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木本植物耐盐性研究【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6种木本植物耐盐性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植物对土壤盐度的反应因树种而异,即使同一种内,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植物的耐盐性是指在盐胁迫下维持生长、形成经济产量或完成生活史的能力。
植物耐盐能力评价是耐盐植物引种、育种和筛选的基础,是植物形态适应和生理适应的综合体现。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与生态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有各种盐渍化土地约10亿hm2,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广泛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各种类型的盐渍土总面积为14.87亿亩。
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约5.54亿亩;残余盐渍化土壤约6.73亿亩;潜在盐渍化土壤约为2.6亿亩。
我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约18,000km的滨海地带和岛屿沿岸,广泛分布着各种滨海盐土,总面积可达5×106hm2,主要包括长江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和江苏北部的海滨冲积平原及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沿海一带的部分地区。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类盐土资源,特别是我国海岸带盐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亟待我们去开发、利用和保护。
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利用生物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是缓解土壤盐渍化问题。
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培育和引种能适应高盐环境的优良耐盐碱植物对改善我国广大滨海及内陆盐碱地生态系统,丰富盐碱地景观,增加树种多样性,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经济收益无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引进国外优良耐盐碱树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不失为一条迅速提升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和盐碱地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提高沿海防护林的生态稳定性、防护功能和综合效应,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沿海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农业和林业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1、盐胁迫下6个树种的生长情况:
测定6种植物在盐胁迫处理后的存活率、株高及形态变化情况
2、盐胁迫下6个树种的生理变化:
测定6种植物在盐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以及电导率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种生理指标数据的协调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实验材料
①银河梾木②美国白蜡③东方杉④加拿大紫荆⑤美国鹅掌楸⑥美国薄壳山核桃
2.实验设计
将幼苗移栽到15cm直径的塑料花盆中培育2周,栽培基质用泥炭:蛭石:珍珠岩1:1:1。
并采用盐溶液(NaCl)进行胁迫,浓度梯度分别为0.0%;0.3%;0.5%;1.0%,每种物种每种处理10株苗(每种4个处理共40株苗)。
为了防止盐激反应,按1/4、1/2、1/1盐浓度逐渐递增,每2d定时定量(1L/盆)浇灌溶液1次,分别于胁迫初期(2周)、胁迫中期(4周)、胁迫后期(6周)、胁迫末期(7周)进行随机采样测定。
3.测定指标
(1)电解质渗出率
在胁迫中,膜系统常常受到伤害,从而使膜质受损伤,透性加大,细胞内离子外渗量增多,电导率加大。
因此可以用电导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求算电解质渗出率(或称伤害率)。
伤害率愈高则抗性越小,反之则抗性较大。
剪碎叶片,分别测定浸泡十小时的浸泡液和煮沸后的浸泡液的电解质渗出率。
(2)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是植物的光合色素,叶绿体色素在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其含量对叶片光合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消长规律是反映叶片生理活性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叶片光合机能大小具有密切关系。
用丙酮提取样品中的叶绿素,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3)丙二醛含量
植物在逆境或衰老条件下,会发生膜质的过氧化作用。
丙二醛(MDA)是膜质过氧化产物之一,其浓度表示膜质过氧化强度和膜系统伤害程度,所以是逆境生理指标。
丙二醛在酸性和高温条件,可以和硫代巴比妥(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在532nm具有最大光吸收。
(4)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
脯氨酸是水溶性最大的氨基酸,具有很强的水合能力,其水溶液具有很高的水势。
脯氨酸的疏水端可和蛋白质结合,亲水端可与水分子结合,蛋白质可借助脯氨酸束缚更多的水,从而防止渗透胁迫条件下蛋白质的脱水变性。
因此脯氨酸在植物的渗透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即使在含水量很低的细胞内,脯氨酸仍能提供足够的自由水,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正常情况下,植物体内脯氨
酸含量并不高,但遭受水分、盐分等胁迫时体内的脯氨酸含量往往增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受环境水分和盐度胁迫的情况,以及植物对水分和盐分胁迫的忍耐及抵抗能力。
当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
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
在520nm波长下比色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脯氨酸含量。
(5)可溶性糖含量
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
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是: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 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
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in以上。
4、技术路线
植株
盐胁迫下
树种的生
长情况研
究
叶绿素脯氨酸电导率
盐胁迫下
树种的生
理变化研
究
可溶
性糖
丙二
醛
形态株高成活
率
6种木本植物的抗旱能力分析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查找资料,写开题报告和论文综述;
2、仪器和实验材料的准备。
3、进行预试验。
2011年1月—2011年3月: 1、进入实验阶段 2、翻译外文文献
3、分析相关数据,整理试验结果;补充完善相关实验。
2011年4月-2011年5月: 1、撰写论文; 2、答辩 。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查霞娟,孙岚,肖崇彬,等.苹果砧木耐盐性比较试验[J].中国果树,1986,(2):5~9.
