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节储层特征与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踪剂测试、压力监测)
一、 储层非均质性
Pettijohn 分类:
油藏规模:1—10km×100m 层 规 模:100m ×10m 砂体规模: (1—10)m2 孔隙规模:(10—100)mm2 层理规模:(10—100)um2
非均质类型
一、 储层非均质性
Weber 分类:
非均质类型
一、 储层非均质性
Haldorsen 分类:
非均质类型
一、 储层非均质性
非均质类型
裘亦楠分类:
层间非均质性: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 分布、特殊类型层的分布。
平面非均质性:砂体成因单元的连通程度、平面孔隙度、渗透率的 变化和非均质程度、以及渗透率的方向性。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层内非均质性:包括粒度韵律性、层理构造序列、渗透率差异程度 及高渗透段位置、层内不连续薄泥质夹层的分布频 率和大小、以及其它的渗透隔层、全层规模的水平、 垂直渗透率比值。
复合正反韵律、复合反正韵律、均匀韵律) 4)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Ke/KL) 5)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变异系数
突进系数
级差
均质系数
Vk ?
n
2
? (Ki ? K) n
i?1
K
Tk
?
Kmax K
6)泥质夹层的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
Jk
?
Kmax K min
Kp
?
K Kmax
分布频率 Pk=N / H
3)各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各砂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 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均质程度的层间差异
一、 储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平面非均质性
1)砂体几何形态(席状、土豆状、带状、鞋带状、不规则砂体) 2)砂体规模及各向连续性
一级:砂体延伸大于 2000m,连续性极好 二级:砂体延伸长度 1600—2000m ,连续性好 三级:砂体延伸长度 600—1600m,连续性中等 四级:砂体延伸长度 300—600m,连续性差 五级:砂体延伸长度小于 300m,连续性极差 3)钻遇率: 钻遇率 =(钻遇砂层井数 /总井数)× 100% 4)砂体的连通性(多边式、多层式、孤立式) 砂体配位数:与某砂体连通接触的砂体数 连通程度:连通砂体面积占总砂体面积的百分数 连通系数:连通砂体层数占总层数的百分数 5)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平面等值线图(宏观、微观渗透率方向性)
孔隙非均质性:砂体孔隙、喉道大小及其均匀程度;孔隙喉道的配 置关系和连通程度
一、 储层非均质性
非均质类型
储层非均质性:指储层的基本性质,包括岩性、物性、电性、含油 性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等特征在三维空间上分布的不均一性。
层内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具体指一个单砂层内的岩性、物性和 含油性的变化情况。层内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包括:粒度的变化、 中值、分选、圆度、球度、杂基、胶结物、粒序、层理构造、微裂 缝、泥质夹层的稳定性、韵律性等的变化。
层间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是指砂层组内或油层组内各砂层之间 的差异。包括层系的韵律、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 特殊类型层的分布、层组和小层的划分等。
一、 储层非均质性
非均质类型
平面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三维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的 几何形态、规模、孔隙度和渗透率在平面及三维空间上的 变化等引起的非均质性。
孔隙非均质性:砂体孔隙、喉道大小及其均匀程度;孔隙 喉道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等,又此引发的非均质性。
一、 储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层内非均质性
1)粒度旋律(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均质韵律) 2)沉积构造(平行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递变层理、
