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湿疹类皮肤病是由内外多种复杂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有些机制仍不十分明了,部分研究缺乏针对性。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湿疹;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1 遗传学的研究
湿疹患者具有一定的过敏素质,可能受遗传因素支配。如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为一种慢性、难治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具有遗传性和明显的年龄阶段性。据统计,大约70%~8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过敏史,但家族成员所表现出的过敏性疾病却不一定与患者相同。Uehara与Kimura调查了270例成人AD患者,其中60%的子女患有同样的疾病;双亲均发病者,有81%的子女亦患病;父母中有一人患AD,一人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者,其子女的发病率为59%;若父母中只有一方患有AD,其子女的发病率为56%;另有研究指出,同卵双生子的发病为89%,而异卵双生子的发病率为28%[1]。在与性别关系方面,Mǒhrenschlager M[2]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特应性和湿疹在男孩和女孩间的发展不同。男孩更具特应性,而女孩明显易患与特应性无关的湿疹。学龄前女孩非特应性湿疹主要在2岁以后才发生。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导致了这种差别。
AD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参与免疫反应的基因方面,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位于6p)、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α/δ链基因(14qll.2)、细胞因子基因簇(5q3l~33)及IgE高亲合力受体β亚单位基因(1lq13),这些基因的多态性、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与AD有一定相关性[3]。
2 致敏原与细菌超抗原学说
湿疹的病因复杂,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是多方面的。外在因素如生活坏境、气候条件等均可导致湿疹
的发生。外界物理化学性刺激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多汗、搔抓、摩擦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均可诱发湿疹,日常用品如香脂类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也可诱发湿疹,某些食物致敏原同样可使湿疹加重。罗小军[4]等对82例湿疹患者进行了皮肤过敏原检查。根据测试结果,前20项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屋尘螨78.32%、粉尘螨69.42%、小虾43.76%、鲤鱼
40.52%、绵羊毛38.54%、羊肉37.48%、红辣椒36.72%、猪肉29.7%、牛奶29.1%、鸡蛋29.1%、鸡肉26.6%、蒲公英25.3%、苹果24.1%、胡椒23.8%、芹菜根23.1%、土豆22.6%、菠菜20.6%、核桃l18.1%、愉科14.5%、橙子13.3%。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感染性变应原在湿疹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超抗原是诱发或加重湿疹的原因之一。超抗原是一类有细菌外毒素或逆转录蛋白所构成的新的抗原物质。此类物质可直接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Ⅱ(MHC-Ⅱ)分子结合,并为多数T 细胞活化提供信号,致其活化。这种能使多数T淋巴细胞活化的抗原被称为超抗原。杨蜀嵋[5]等对69例12岁以下的AD患儿带金葡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33例湿疹患儿、44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D患者的皮损、鼻腔及正常皮肤上均带有金葡菌,皮损处带菌率为44.9%,高于鼻腔(17.4%)及正常皮肤(10.9%)。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超抗原引起湿疹的机制主要是:直接与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如巨噬细胞或树枝状细胞上的分子结合,也可与细胞因子诱导的非专职APC如角质形成细胞上的HLA-DR分子结合,这些HLA-DR细胞和此后激活的T淋巴细胞,局部或系统性的大量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从而产生病理效应。超抗原也可以激活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而影响炎症和自身免疫。
3 免疫学研究
免疫学研究表明,湿疹的发病可能与Ⅰ型速发型和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湿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体液免疫也有显著异常。在Ⅰ型变态反应中,由于机体接触变应原如尘螨、花粉等致敏物质,刺激机体表皮的朗格罕细胞(LCs),朗格罕细胞具有高亲和力的IgE受体,产生IgE抗体,并吸附在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抗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与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发生Ⅰ型变态反应,从而引起湿疹样皮肤损害。在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中,T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化为致敏的淋巴细胞,产生临床症状。致敏的T细胞主要有CD4+和CD8+两个亚群,分别称为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CD4+T 细胞与相应变应原再次接触时,细胞活化释放出一系列淋巴因子,而CD8+细胞则能直接杀伤携带有变应原的靶细胞。各种炎症细胞和活化因子共同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从而形成皮肤湿疹样改变。
湿疹的发生可能与组胺、5-HT、细胞因子、红细胞等几种介质的参与有关。组胺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内的异染性颗粒中,皮肤血管有H1、H2两种受体,而组胺介质引起的血管扩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是两种受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组胺在表皮或基膜中会引起痒感,而被释放到真皮后则引起疼痛和水肿(血管性水肿)。其产生的痒感通常伴有潮红和风团,通过提高神经元内环磷腺苷(cAMP)的浓度起作用[6]。湿疹患者组胺释放过多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以及支气管与平滑肌的过度收缩,引起过敏性症状。5-HT和血管内皮细胞膜内5-HT 受体结合,引起内皮细胞间隙可逆性扩宽,血浆外渗。在人体血小板中含有5-HT,当血小板凝集时可以被释放。黄建国[7]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慢性湿疹患者皮损处5-HT的表达及分布特点。结果显示,慢性湿疹皮损处5-HT在棘细胞、外泌汗腺、皮脂腺、毛囊呈阳性表达。5-HT的这种异常表达,可能是由于5-HT 与5-HT2R结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IFN-γ等细胞因子,作用于表皮中的Langhans细胞,参与免疫反应,从而在慢性湿疹的发病中产生重要作用。湿疹
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特别是T辅助细胞(Th1/Th2)的动态平衡在接触过敏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Th亚群功能失衡引起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在皮炎湿疹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8,9]。根据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CD4+T细胞可分为Th1和Th2亚群,Th1主要分泌IL-2,IFN-γ,IL-12等,称为Th1型细胞因子,并介导细胞免疫;Th2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等,称为Th2型细胞因子,并介导体液免疫。CD8+T细胞也有类似的两种亚群。正常机体内,Th1/Th2平衡网络维持着动态平衡。杨西群[10]等通过测定皮炎湿疹患者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发现Th1/Th2细胞因子之间平衡异常,PBMC分泌的IL-4和IL-l0水平在皮炎湿疹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皮炎湿疹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而PBMC 分泌的IFN-γ水平在皮炎湿疹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潘祥龙[11]等应用抗炎一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0例急性皮炎湿疹患者,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进行检测。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3+T和CD4+T细胞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CD8+T细胞均值和sIL-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经中药抗炎一号注射液治疗后,CD3+T细胞均值、CD4+T细胞均值和slL-2水平基
本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急性湿疹患者存在着
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湿疹与角朊细胞也有一定的联系。何春涤[12]等通过应用抗细胞间粘连分子(ICAM-1)又称CD54抗原及HLA-DR抗原连续冰冻切片法及免疫组化技术,对6例慢性湿疹角朊细胞表达ICAM-1(CD54)、HLA-DR抗原及其与皮损内浸润细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例湿疹患者中有4例基底细胞层及棘细胞层下部表达ICAM-1抗原及HLA-DR抗原,皮损处真皮内,均可见不同数量的T淋巴细胞和激活的T淋巴细胞(HLA-DR+浸润细胞)。湿疹也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联系。王明轩[13]等对34例湿疹病人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因子的测定。结果显示,湿疹病人与对照组相比,红细胞C3b 花环率(RBCC3b RR)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EER)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明显升高。由此推测,红细胞免疫系统由于红细胞粘附过多、免疫复合物不易解脱及免疫调节系统的调节失常,从而处于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