步提出历史地震黄土滑坡的识别标志,为潜在强震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泾阳南塬典型黄土滑坡成因、堆积及运动特征分析

泾阳南塬典型黄土滑坡成因、堆积及运动特征分析 马鹏辉;彭建兵;王启耀;朱兴华;董晴庆;翟栋梁 【摘要】持续的引水灌溉导致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频繁发生,2015年5月26日庙店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冲毁农田数亩.本文以"5·26"滑坡作为典型的案例,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测量、勘探等工作,分析了其诱发因素、运动过程、堆积特征.结果表明:(1)滑坡滑动距离278 m,后壁宽222 m,滑后后壁高差40 m,主滑方向45°;(2)滑坡呈现滑动多级次特点,前后滑动4次,滑体堆积面积约为6.2×104 m2,堆积体总体积约50×104 m3,堆积体平均堆积厚度约10 m;(3)滑坡的主要激发因子为持续灌溉,但是地表显式裂缝和土体深部裂隙在地表径流优势入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地下水位持续抬升.而且滑坡区的节理控制了滑坡的后壁宽度和滑动方向.最后基于泾阳南塬滑坡发生的频率和降雨有着一定关联性,探讨了降雨对本次滑坡事件的影响和滑坡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 【年(卷),期】2018(026)004 【总页数】9页(P930-938) 【关键词】泾阳南塬;"5·26"滑坡;成因;堆积特征;运动特征 【作者】马鹏辉;彭建兵;王启耀;朱兴华;董晴庆;翟栋梁 【作者单位】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 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 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 710054;西部矿产资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1 黄土的物理性质 试验用黄土采用甘肃兰(州)海(石湾)高速公路工程现场扰动土,其物理性质主要由它的物理性质指标来体现,其物理性质指标主要有:孔隙率、天然含水量、容重和液塑限等。 由于黄土的生成与存在条件比较特殊,它的孔隙率比普通土的孔隙率要大。一般黄土中存在肉眼易见的孔隙,这些孔隙多为铅直圆孔,这类孔隙通称为大孔隙。大孔隙比例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黄土湿陷性的大小,大孔隙多的黄土湿陷程度大;反之则小。 试验所用黄土的天然含水量很低,一般在10%以下。含水量在剖面上的变化与黄土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没有直接关系。黄土的容重、比重取决于黄土的矿物成分、结构和含水量,而黄土的颗粒分散度、矿物成分、形状和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黄土的液塑性。 黄土的物理性质随成岩时代、成岩地区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为了得到该黄土的物理性质,我们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要求,分别采用联合液塑限仪、烘箱和重型击实等方法进行了有关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如表2-1所示。 一.主要成分分析 组成黄土的矿物约有60种,其中轻矿物(d﹤0.005mm)含量占粗矿物(d ﹥0.005mm)总量的90%以上。黄土中粘土矿物(d﹤0.005mm)以不同的方式同水和孔隙中的水溶液相互作用,显示出不同的亲水性,故粘土矿物的成分和比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黄土的湿陷性。 水溶盐的种类和含量与黄土的湿化、收缩和透水性关系密切,直接影响着黄土的工程性质。

