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举例: 举例:
1、伽利略不停的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 、伽利略不停的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 小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不轻易相信权威 小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强调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 强调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 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迷信权威的 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问题研讨
一、揣摩下列语句中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揣摩下列语句中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1、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 、老头子耸一耸肩。 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 的念头。 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又是”很多,见其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 “又是”很多,见其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 2、伽利略不停的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 、伽利略不停的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 小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不轻易相信权威 小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强调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强调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3、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充满信心,坚信科学,坚持真理的思想和勇气。 充满信心,坚信科学,坚持真理的思想和勇气。
想一想
本文写了伽利略哪些事迹? 本文写了伽利略哪些事迹?其中哪些 详写? 详写?
一、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详) 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1-7) 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 二、孩童与学生时代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 故事。( 。(8-12) 故事。( ) 比萨斜塔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三、比萨斜塔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13-19) )
归纳概括
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 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 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不怕威 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真理与探索新理论 的科学思想与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 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首尾两件事最能体现伽利略的这种精神。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伽利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
296 公元 1901年 年 ~公元 1960年 年
课外拓展
古今中外,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受生 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而有所发 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 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你 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 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 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 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 人们必须去读 人们必须去读它。 ——伽利略 伽利略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特殊的勇敢。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伽利略 伽利略
2、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充满信心,坚信科学, 充满信心,坚信科学,坚持真理的思想 和勇气。 和勇气。
通读全文, 通读全文,了解伽利略生活 的环境, 的环境,想一想当时伽利略科 学发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学发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 凭借什么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 功?
人 物 传 记 节 选
( )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学 天文学家, 家、天文学家,主 张研究自然界必须 进行系统的观察和 实验, 实验,是经典力学 和实验物理学的先 驱。
读读
写写
祈祷 qí 粗糙 cāo 倔强 jué jiàng 卷帙 juàn zhì 妥协 tuǒ xié 不屑 xiè 嘀嗒 dī 嘀咕 dí 嘘 shī 赫赫英名 hè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让我们为孩童和学生时代 的伽利略画个像, 的伽利略画个像,看看他身 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这是个什么斜塔? 在哪里? 1.这是个什么斜塔? 在哪里? 这是个什么斜塔 是谁要在这里做实验? 2. 是谁要在这里做实验?为什么要做 这个实验? 这个实验? 3.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3.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怎么样 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呢? 4.这个实验要证明什么问题? 4.这个实验要证明什么问题? 这个实验要证明什么问题
7 33 32 160
0 0 0 0
时间
发明总数
中 国
2
发明内容
13)公元1946年 )公元1946年 1946 发展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 (中国 钱学森 。 中国 钱学森)。 14)公元1957 14)公元1957年中国 1957年 科学院, 科学院,第一机械工业部 有关单位制成锗半导体电 子学器件, 子学器件,是中国电子技 术晶体管化的开端。 术晶体管化的开端。
13 6
公 元 前 ~ 公 元 元 年
时间
公元元年 ~公元 1000 年
发明 中 总数 国
发明内容 7)300年至 年至400年,中 年至 年
国史载晋代已有指南船, 国史载晋代已有指南船, 可能是航海罗盘的最早发 明。 8)在公元七、八世纪, )在公元七、八世纪, 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书, 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书, 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9)十世纪,中国发明了 )十世纪, 使用火药的火箭。 使用火药的火箭。
当时伽利略科学发现最大的困难 来自不讲科学的时代,社会、学校、 来自不讲科学的时代,社会、学校、 乃至家庭对科学发现的阻遏甚至打击。 乃至家庭对科学发现的阻遏甚至打击。 他凭借自己对科学的热爱、 他凭借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执着和重 视实验的科学精神,战胜了困难, 视实验的科学精神,战胜了困难,取 得了成功。 得了成功。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斜塔上的实验:场面描写 斜塔上的实验:
课文标题是“斜塔上的实验” 课文标题是“斜塔上的实验”,哪么 摆的实验” 写“摆的实验”,写伽俐略的孩提和学生 时代的情况有没有离题?为什么? 时代的情况有没有离题?为什么?
