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发展及其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管理的发展及其理论

知识管理是目前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企业中得到运用,并且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的经营手法。它的核心是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它的特点是,把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技巧、经验等知识和存在于计算机中的信息看成是一个统一的经营资源,对它们加以收集、分类和整理,利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为企业发展谋取利益。

一、知识管理的发展过程

(一)知识管理兴起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知识管理首先在美国,随后在西方其他各国企业中得到推广。知识管理的兴起有四点原因。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发展迅猛,这为人们进行知识传递与知识交流提供了更加迅捷、方便的手段。第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了不景气。为此,美国企业采取了业务流程再造、结构重组等手段,进行了包括中间管理层在内的大规模的人员解雇。中间管理层的大量解雇,造成了严重的知识外流,对企业内部的沟通产生了负面作用。此外,专业人才的跳槽日益频繁,也加重了知识外流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企业开始普遍意识到保护知识,遏制知识流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知识资产的重视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化投资开始显现出明显的效果。信息技术不仅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且还作为创造价值的手段,开始发挥

重要作用。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的问题。很多企业建立了知识共享的平台,但太多的知识使人们不知道有价值的知识在哪里、如何找到有价值的知识,当然更谈不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这就有了对知识加以分类、整理和更新的必要。也就是说,有了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必要。

(二)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与知识管理有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人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一种竞争资源,并将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的领域加以研究,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美学术界开始认识到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竞争资源。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增效作用非常重视,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加人们的知识数量,以进行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如何开发机器设备,使之模仿人的思维(人工智能)等方面。日本经济评论家(现任经济企画厅长)界屋太一出版了《知识价值的革命》。这本强调知识作用的书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欧美各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20世纪80年代末,知识管理这个术语开始普及。1989年美国召开了知识资产管理研究会。同年,在欧洲开始启动国际知识管理网络。到了90年代初期,美国一些先进的咨询公司开始在公司内部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美国、日本、欧洲的一些先进企业也开始有选择地推进知识管理。这个时期,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 The Fifth Discipline),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网络在西方各国白领部门迅速普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效率,也作为创造价值的手段,开始发挥作用。这个期间,在知识管理领

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为今天的知识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1990年,哈默( Gray Ha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lad)发表了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系列论文,提出员工的技巧、经验等知识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的观点,并指出企业竞争力在于创造核心能力。1991年野中郁次郎(Yukujiro Nonaka)发表了题为《知识创新型企业》的论文。这篇论文揭示了日本企业利用员工的隐性知识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给美国企业带来很大的震动。1993年彼得·德鲁克出版了《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著作,并在书中宣告人类社会正处在知识社会的大门。1995年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出版了《创造知识的企业》,对知识管理做出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1996年以后,联机软件Groupware、企业内部网迅速普及,与此相呼应,在以美国企业为首的西方企业中开始掀起知识管理的热潮,在学界开始形成知识管理的研究圈。

一般认为,知识管理研究是由野中郁次郎等日本学者引发的,但后来美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超过了日本学者。目前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美国都占据着知识管理的领先地位。美国在短期内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领导者,与它的信息技术发达、企业内部网和联机软件Groupware的普及,以及它是电子社区的发源地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

(一)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理论

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类型。隐性知识是指主观的、难以用语言和形式表达的知识,显性知识则是指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客观的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知识转化有四种形式(见图1)。

共同化是指通过共享经验去创造隐性知识,以及获取他人的隐性知识的过

程。外在化是指通过对话以及共同思考,将隐性知识用明确的概念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组合化是指对不同的显性知识加以组合,由此产生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内在化是指通过学习将显性知识体化到人的过程。这四种形式的知识转化都带来知识创新。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外在化和内在化是最关键的两个步骤。因为外在化可以使属于个人的知识为他人共享,成为组织的知识,而内在化则可以使显性知识体化到每一个员工,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知识储备。

野中郁次郎于1999年又提出了“场理论”,进一步充实了知识转化理论。“场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把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并产生相互作用,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发生关系并产生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场所以及机构总称作“场”。把产生共同化过程的环境称作触发场,把产生外在化过程的环境称作对话场,把产生组合化过程的环境称作系统场,把产生内在化过程的环境称作实践场。“场”对知识转化以及知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场理论”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的基础上,认为计算机网

络技术上只

能产生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而不产生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但是,在实际当中,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人们也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因此,也可能实现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以及创造新知识。

(二)知识市场理论

知识市场是达文波特和布鲁塞克在《Working Knowledge》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知识市场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交换、知识传递、知识积累、知识创造的机构。知识市场由知识创造者(卖方)、知识消费者(买方)以及信息组成。

根据人与知识的联系,以及进行知识交换的手段,可以将知识市场分成四个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人与人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知识交换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知识市场上进行交换、流通的知识一般是隐性知识。这种模式的知识市场有正式会议、非正式会议、培训、学习班等。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吸收和获取他人的隐性知识,但缺点是不适用于全国化、全球化的企业业务活动以及知识交换的成本较高(集中、时间成本)。

第二种模式是,人与人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知识交换的模式。具体来讲,是指通过企业内部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共享知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知识市场上进行交换、流通的知识一般也是隐性知识。在这种模式的知识市场既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知识交换,也可以进行由多数人参与的知识交换(比如电子社区)。虚拟团队、实践社区、专家网络等都是建立在这种模式的知识市场之上。第二种模式的知识市场有电子邮件系统、电视会议系统、电子会议室、Voice mail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