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编制数列分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分组讨论: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单位:万元) 如下: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37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2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43 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编制数列分布表。(组距=5)
1)排序(从小到大的顺序) 36 56 60 60 64 64 64 68 68 68 70 70 75 75 75 75 78 78 78 78 78 78 79 79 79 79 84 84 84 85 88 88 89 89 89 89 95 95 98 100
2)计算全距,确定组距和组数。 全距=100-36=64 组距=10,组数=70/10=7(组)
组中值=(上限+下限)/2 第一组组中值=上限-组距/2 (缺下限)
最末组组中值=下限+Fra bibliotek距/2(缺上限)
返回
注意
组中值仅存在于组距式分组数列中,单 项式分组中不存在组中值。而且这种代表 值有一个必要的假定条件,即各组数据的 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或在组中值两侧呈对 称分布。如果实际数据的分布不符合这一 假定,用组中值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值会 有一定的误差。
考试成绩
人数
组距 ?分组太 多,值分 散
6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90以上
1 0 1 8 16 10 3 39
10 10 10 10 10 10 10
?100不在 内
考试成绩 人数(人) 组距 2 60以下 10 60-70 8 10 70-80 16 10 10 80-90 10 4 90以上 10
1)排序(从小到大) 2)确定全距,组距,组数。 全距=49-25=24 组距=5 组数=25/5=5(组) 3)编制数列分布
组距 25—30 30—35 35—40 天数 4 6 15 频率(%) 10 15 37.5
40—45
45以上
9
6
22.5
15
合计
40
100
课堂小结:
编制开口组变量分布数列的步骤
合计 40 ——
组中值 55 65 75 85
95 ——
60-10/2 (60+70/2 (70+80/2 (80+90/2 90+10/2
一、开口组组距变量分布数列的含义和用途。
在组距分组中,如果全部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其他 数据相差悬殊,为避免出现空白组(即没有变量值的组)或 个别极端值被漏掉,第一组和最后一组可以采用“××以下” 及“××以上”这样的开口组,以解决“不漏”问题。
(缺下限)
(缺上限)
巩固练习:
P13 P17 7 2
二、开口组组距和组中值的确定: 1、开口组组距:以相邻组组距来确定。 2、组中值
组中值并不是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数,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数 在统计分组后很难算出来,就常以组中值近似代替。组中值就 是各上下限之间的中点值,代表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统计原理
第二章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
高琦
导入:
对某班40名学生某次考试成绩按试卷 登记得到如下资料 64 70 89 64 56 95 98 79 88 88 78 89 60 78 68 79 79 95 68 70 78 89 100 36 75 84 78 64 78 85 85 79 70 84 68 75 89 75 78 7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数量分布数列. (请根据上次课所学内容编制,组距=10)
1)排序。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序列化) 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的方法(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 2)确定组数和组距(组数=全距/组数距 全距=最大变 量值-最小变量值) 3)编制开口组组距变量数列 开口组组距: 以相邻组组距来确定。 组中值 =(上限+下限)/2 第一组组中值 =上限-组距/2 最末组组中值 =下限+组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