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司法考试辅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章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理论,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一方面审慎参考其一般性原理:人民主权论、基本人权论、权力制约论、法律平等论、法律强制与权威论等;
2、另一方面关注其现实变化,吸收现代西方实用主义法学和社会法学派的合理理论;
3、同时我们要坚决摒弃与资本主义国家本质密切联系的法治理论思想:三权分立、绝对化的“司法独立”和机械教条的“法条主义”。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就是要把严格遵守宪法法律作为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党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执法和司法要严格以宪法法律为依据,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树立执法司法的公信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例题·单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2011-1-1)
它是谋划法治战略的基准,是制定法律的指南,是实施法律的指导,是理解并遵守法律的参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存在根本差别。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才会有可靠的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落实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才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才能有可靠的法律保证。
A.本质的同源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充分的开放性
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答疑编号502796010101]
【答பைடு நூலகம்】C
【解析】本题考核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
选项A、D错误。本质的同源性、实践基础的相同性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因此,直接予以排除。
司法考试辅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章讲义1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一)法治: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依法合理配置权力与权利的社会状态。
(二)法治理念:对法治的基本问题(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以及根本保证)的集中概括和系统认识(即法治的理性思想观念)。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方面。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选项B错误。彻底的人民性指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题干没有表明这种“借鉴”反映彻底的人民性。
选项C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其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其中前三类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法律(马、恩、列)思想是主要的理论源脉
马恩关于法的本质(阶级意志)、作用(阶级统治)以及属性(法律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服务大局理念的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路径,进一步推动和指导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重要参照,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植于本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显示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尤其是传统法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包括“民为邦本、法尚公平、法不阿贵、德主刑辅、明德慎罚、以和为贵、无讼是求和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三个至上是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统一决定至上。)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就是在法治的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是在法治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全面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当家作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法治实践成效的重要标准。
马恩的人民主权、人民民主、人权、人的发展(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理念的理论基础。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执政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党的领导理念的重要理论渊源。
(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理论,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一方面审慎参考其一般性原理:人民主权论、基本人权论、权力制约论、法律平等论、法律强制与权威论等;
2、另一方面关注其现实变化,吸收现代西方实用主义法学和社会法学派的合理理论;
3、同时我们要坚决摒弃与资本主义国家本质密切联系的法治理论思想:三权分立、绝对化的“司法独立”和机械教条的“法条主义”。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就是要把严格遵守宪法法律作为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党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执法和司法要严格以宪法法律为依据,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树立执法司法的公信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例题·单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2011-1-1)
它是谋划法治战略的基准,是制定法律的指南,是实施法律的指导,是理解并遵守法律的参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存在根本差别。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才会有可靠的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落实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才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才能有可靠的法律保证。
A.本质的同源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充分的开放性
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答疑编号502796010101]
【答பைடு நூலகம்】C
【解析】本题考核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
选项A、D错误。本质的同源性、实践基础的相同性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因此,直接予以排除。
司法考试辅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章讲义1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一)法治: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依法合理配置权力与权利的社会状态。
(二)法治理念:对法治的基本问题(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以及根本保证)的集中概括和系统认识(即法治的理性思想观念)。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方面。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选项B错误。彻底的人民性指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题干没有表明这种“借鉴”反映彻底的人民性。
选项C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其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其中前三类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法律(马、恩、列)思想是主要的理论源脉
马恩关于法的本质(阶级意志)、作用(阶级统治)以及属性(法律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服务大局理念的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路径,进一步推动和指导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重要参照,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植于本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显示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尤其是传统法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包括“民为邦本、法尚公平、法不阿贵、德主刑辅、明德慎罚、以和为贵、无讼是求和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三个至上是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统一决定至上。)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就是在法治的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是在法治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全面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当家作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法治实践成效的重要标准。
马恩的人民主权、人民民主、人权、人的发展(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理念的理论基础。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执政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党的领导理念的重要理论渊源。
(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