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系常发性病害,是黄瓜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黄瓜白粉病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情发展速度很快,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往往造成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功能下降,黄瓜早衰,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黄瓜叶片、叶柄、茎均可染病但多见于叶片。叶片染病,叶正面出现白色圆斑,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圆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病斑布白灰,长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黑点。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系专性弱寄生菌,只在活寄主上存活。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分生孢子长圆形,无色,单胞。闭囊壳褐色,球形,壳内有1倒梨形子囊,

内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75%以上。

发病特点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保护地黄瓜上、温室花卉上继续为害越冬,并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在16~24℃的适宜温度和75%相对温度下,有利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饱和湿度即叶面有水珠的情况下,该菌会吸水破裂而死。高温、高湿又无结露或管理不当,黄瓜生长衰败,则白粉病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注意棚室通风、透光、降湿。

3、药剂防治。可选用的保护剂有各种硫制剂,如50%硫悬浮剂500倍,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75%百菌清600倍,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

可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20%福•晴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好力克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晴菌唑乳油5000~60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 62%仙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使用保护剂要早,若病害已盛发,应使用具内吸性杀菌剂,连续3~4次,间隔期一般为7~10天。对瓜类比较敏感的药剂主

要有粉锈宁、福星,粉锈宁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很好,但不能在黄瓜上使用。因为粉锈宁会严重抑制黄瓜的生长,使用后1个月之内黄瓜生长特别缓慢,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使用时要慎重。

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 )俗称“黑毛”“跑马干”等,是黄瓜的最重要的常发性病害,防治不力会造成严重损失。该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为害冬瓜、丝瓜等。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卷须、蔓和花梗也可受害。初在叶片背面形成水渍状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因受叶脉

限制,呈多角形、水渍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紫黑色霉层。叶正面病斑初黄色,边缘不明显,后变黄褐色。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卷缩、干村,仅留心叶。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真菌的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et Curt.) Rostov)。

发病特点黄瓜霜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在周年栽培黄瓜的地区,秋季病菌从露地随气流传到保护地黄瓜上为害。春季又从保护地传至露地黄瓜上,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但在冬季不种黄瓜的地区,对其传播、越冬场所及方式还不清楚。湿度是该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当温度在16~20℃,相对湿度85%以上,尤以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时,病菌侵入最快。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农业防治施足底肥,施有机肥每亩5000公斤,浇透底水,培育无病壮苗;适时埂式移栽,地膜覆盖,膜下浇暗水;定期追肥,及时摘除病叶于田外深埋。

3.生态防治保护地采用利于黄瓜生长发育而抑制病菌的环境条件,达到防治病害之目的。一是改变浇水时间,晴天的早晨或上午浇水,浇后闭棚升温至33℃保持1小时后放风,反复2~3次。二是科学放风,严格控制湿度和温度。大田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高于31~32℃时,应放风,先开顶风,秋春季气温高时结合放腰风或后墙风。夜间温度11~13℃,白天相

对湿度75%~80%,有利于黄瓜光合作用。夜间相对湿度80%~85%,可减少养分消耗,抑制病菌侵入。

4.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病情调查掌握发生动态:在病害进入始发期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查见水浸状中心病株后5~7天,或大量出现水浸状病斑后1~2天,参考叶片的病斑由水浸状发展为多角形,叶背出现霜霉层及未来天气转阴或有重雾、露及下雨等情况发报,即为参考防治适期。

在病害始见后3~5天用药,用药间隔期7~10天左右,连续3~5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在发病初期治疗性防治药剂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 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52.5%抑快净水分散性粒剂2000~3000倍液(亩用量40~50克);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等喷雾。发病前预防性防治可选用大生M-45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亩用量125克);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液(亩用量165克);56%靠山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亩用量150~200克);80%山德生可湿性粉600~800倍(亩用量150~180克);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等喷雾。

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每亩1千克,每9~10天喷1次,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千克,每7~9天熏1

次。熏烟于晚上闭棚时始,翌日清晨放风。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在部分地区和一些年份危害严重。

症状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大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呈褐色。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侵染途径及防治条件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

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病菌由叶缘水孔等自然孔侵入,在棚室靠气流,灌水等田间作业传播和重复发生需要高湿,降雨、叶面结露,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病斑出现多。黄瓜叶缘吐水有种于病菌活动侵入,黄瓜长势弱,病害发生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