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运动观与时空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片面
(一)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运动的含义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 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 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思维。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运动标志着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的形式
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动 化学运动:元素的化合与分解运动 生物运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思维运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时空与物质运动密不可分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不存在脱离物质 运动的“纯时间”也不存在脱离运动者的物质的 “纯真空。”而且时间和空间也是通过物质的运 动来度量的
2、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 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时 间无起点无终点,空间无边无际;
➢ 就每个具体事物的运动来说,时间和空间是有限 的,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界。
a. 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b. 没有发生质变
Baidu Nhomakorabea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物质既是绝对运动的,又是相对静止的,
两者不可分割。没有绝对运动就无所谓 相对静止,没有相对静止也就不可能确 定是什么物质在运动及如何运动。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一方面是处在绝对运 动之中,另一方面,又都处在相对静止中,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在运动观上,既不能把物质和运动
割裂开来看待,也不能将绝对运动和
相对静止割裂开来。既要防止相对 主义诡辩论,也要防止形而上学 不变论。
运动 静止
相对主义诡 辩论
形而上学不 变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辩证法的观点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迪诺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1、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运,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与运动 密不可分
➢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
载体 承担者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运动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绝对运动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相对静止
物质的相对静止体现了物质静止的有条件性、 相对性和暂时性。
时空的定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
性和顺序性。它的特点是一维的,即时间 是不可逆的,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 的方向进行发展。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和排列次序等。具有 三维性,即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所占有的 空间必须用长、宽、高三个量度来表示。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运动观与时空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理论基石,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从
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时空观、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人类生活的实 践性等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分
由哲学基本问题引申出
对世界状态的不同回答
辩证法 联系 运动 全面
时空观是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总的看法
时间和空间是哲学的重要范畴, 如何定义和理解时间和空间,也是 哲学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关于 时间和空间的定义,不仅关系人们 对世界的理解,也关系到人们对生 命的体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空间是运动者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空和物质不可分,没有物质,就不会有 它存在的空间,也就没有它存在的时间, 时间和空间都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