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载道,文道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文载道,文道统一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
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以文载道
古人云:“教之道,德为先。”自古以来,我们教师就肩负“教书”和“育人”这两大重任。“以文载道,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是为文化的
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
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
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当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融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现
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点粗浅的看法:
一、立足教材,找准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各种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
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
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这是语文学科得
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应该充分把握好,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
何充分挖掘德育素材,找准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1.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把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挖掘出来,配以生动、形象的录像片予以展示,这样大自
然的神奇美、祖国的山河美激发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产生爱美的情怀。
2.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环保意识教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家园,搞好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
环保教育。
3.在语文教学中体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优
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教育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
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的缺点。
二、引德入文,将德育渗透于日常写作
写作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
情感进行德育渗透。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于是我便带领学生
写日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真话,说心里话,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许多学
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督促自己上进,劝人改过,从而向善爱美。
课内写作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
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可以把学生
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
会实践,关心了解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在作文讲评时,不仅找优秀作文,还
找后进生的作文,发掘其优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帮助,真正让德育伴随着
写作的全过程。
三、通过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德育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切实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推动学生德育行动。语文课外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课外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积极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开展排演小话剧《负荆请罪》、“红领巾小记者”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会、“我选我”演讲、制作“我的成长册”等活动,我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总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共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真正做到了“以文载道,文道统一”。
参考文献
[1]《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7年,11期。
[2]《文学教育》,2005年,第18期。
[3]张仁荣《新时期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研究》.研究报告。
[4]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