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铁路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姓名:专业:铁道工程技术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发题日期:年月日
目录
目录 (1)
前言 (3)
1.1隧道病害 (4)
1.1.1隧道水害 (4)
1.1.1.1水害原因 (4)
1.1.1.2整治方法 (5)
1.1.2 衬砌裂损 (5)
1.1.3 衬砌腐蚀 (6)
1.1.4 隧道冻害 (7)
1.1.5 隧道病害的防治 (7)
1.2 滑坡的危害 (7)
1.2.1 滑坡的概念 (8)
1.2.2 滑坡的种类 (8)
1.2.3 滑坡的危害 (9)
1.2.4 滑坡的防治 (10)
1.3 风沙对铁路的危害 (11)
1.3.1 风沙产生的原因 (11)
1.3.2 防治风沙的措施 (12)
1.4 混凝土轨枕常见病害 (13)
1.4.1 混凝土轨枕伤损的主要形态 (13)
1.4.2 混凝土轨枕伤损的原因 (15)
1.5 钢轨接头病害 (15)
1.5.1钢轨接头病害分类 (16)
1.5.2钢轨接头病害原因 (16)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前言
中国铁路始建于1876年,铁路运输线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它在国家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修新线铁路时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与此同时,对既有铁路进行补强和改造,并加强了对线路的养护和维修。较大的改善了铁路的运营状况,提高了铁路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丰富了预防和整治铁路线路病害的理论与实践,对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改变边远地区交通闭塞和文化技术落后面貌,巩固国防,沟通国际交往,起到了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形下,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铁路运输的发展将偏向高速和重载运输。这样就会加重铁路线路的承载能力,造成铁路线路损害,严重影响铁路运输。为了保证铁路能够很好的完成运输任务,全面了解和掌握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非常的重要。
1.1隧道病害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中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广义上是指: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 m2的洞室。铁路隧道在运营中会出现渗漏水(水害)、衬砌裂损、隧道冻害、衬砌腐蚀、震害和洞内空气污染等病害,还有火灾威胁。这些病害和危害对隧道的安全、舒适、正常运营有重要影响和威胁。因此、在隧道规划和设计阶段要预防可能的病害、危害、进行合理设计;在隧道施工阶段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法、措施和材料,以保证施工质量。在隧道运营阶段要及时检查、发现病害,分析病害成因,采用合理的整治设计和施工方法。如此,才能保证铁路隧道工程的安全、畅通运营。
1.1.1隧道水害
隧道水害是指在隧道修建和运营过程遇到的水的干扰和危害,是最常见的隧道病害。主要指运营隧道水害(即围岩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直接或间接地以渗漏或涌出的形式进入隧道内造成的危害)。隧道渗漏水(水害)对隧道稳定、洞内设施、行车安全、地面建筑和隧道周围水环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影响内部结构及附属设施,降低使用寿命,严重时将危害到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运营安全。轻则造成洞内空气潮湿,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机械设备锈蚀,绝缘设备失效,电路短路,漏电伤人;重则威胁人员安全,冲毁洞内机械设备,造成塌方,淹没工作面,中断施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害环境。
1.1.1.1隧道水害的原因
隧道水害的成因是,修建隧道,破坏了山体原始的水系统平衡,隧道成为所穿过山体附近地下水集聚的通道。当隧道围岩与含水地层连通,而衬砌的防水及排水设施、方法不完善时,就必然要发生隧道水害。也可以将隧道水害归结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1)隧道穿过含水的地层。
①砂类土和漂卵石类土含水地层。
②节理、裂隙发育,含裂隙水的岩层。
③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隧道相连通时。
④浅埋隧道地段,地表水可沿覆盖层的裂隙、孔洞渗透到隧道内。
(2)隧道衬砌防水及排水设施不完善
①原建隧道衬砌防水、排水设施不全。
②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差,蜂窝、孔隙、裂缝多,自身防水能力差。
③防水层施工质量不良或材质耐久性差,经使用数年后失效。
④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未做好防水处理。
⑤衬砌变形后,产生的裂缝渗透水。
⑥既有排水设施,如衬砌背后的暗沟、盲沟,无衬砌的辅助坑道、排水孔、暗槽等,年久失修阻塞。
1.1.1.2 常用的整治运营隧道漏水的基本方法
(1)适当疏排
对地表水丰富的浅埋隧道,当地表沟谷坑洼积水、渗水对隧道有影响时,用疏导积水、填平沟谷、砌沟排水等措施,使洞顶地表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不使洞顶的地表水流入或渗入隧道。洞口仰坡边缘周围设截水沟和排水沟,并保持良好状态。对地下水丰富、隧道内无排水沟或排水沟深度不足而导致隧底积水的,应采取增设水沟、将单侧沟改为双侧沟、加深侧沟或采取设置密并暗管加深水沟等措施。
(2)注浆堵水
①向衬砌背后围岩或回境层注浆。
②向衬砌内部注浆。
③向基底注浆。
(3)增设内防水层
内防水层虽然不能阻止水流进入衬砌内,但可阻止水流进入隧道内。增设内防水层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刷涂,二是刮压,三是喷涂。
1.1.2 衬砌裂损
隧道衬砌是承受地层压力、防上围岩变形坍落的工程主体建筑物。地层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和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同时与施工方法、支护衬砌是否及时和工程质量的好坏等因素有关。由于形变压力、松动压力作用、地层沿隧道纵向分布及力学性态的不均匀作用、温度和收缩应力作用、围岩膨胀性或冻胀性压力作用、腐蚀性介质作用、施工中人为因素、运营车辆的循环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