块状层理、水平层理) 3)渗透率韵律(正、反、复合韵律)(复合正韵律、复合反韵律、
分布密度 Dk=Hsh / H
一、 储层非均质性
层间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1)分层系数——一定层段内砂层的层数。以平均单井钻遇砂层数表示 An=∑Nbi / n (Nbi —某井的砂层层数,n—统计井数)
2)砂岩密度——剖面上砂岩总厚度与地层总厚度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Sn=(砂岩总厚度/地层总厚度)×100%
第二节 地下储层特征与评价
储层非均质性
裂缝性储层 储层特性的研究方法
1)地质分析方法:沉积特征、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微观孔隙结构、 粘土矿物及其敏感性、储层物性、储层含油气性
2)地球物理测井法:岩性、物性、含油气性、沉积相 3)地震方法:储层分布、几何形态、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 4)动态测试法:储层的动态表现(吸水剖面、产液剖面、环空测试、
微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1 反映孔喉大小的参数(排驱压力、最大连通孔喉半径、饱和度中值压力、喉 道半径中值、平均喉道半径、主要流动孔喉半径平均 值、孔喉半径均值、难流动孔喉半径)
2 反映孔喉分选特征的参数(孔喉分选系数、相对分选系数、均值系数、偏态、 峰态、峰值)
3 反映孔喉连通性和控制流体运动特征的参数(退汞效率、最小非饱和孔喉 体积百分数、迂曲度、孔隙结构综合评价系数、视孔喉体积比、结构均匀 度、孔喉配位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1 碎屑岩喉道的非均质性
微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1)孔隙缩小喉道(a) (3)片状或弯片状喉道(c,d)
(2)缩颈型喉道(b) (4)管束状喉道(e)
一、 储层非均质性
1 碎屑岩微观孔隙结构
微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1 碎屑岩微观孔隙结构
微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一、 储层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类型
表征参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微观孔隙结构
喉道类型
表征参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特征
表征参数
二、 储层非均质性
裂缝性储层特征
1 裂缝成因
岩石中裂缝的产生,实际上就是岩石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破裂。当岩石受 力面处于平衡状态时,通过该岩石内部任意点总是可以截取这样一个微小单元 体,使其六个面都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的作用。在单元体六个面上的正应力 称为主应力,其性质可以是拉伸(既主张应力),也可以是挤压(主压应力)。 当这六个面上的三对主应力值都相等时,岩石只会发生体积改变,而形状不变; 当三对主应力大小不等时,岩石就会发生形状变化。最大主应力σ1与最小主应力 σ3之差称应力差。应力差愈大,其所引起的形变亦最明显,当超过了岩石的抗压 力强度时,岩石就发生破裂。
一、 储层非均质性
Pettijohn 分类:
油藏规模:1—10km×100m 层 规 模:100m ×10m 砂体规模: (1—10)m2 孔隙规模:(10—100)mm2 层理规模:(10—100)um2
非均质类型
一、 储层非均质性
Weber 分类:
非均质类型
一、 储层非均质性
Haldorsen 分类:
非均质类型
一、 储层非均质性
非均质类型
裘亦楠分类:
层间非均质性: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 分布、特殊类型层的分布。
平面非均质性:砂体成因单元的连通程度、平面孔隙度、渗透率的 变化和非均质程度、以及渗透率的方向性。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层内非均质性:包括粒度韵律性、层理构造序列、渗透率差异程度 及高渗透段位置、层内不连续薄泥质夹层的分布频 率和大小、以及其它的渗透隔层、全层规模的水平、 垂直渗透率比值。
复合正反韵律、复合反正韵律、均匀韵律) 4)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Ke/KL) 5)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变异系数
突进系数
级差
均质系数
Vk ?
n
2
? (Ki ? K) n
i?1
K
Tk
?
Kmax K
6)泥质夹层的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
Jk
?
Kmax K min
Kp
?
