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和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和原因
材料学院 5100519073 谢余发生从1985年开始,中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正常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两国领导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特别是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与邓小平举行的会谈才标志着中苏两国、两党关系的正常化。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并非一蹴而就,也有一个过程。
从时间上看,这一过程开始于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才算最终实现。
下面就对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做个小总结。
1. 冷战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在冷战即将结束的前夜,中国与苏联在1989年5月18日签署《中苏联合公报》,实现了与苏联关系的正常化。
以中苏关系正常化为标志,中国超然于冷战的外交态势基本形成。
中国是因为和苏联结盟,而与美国长期对抗,然后四十年后,又通过同苏联实现关系正常化而彻底退出冷战。
中国对外政策逐步摆脱冷战时期形成的战略思维框架,中国决策层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和丰富起来的外交新理念。
中国提出“独立自主的不加盟的和平外交”,发展“社会主义道路”。
在冷战时期,中国扮演的是美苏角逐中的活跃角色。
那段时间里,中国在东西方对抗中的地位的认识--或者是“非杨即墨”,或者是“两个拳头打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一方结合,反对另一方,“两个拳头打人”的状况在80年代以前只持续了四五年。
1990年初,冷战随着东欧国家发生巨变和苏联解体而突然结束。
中国在经历了内政外交方面遇到的巨大困难,并且平稳度过以后,形成了一种超然世界格局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
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开始在世界大舞台上,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
2.中国内政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在那段时间,中共中央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和以改革开放为方向的国家发展战略,导致中国对外政策的各个领域开始相继发生变化,包括中苏关系。
中国国内工作的主要重心,就放在了经济建设。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简而言之,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
另一方面,新时期的对外政策在时间上是同十年“文革”的极左外交相连接的。
如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政治路线要巩固和发展,就必须要在各个领域拨乱反正一样,在对外政策领域也必须清除此前极左外交的影响,才有可能逐步形成新的政策。
实际情况表明,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是缓慢实现的,落后于中国国内政治的剧烈变化,相关认知框架的变化更为缓慢,而对苏政策的转变可能是其中最为滞后的。
3.国际形势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随着中国发展战略的新发展,中国领导人在一定时期对涉及对外政策的重大问题的思考。
其中, 80年代中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的思想。
这是中国领导人在认识“时代”问题上的一次巨大变化,它彻底否定了中共在所谓“时代问题”上长期坚持的主要观点。
与此相联系的是,继1983年军队精简机构之后,中国决策层大致从1984年春夏开始,酝酿实施规模达百万人之众的大裁军。
中国看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景。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百万裁军方案和精简后的军队改革和编制。
这样内容和规模的会议,不大可能是在戈尔巴乔夫上台的1985年3月才开始筹备的。
这次会议做出了三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国防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考虑其轻重缓急;实行百万人大裁军;在对外政策方面,彻底放弃反苏国际统一战线的方针,并确定不再以“中美苏战略大三角”为基础,设计中国的对外政策。
差不多从这个时候起,中国领导人越来越频繁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已经放弃以反苏国际统一战线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基调,并希望在建立多元世界政治秩序的认知基础上,推进中苏关系正常化。
21世纪,中俄关系的发展就是中苏关系的延续。
中俄关系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两国正在积极发展一种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新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