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统复习资料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简述土地信息的涵义、构成及特征?
涵义: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构成: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
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
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
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特征:(1)区域分布性:土地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的特点。
(2)数据量大:土地信息既有空间特征, 又有属性特征, 并包括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段, 因此其数据量很大。如全国1:400万土地利用数据, 经过一定的综合后, 其
Arc/Info的Coverage格式数据量为8.2G。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描述土地实体可以用文字、数字、地图和影像等形式以及纸质、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
(4)土地信息的动态特征:指某些土地信息随时间的周期性与波动性变化。
2、什么叫土地信息系统?简述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概念: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构成:(1)功能构成:
(2)系统构成:(硬件、软件、数据库、人)
功能:(1)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
(2)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3)查询、统计、计算
(4)空间分析(揭示数据所包含的更深刻、更内在的规律和特征)
(5)显示(计算机屏幕显示、地图输出)
第二章:
1、土地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个层级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分类体系。对土地信息的分类一般是采用线分类法。
(2)面分类法:将给定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分成互不相依、互不相干的若干方面,每个面中又分成许多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由类目组合形成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简述土地信息的分类与分级的区别与联系。
(1)分类把研究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类组,分级则是对同一类组对象再按某一方面量的差别进行分级;
(2)分类描述地物间的分类关系、隶属关系,而分级描述地物间的等级关系。
3、土地信息的空间参考系有哪些?简述其各自的特点。
(1)地理坐标系:以经纬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系。
(2)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以椭球中心O为笛卡尔坐标系原点,OZ轴与椭球的旋转轴一致,OX轴位于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的交线上,在赤道方向上与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O~XYZ构成右手坐标系。
(3)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地球表面上任意一个由地理坐标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点,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表示。
4、基本比例尺与大比例尺地图如何分幅?
(1)基本比例尺:在国际规定1∶100 万地形图基础上,按经纬度进行分幅编号。
(2)大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图分幅大多采用矩形分幅,图幅大小一般为50cm×50cm或40cm×50cm,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坐标值取整公里或500m坐标值。其它比例尺分幅均在1:5000地图的基础上进行。
5、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中,J50C003003 代表什么含义?
所有1∶50万-1∶5000地形图的编号仍以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基础,增加了比例尺代码(表2-2 ),比例尺代码后表示图幅编号的行、列代码均采用三位数字表示(不足三位时前面补0),加在1∶100万图幅的图号之后。
6、大比例尺地图编号方法有哪些?哪种最常用?
(1)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法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1:500地图取至0.01km(如10.40-21.75),1:1000、1:2000地图取至0.1km(如10.0-21.0)
(2)流水编号法: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编号,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数字1、2、3、4、……编定
(3)行列编号法:一般以代号(如A、B、C、D……)为横行,由上到下排列,以数字1、2、3、……为代号的纵列,从左到右排列来编定,先行后列。
(4)以1∶5000为基础的或以1∶2000为基础的编号法,较大比例尺图幅的编号是在它们的编号后面加上罗马数字。例如,一幅1∶5000地形图的编号为20-60,则其它图的编号见图。
最常用的是图廓西南角坐标法
第三章:
1、土地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空间特征:表示地块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大小及其与相邻地块的拓扑关系。位置和拓扑特征是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
(2)专题特征:是土地实体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地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降雨量等。通常以数字、符号、文本和图像等形式来表示。
(3)时间特征:指土地实体的时间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即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段内得到或计算的。
2、土地数据的获取的途径有哪些?
①野外实地测量;②摄影测量与遥感;③现场专题考察与调查;④社会调查与统计;⑤利用已有资料。其中,空间数据(①②③⑤)属性数据(①③④⑤)
3、试述采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进行数据输入的工作过程。
(1)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连接和参数设置
通过RS-232(串口)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的,进行通讯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以及坐标原点、分辨率、采点方式、数据格式等参数的设置。为了保证数据录入的正确,必须设置数字化软件的参数与数字化仪相一致。
(2)地图的预处理
首先要确定需要数字化哪些信息,输入哪些图层,以及每个图层包含的具体内容。(3)确定定位点
定位点用于确定数字化文件相对于数字化板的位置。在每次录入之前,先输人至少3个定位点(TickMarks),这些点相对于地图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两次输入的内容就可以根据定位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匹配。
(4)确定控制点
控制点的作用是进行地图配准,用来将数字化后的数据校准(配准)到一个指定的地图坐标系,以便这些数据与其它的数据集成。控制点的选择对于空间实体地理位置的确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5)选择数字化方式
通常,数字化仪采用两种数字化方式,即点方式(Point Mode)和流方式(Stream Mode)。点方式:由数字化作业员自行选择采样点和确定采样密度,逐点地对目标进行数字化的方法。
流方式:作业员只需仔细保持使游标的十字丝沿待数字化的线段连续移动,而由计算机自动地按等时间间隔或等距间隔来控制点位的数据录入。
(6)曲线离散化(对点方式数字化而言)
在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对曲线进行采样简化,即在曲线上取有限个点,将其变为折线,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有的形状。
4、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及分析。
来源:空间现象自身存在复杂性、不稳定性和模糊性;
空间数据获取所产生的误差;
空间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空间数据应用中产生的误差。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