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
一、免疫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功能和清除功能
1、监控功能:免疫系统能及时发现机体出现的衰老、病变等异常的细胞。
清除功能:免疫系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和异常的细胞。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第一、二道防线可以抵御大部分的病原体,抵御不了的由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
3、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过程:
A、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反应的物质。
特点:异物性、大分子性
B、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能与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
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特点:特异性识别抗原
抗体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
(2)细胞免疫过程:
体液免疫消灭处理的是位于细胞外液中的抗原,细胞免疫处理的则是入侵到细胞内部的抗原。
两种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各种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情况
无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浆细胞
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注: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4、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原理:是某种抗体吸附在某一些细胞或组织的表面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在第二次接触相同过敏原之后。
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自身免疫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
例子: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理:免疫系统将自身的一些组织或细胞当作抗原来处理而引起的。
(3)免疫缺陷病:由机能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
后天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HIV的分布:艾滋病病毒(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携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HIV的传播途径:(1)经过性接触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作用原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恶性肿瘤发病率大大升高。
艾滋病的预防:洁身自爱;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三、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预防:通过预防接种,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抗原检测: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抗原进行检测
免疫治疗:通过对人体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某些药物,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器官移植:医学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四、特异性免疫的分类
五、疑难辨析
(l)溶酶酶杀菌若在口腔内进行,属第一道防线(在外界环境中完成都属该防线);若在体液中进行,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二种情况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吞噬细胞在体液中吞噬病原微生物并将其杀灭,应为非特异性免疫;若仅仅暴露抗原决定族并呈递给T细胞或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应界定于特异性免疫。
(3)浆细胞(效应B细胞)是唯一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该细胞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较多;也是免疫反应中唯一没有识别抗原能力的细胞。
(4)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相对较短,而记忆细胞可长期存在或终生存在。解题时若感染或注射疫苗后短时间发挥作用为抗体,长时期应考虑记忆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