水溶盐包括易溶盐、中溶盐和难溶盐三种。易溶盐(氧化物,硫酸镁和碳酸钠)极易溶于水或与水发生作用。它的含量直接影响到黄土的湿陷性。 中溶盐(石膏为主)的存在状态决定其与水的作用情况。以固体结晶形态存在时,溶解性小,但当以次生结晶细粒分布于孔隙中时,易溶解,在这种情况下,会对黄土的湿陷性有一定的影响。 难溶盐(碳酸钙为主)在黄土中既起骨架作用,又起胶结作用,这取决于其赋存的状态。当碳酸钙遇到CO2和H2CO3时溶解,溶解后的阴离子与颗粒表面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当碳酸钙呈现固体结晶状时,是土体骨架的一部分。当它以薄膜状分布或与粘土一起构成次生团粒时,起胶结作用。一般来说,碳酸钙的含量大时,土的强度高。 黄土中的有机质表面能大,持水性强,它以聚集于大孔孔壁或分散于粘粒中形态存在,当其呈分散分布时,构成土的胶结成分,受水浸湿时,会吸收大量水分,而使土崩解。 二.颗粒组成 一般黄土的颗粒组成有两个特点,即小于0.25mm颗粒占绝大多数,且以粉粒(0.005~0.05)为主。用乙种比重计法对本文试验所用的土质进行颗粒分析,其颗粒分析结果见表2-2。 三.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特性 原状黄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过了各种复杂作用后形成的,而压实黄土是利用人为的方法,将原状黄土经过粉碎,过筛,加水重塑,击实而成,因此,击实后的黄土改变了土的原始结构,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一般为压实土,为了进一步了解路基土体的结构,下面我们就介绍压实黄土的微结构特性。

黄土台缘滑坡滑距与滑体形态的关系分析

黄土台缘滑坡滑距与滑体形态的关系分析 樊成意;梁收运 【摘要】在黄土台塬地区,由于过量引水灌溉导致塬边滑坡频繁发生.本文以24起甘肃黑方台滑坡及11起陕西泾阳南塬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台缘地区滑坡滑动距离与滑体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滑距与滑体体积、宽度及厚度的关系较为明显,并以表征滑体形态的滑体长度、宽度及厚度作为计算滑距的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及模糊信息优化法量化滑体参数与滑距之间的关系,计算滑距,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其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度都较高,可为滑距的计算及统计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年(卷),期】2013(024)001 【总页数】7页(P18-24) 【关键词】黄土台缘滑坡;滑体形态;多元线性回归;模糊信息优化;滑距 【作者】樊成意;梁收运 【作者单位】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地质工程系,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0 引言 黄土台塬区因农业过量灌溉水的诱发作用而引起台(塬)边较为严重的滑坡灾害,其

中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及陕西泾阳南塬为代表。为了有效地减轻台(塬)缘黄土滑坡造成的灾害,对滑坡影响范围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滑坡运动机理的复杂性、诱发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滑动轨迹的多变性,滑坡影响范围和强度的预测评价尚无明显进展[1]。 滑坡危险范围的研究特别是滑距预测归结起来主要有经验统计[2-7]与不同假设条件下的理论推导和模拟[8-10]两种方式。现有的统计模型有舒徳格尔公式、 海姆公式、森胁.宽公式等[2]。多元线性回归法因数据处理简便,客观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其应用较广泛;模糊信息优化法融合了AHP法和二维正态信息扩散法,主客观相结合,并考虑了一些复杂因素,目前已用于滑坡危险性评价及滑距预测[11-12]、滑坡滑动时间预报之中。张雨晴[11]以10个滑坡数据为样本,利用单因素相关分析选择黄土厚度、斜坡坡度、滑体长度与滑体厚度四个指标,建立了黑方台塬边黄土滑坡滑距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但由于样本量较少,通过相关性大小选择影响因素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根据已有的调查资料,以甘肃黑方台和陕西泾阳南塬台(塬)边的黄土滑坡(本文所说的黄土 滑坡均指滑体为纯黄土的这一类滑坡)为研究对象,选择与滑距关系密切的滑坡体 形态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及模糊信息优化法量化滑体参数与滑距之间的关系,计算滑动距离,为该类滑坡灾害的预防提供借鉴。 1 参数选择 黑方台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属于黄河四级阶地,是兰州附近黄河阶地中迄今保存面积最大,台地较完整的阶地之一。自1968年人工提取黄河水源进行大规模的农田灌溉以来,台缘滑坡频繁发生,新老滑坡相连,构成大型黄土台缘滑坡群。1968~1983年间发生15次滑坡,规模较小,滑距一般20~50 m;1984~1989 年间发生9次,规模较大,滑距50~100 m;1990~1995年间发生22次,规模 更大,滑距达250~400 m;1996年1~3月就发生了3次,1997~1998年发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