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历史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管理的历史回顾
许多管理学家为知识管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们当中为人熟知的有美国的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保罗.斯特阿斯曼(Paul Strassmann)和彼得.森格(Peter Senge)。德鲁克和斯特阿斯曼强调了信息和隐含知识作为组织资源的不断增长的重要性;森格则重点放在"学习型组织",即管理知识的文化因素。哈佛商学院的切瑞斯.阿奇瑞斯, 克里斯托福.巴特莱特和多萝西.莱昂纳多.巴顿则考察了管理知识的多个侧面。事实上,莱昂纳多.巴顿对Chaparral钢铁公司有名的案例研究激发了她创作"知识之源:建立和维持创新之源"一书的灵感。
艾沃瑞特.荣格(Everett Rogers)在斯坦福关于创新扩散的研究、托马斯.艾伦在麻省理工关于信息和技术转移的研究,(这两项工作可追溯到70年代)也为我们理解组织内知识如何产生、利用和扩散作出了贡献。在80年代中期,尽管古典经济学理论忽视了知识作为资产的价值,而且多数组织缺乏管理知识的战略和方法,知识(以及它以专业能力形式的表述)作为竞争性资产的重要性已经明确化。
伴随着对组织知识日见增长的重要性的认识,如何处理指数倍增长的可得知识和日益复杂的产品、过程的问题产生了。在各个领域,有效地处理冗余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开始成为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Doug Engelbart在1978年引入的"增长"(为"提高人的智能")是早期能够连接其他应用软件和系统的超文本/群件应用系统。 Rob Acksyn和Don McCracken的知识管理系统(KMS)——一种开放的分布式超媒体工具,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范例,而且它比WWW环球网提前10年。
我们在80年代也能看到依赖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管理知识的系统的发展,同时80年代还给了我们诸如"知识获取"、"知识工程"、"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存在论"等观点。
"知识管理"这个术语正式地编入了词典中。为了给管理知识提供技术基础,一个美国企业社团在1989年启动了"管理知识资产"的项目。有关知识管理的论
文开始在《斯隆管理评论》、《组织科学》、《哈佛商业评论》以及其他刊物上出现,关于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第一批专著也开始出版,如森格的《第五项修炼》和Sakaiya的《知识价值的革命》。
到1990年,许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了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项目,而且一些著名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建立了重点知识管理项目。1991年当Tom Stewart 在《财富》杂志发表了"智囊"后,知识管理进入了畅销书行列。可能至今读者最广的著作就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的《创造知识的公司:日本企业如何建立创新动力学》(1995)。
90年代中期,知识管理项目蓬勃发展,这部分地归功于Internet。国际知识管理网络(IKMN)于1989年在欧洲创办,1994年上网,很快又吸收了位于美国的“知识管理论坛”和其他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团体和出版物。因为组织为取得竞争优势,开始重视管理和开发隐性和显性知识资源,所以有关知识管理的会议和研究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1994年国际知识管理网络(IKMN)出版了对欧洲企业开展的知识管理调查的结果,1995年欧共体开始通过ESPRIT计划为知识管理的相关项目提供资助。
知识管理看来是取代失败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商业流程重组活动的理想选择,它已经成为主要的国际咨询公司的主要业务,如安永、阿瑟.安德森和
Booz-Allen & Hamilton。此外,许多对相关领域(如基准管理、最佳实践、风险管理和变革管理)感兴趣的专业组织也正在探索知识管理与他们特殊的专家领域的关系。如美国生产力和质量委员会(APQC)和美国信息科学协会(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