K Kmax
分布频率 Pk=N / H
3)各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各砂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 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均质程度的层间差异
一、 储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平面非均质性
1)砂体几何形态(席状、土豆状、带状、鞋带状、不规则砂体) 2)砂体规模及各向连续性
一级:砂体延伸大于 2000m,连续性极好 二级:砂体延伸长度 1600—2000m ,连续性好 三级:砂体延伸长度 600—1600m,连续性中等 四级:砂体延伸长度 300—600m,连续性差 五级:砂体延伸长度小于 300m,连续性极差 3)钻遇率: 钻遇率 =(钻遇砂层井数 /总井数)× 100% 4)砂体的连通性(多边式、多层式、孤立式) 砂体配位数:与某砂体连通接触的砂体数 连通程度:连通砂体面积占总砂体面积的百分数 连通系数:连通砂体层数占总层数的百分数 5)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平面等值线图(宏观、微观渗透率方向性)
孔隙非均质性:砂体孔隙、喉道大小及其均匀程度;孔隙喉道的配 置关系和连通程度
一、 储层非均质性
非均质类型
储层非均质性:指储层的基本性质,包括岩性、物性、电性、含油 性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等特征在三维空间上分布的不均一性。
层内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具体指一个单砂层内的岩性、物性和 含油性的变化情况。层内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包括:粒度的变化、 中值、分选、圆度、球度、杂基、胶结物、粒序、层理构造、微裂 缝、泥质夹层的稳定性、韵律性等的变化。
层间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是指砂层组内或油层组内各砂层之间 的差异。包括层系的韵律、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 特殊类型层的分布、层组和小层的划分等。
一、 储层非均质性
非均质类型
平面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三维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的 几何形态、规模、孔隙度和渗透率在平面及三维空间上的 变化等引起的非均质性。
孔隙非均质性:砂体孔隙、喉道大小及其均匀程度;孔隙 喉道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等,又此引发的非均质性。
一、 储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层内非均质性
1)粒度旋律(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均质韵律) 2)沉积构造(平行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递变层理、
块状层理、水平层理) 3)渗透率韵律(正、反、复合韵律)(复合正韵律、复合反韵律、
分布密度 Dk=Hsh / H
一、 储层非均质性
层间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1)分层系数——一定层段内砂层的层数。以平均单井钻遇砂层数表示 An=∑Nbi / n (Nbi —某井的砂层层数,n—统计井数)
2)砂岩密度——剖面上砂岩总厚度与地层总厚度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Sn=(砂岩总厚度/地层总厚度)×100%
第二节 地下储层特征与评价
储层非均质性
裂缝性储层 储层特性的研究方法
1)地质分析方法:沉积特征、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微观孔隙结构、 粘土矿物及其敏感性、储层物性、储层含油气性
2)地球物理测井法:岩性、物性、含油气性、沉积相 3)地震方法:储层分布、几何形态、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 4)动态测试法:储层的动态表现(吸水剖面、产液剖面、环空测试、
微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1 反映孔喉大小的参数(排驱压力、最大连通孔喉半径、饱和度中值压力、喉 道半径中值、平均喉道半径、主要流动孔喉半径平均 值、孔喉半径均值、难流动孔喉半径)
2 反映孔喉分选特征的参数(孔喉分选系数、相对分选系数、均值系数、偏态、 峰态、峰值)
3 反映孔喉连通性和控制流体运动特征的参数(退汞效率、最小非饱和孔喉 体积百分数、迂曲度、孔隙结构综合评价系数、视孔喉体积比、结构均匀 度、孔喉配位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1 碎屑岩喉道的非均质性
微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1)孔隙缩小喉道(a) (3)片状或弯片状喉道(c,d)
(2)缩颈型喉道(b) (4)管束状喉道(e)
一、 储层非均质性
1 碎屑岩微观孔隙结构
微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1 碎屑岩微观孔隙结构
微观非均质性
表征参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一、 储层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类型
表征参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微观孔隙结构
喉道类型
表征参数
一、 储层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特征
表征参数
二、 储层非均质性
裂缝性储层特征
1 裂缝成因
岩石中裂缝的产生,实际上就是岩石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破裂。当岩石受 力面处于平衡状态时,通过该岩石内部任意点总是可以截取这样一个微小单元 体,使其六个面都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的作用。在单元体六个面上的正应力 称为主应力,其性质可以是拉伸(既主张应力),也可以是挤压(主压应力)。 当这六个面上的三对主应力值都相等时,岩石只会发生体积改变,而形状不变; 当三对主应力大小不等时,岩石就会发生形状变化。最大主应力σ1与最小主应力 σ3之差称应力差。应力差愈大,其所引起的形变亦最明显,当超过了岩石的抗压 力强度时,岩石就发生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