[2] 陈国雄,李志淑,张志谦,等.盐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影响的对比研究[J].草业科学,13(3):41~44.
[3] 陈竹生,聂华堂,计玉,等.柑橘种质的耐盐性鉴定[J].园艺学报,1992,19(4):289~295.
植株叶片
叶片剪碎放入试管,加入药品,沸水浴
提取红色萃取液,测定吸光度
计算含量,绘制脯氨酸曲线
取研磨液离心,提取上清液
测吸光度 计算叶绿素含量
清洗后切片浸泡十小时
测定电导率 计算电导率 取研磨液,水浴过滤,提取
显色并测定光密度
计算可溶性糖含量
将叶片研磨成匀浆
黑暗处理测吸光度
计算丙二醛含量
树种的耐盐性分析
[4] 董晓霞,赵树慧,孔令安,等.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生理效应的研究[J].草业科学,15(5):10~13.
[5] 康俊水,张淑英,黄胜强等.滨海盐碱地庭院绿化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1997,(6):9~13.
[6] 李瑞云,鲁纯养,凌礼章.植物耐盐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盐碱地利用,1989,(1):38~41.
[7] 李艳华,杨敏生,王海英等.树木抗盐生理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00,15(2):189~196.
[8] 刘友良,汪良驹.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和耐盐性[J].余叔文,汤章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52~769.
[9] 刘友良、毛才良、汪良驹.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4):1~7.
[10] 刘祖祺,张石诚.植物抗性生理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11] 马建华,郑海雷,赵中秋.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1,5(3):175~179.
[12] 牛菊兰.早熟禾品种特性与耐盐性关系的研究[J].草业科学,1998,15(1):38~41.
[13] 张川红,沈应柏,尹伟伦.盐胁迫对几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2,38(2): 27~31.
[14] 阎秀峰,孙国荣,李景信,等.我国耐盐牧草的研究现状[J].中国草地,1994,(3):68~72.
[15] 徐恒刚,张萍,李临杭,等.对牧草耐盐性测定方法及其评价指标的探讨[J].中国草地,1997,(5):52~54.
[16] 王业遴,马凯,姜卫兵等.五种果树耐盐力初报[J].中国果树,1990,(3):8~12.
[17] 王洪春.植物抗性生理[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6):72~81.
[18] 王宝山,赵可夫,邹琦.作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及提高作物抗盐性的对策[J].植物学通报,1997,14(增刊):25~30.
[19] 李树华,许兴,惠红霞,等.不同小麦品种(系)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及农艺性状反应[J].麦类作物学报,2000,20(4):63~67.
[20] Corney HJ,Sasse JM Ades PK.Assessment of salt tolerance in eucalypts using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ttributes[J].New Forests,2003,26(3):233~246.
[21] Shannon MC,Rhoades JD,Draper JH,et al.Assessment of salt tolerance in rice cultivars in response to salinity problems in California[J].Crop Science,1998,38,(2):394~398.
[22] Ruiz Dionisio,Martinez Vicente,Cerda Antonio.Citrus response to salinity: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J].Tree Physiology,1997,17:141~150.
[23] Balsamo,RA,Thomson,WW.,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secretion in the salt glands of Frankenia grandifolia and Avicennia germinans[J].American Journal.Of Botany,1993,80(11):1276~1283.
[24] Bohnert HT et al.Environmental Stress in plant.Plant physiol[J],1981,68:673~675.
[25] Carter DR,Cheese man JM.The effect of external Nacl on thtlakoid stacking in lettuce plants[J].Plant Cell Envion,1993,16: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