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性诱剂监测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性诱剂监测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
摘要:应用性诱剂对湖北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2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两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11.7±2.4头•盆-1和9.2±1.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70.9±8.1头•盆-1、16.1±2.7头•盆-1和11.1±1.9头•盆-1;2003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小高峰,诱蛾量分别为4.7±1.7头•盆-1,6.2±1.9头•盆-1和6.3±2.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62.5±27.4头•盆-1,88.7±25.1头•盆-1和12.6±3.4头•盆-1。性诱剂与频振式杀虫灯相比,性诱剂监测小菜蛾更为灵敏,诱捕效果更好。
关键词:小菜蛾;性诱剂;监测;高山蔬菜
海拔800 m以上高山蔬菜在湖北、浙江、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安徽、广东等省均有种植。仅浙江杭州地区在海拔800 m以上山地中,适宜种植高山蔬菜的面积达17 000 hm2[1-5]。但是随着高山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高山蔬菜病虫害的问题随之而来。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分布广,危害严重[6]。湖北长阳县高山蔬菜于1996年开始发现小菜蛾,1999年普遍发生,此后为害日益严重。本文应用性诱剂对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同时比较了频振式杀虫灯与性诱剂对小菜蛾诱捕效果的差异,为利用不同防治技术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性诱剂主要成分为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及顺-11-十六碳烯醇,三者比例为50∶50∶1,每诱芯总含量为50 μg,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频振式杀虫灯由河南汤阴县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甘蓝品种为京丰1号,海拔高度1 200 m。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性诱剂设置试验于2002年5~10月在甘蓝田进行,监测区面积为2 hm2,每隔10 m设置1个诱盆,共设60个诱盆。盆直径20 cm,深15 cm,诱芯置于盆上平面中央,盆内放水(加入少量洗衣粉),诱芯与水平面相距1 cm,保持水平面高度,水被污染或被蒸发时更换和补充水量,每月更换一次诱芯。诱盆随菜苗长高而增高,使高度始终保持高出菜苗约30 cm左右。第一茬甘蓝于4月中旬移栽,第二茬甘蓝于7月底移栽。观察两茬甘蓝性诱剂诱捕小菜蛾的情况,
每隔2~5 d统计诱盆内蛾量并清除盆内小菜蛾。2003年5~10月甘蓝田监测区面积为1.5 hm2,共设50个诱盆,其他同2002年。
1.2.2 频振式杀虫灯设置2003年7月20日至9月20日,在甘蓝田悬挂频振式杀虫灯,灯离地面65 cm,每天统计引诱的小菜蛾数量。同期在距频振式杀虫灯3 km之外甘蓝田放置性诱盆,诱盆设置同上,设10个诱盆,比较频振杀虫灯与小菜蛾性诱剂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诱剂诱捕小菜蛾动态
2.1.1 2002年小菜蛾诱捕量5月初至10月中旬在两茬甘蓝田小菜蛾的诱捕量变化很大。第一茬甘蓝小菜蛾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5月28日左右和6月17日左右,诱蛾量分别为11.7±2.4头•盆-1和9.2±1.0头•盆-1(图1上)。第二茬甘蓝小菜蛾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70.9±8.1头•盆-1、16.1±2.7头•盆-1和11.1±1.9头•盆-1(图1下)。根据诱蛾情况判断第二茬甘蓝上的小菜蛾发生量远大于第一茬甘蓝。
2.1.2 2003年小菜蛾诱捕量2003年第一茬甘蓝小菜蛾有3个发生小高峰,分别在5月24日、6月9日、6月24日,诱蛾量分别为4.7±1.7头•盆-1,6.2±1.9头•盆-1,6.3±2.0头•盆-1,第二茬甘蓝有3个发生高峰,分别在8月26日、9月16日和10月5日,诱蛾量分别为62.5±27.4头•盆-1、88.7±25.1头•盆-1和12.6±
3.4头•盆-1(图2)。
2.2 小菜蛾性诱剂与频振式杀虫灯诱蛾量比较
2003年7月21日至9月20日应用性诱剂和频振式杀虫灯引诱小菜蛾,10盆性诱剂诱捕的小菜蛾数量远高于频振式杀虫灯,且发蛾高峰多于频振式杀虫灯(图3)。可见利用性诱剂诱捕小菜蛾比频振式杀虫灯更灵敏,诱捕效果更好。
3 讨论
小菜蛾性信息素的应用在不同地区的最佳配比有所差异[9-11],在国内一般采用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及顺-11-十六碳烯醇(50∶50∶1)的小菜蛾性诱剂,此成分性诱剂在海拔1 200 m的湖北省山区都能适用。
利用性诱剂监测小菜蛾的发生动态表明,高山地区小菜蛾的数量远低于平原地区[12,13]。在两年监测过程中,第二茬甘蓝小菜蛾的发生数量高于第一茬甘蓝,尤其是在第二茬甘蓝初期小菜蛾发生数量达到最大,因此时温度适宜小菜蛾的发生。因此,防治重点应放在第一茬甘蓝后期和第二茬甘蓝初期,保持甘蓝移栽期的一致性,尽量避免给过渡时期的小菜蛾提供食物,以减轻小菜蛾世代重叠造成的危害;并及时处理菜地周边开花的杂草,切断小菜蛾成虫补给营养的途径,减少产卵量,还可减少其过渡期栖息地,以降低第二茬甘蓝的虫口基数。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害虫具有杀虫谱广,适用范围大等优点。盛承发等在比较性诱剂与频振式杀虫灯对棉铃虫的监测作用后认为,应用性诱剂的总体效益优于应用频振式杀虫灯[14]。本文采用频振式杀虫灯与性诱剂对小菜蛾的诱蛾情况比较发现,性诱剂对小菜蛾更灵敏,诱捕效果更好,这与性诱剂的专一性有关。另外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环境条件有一定差异,高海拔地区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的面积较小,树林等障碍物较多,也会影响频振式杀虫灯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能海,夏晓发. 湖北高山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长江蔬菜,2005(11): 52-54.
[2] 何圣米,杨悦俭,汪雁峰,等.浙江省高山蔬菜产业特点及发展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04(3):113-114.
[3] 向光涛.湘西自治州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3(4):72-73.
[4] 文国荣. 广西高山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J].学术论坛,1999 (4):49-52.
[5] 朱世东.安徽省高山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2):166-167.
[6] TALEKAR N S,SHELTON A M. Biology,ecology,and management of the diamondback moth[J]. Annu Rev Entomol,1993,38:275-301.
[7] 赵毓潮,吕志藻,张植敏. 高海拔地区结球甘蓝小菜蛾幼虫发生为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