没有离题。因为这些内容能突出伽利 没有离题。 略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略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具有创新精 神;能表现他对科学不懈的追求和献身精 突出了中心。 神,突出了中心。对下文写伽利略坚持用 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也有铺垫作用。 铺垫作用 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也有铺垫作用。
8 3
时间
发明总数
中国
公元1501~ 公元1501~公元 1501 1600年 1600年 公元1601 1601年 公元1601年~公 1700年 元1700年 公元1701年~公 公元1701年 1701 1800年 元1800年 公元1801年 公元1801年~公 1801 00年 元1900年 00
略写个一百字左右的评语。 略写个一百字左右的评语。
2、从伽利略的事迹中,请你总结出 从伽利略的事迹中, 从伽利略的事迹中 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 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
时 发明中 间 总数 国
发明内容
1 )公元前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 年间战国时期, 墨经》 ~ 年间战国时期 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 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实验研 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 关系(中国 墨子和墨子学派)。 关系 中国 墨子和墨子学派 。 2 )公元前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 年间战国时期, 墨经》 ~ 年间战国时期 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 墨子学派)。 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 中国 墨子学派 。 3 )公元前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 年间战国时期, ~ 年间战国时期 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 墨子学派)。 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 中国 墨子学派 。 4 )公元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度、量、衡, 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度、 其进位体制沿用到二十世纪。 其进位体制沿用到二十世纪。 5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西汉记载用漏壶 刻漏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西汉记载用漏壶(刻漏 刻漏) 计时,水钟使用更早。 计时,水钟使用更早。 6 )公元前 年,中国西汉时创用平向水轮,通 公元前31年 中国西汉时创用平向水轮, 过滑轮和皮带推动风箱,用于炼铁炉的鼓风。 过滑轮和皮带推动风箱,用于炼铁炉的鼓风。
6 3
时间
公元 1000 年 ~ 公元 1500 年
发明 中 总数 国
发明内容
10)据《梦溪笔谈》,约公元 ) 梦溪笔谈》 1041~1048年间,中国宋朝 年间, ~ 年间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于西 方四百年。 方四百年。 11)1231年 11)1231年,中国宋朝人发 震天雷” 明“震天雷”,是一种充有火 备有导火线的铁器, 药,备有导火线的铁器,可用 投射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型。 投射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型。 12)1259年,中国宋朝抗击 ) 年 金兵时, 金兵时,使用一种用竹筒射出 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型。 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型。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浏览课文,思考: (一)浏览课文,思考: 1.伽利略的发现受什么启示? 1.伽利略的发现受什么启示? 伽利略的发现受什么启示 2.第 小节中的“觉得” 2.第2小节中的“觉得”和两个 似乎”能去掉吗? “似乎”能去掉吗?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二):认真阅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文 1、做这项实验需要什么条件? 做这项实验需要什么条件? 你发现绳的摆动有什么特点? 2、你发现绳的摆动有什么特点? 实验的结果怎样? 3、实验的结果怎样? 4、这一发现如今在哪些方面得到了 应用? 应用? 通过此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5、通过此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 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 1174年 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 塔体共8 54.5米 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 塔建至第3层时, 塔建至第3层时,发现地基 开始倾斜。 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 工后, 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 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 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 由于该塔“斜而不塌” 由于该塔“斜而不塌”, 名声大噪。1590年 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 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 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 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漫不经心: 漫不经心: 心不在焉: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 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 默默无闻 : 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妥协: 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妥协: 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 不再费事了。 不再费事了。
(详)
回忆: 回忆:
《斜塔上的实验》中写了伽利 斜塔上的实验》 略一生中的哪两个重大发现: 略一生中的哪两个重大发现:
1、摆的规律 、 2、自由落体定律 、
选文未按常规写, 选文未按常规写 , 却将发 现摆的经过放到前面来写, 现摆的经过放到前面来写 , 有 何好处? 何好处? 从人物经历中最典型的 一个场面落笔, 一个场面落笔 , 能迅速吸引读 引人入胜。 者 , 引人入胜 。 提高读者的阅 读兴趣。 读兴趣。 这是什么写法? 倒叙。 这是什么写法? 倒叙。
二、课文最后一部分写观众队伍的盛大和 观众情绪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观众情绪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写观众队伍的盛大表现了这次实验的影 响之大, 大家” 响之大,写“大家”的情绪和想法表现了当 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 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 这些描写都从反面突出了伽利略的科学 精神与魄力。 精神与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