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王国维的教育思想

摘要:本文对王国维的生平做简单的介绍,论述他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解放教育思想、教育宗旨、培养大批合格教师、哲学为首的课程观、兴高等教育和提倡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之别。本文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介绍,并提出他的教育思想对现在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王国维;教育思想;启示

一、王国维个人简介

王国维生于1877年卒于1927年。青年时代既接受封建传统教育又受到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戊戌变法前夕(1898年初)他来到上海,进入当时变法运动的喉舌《时务报》工作,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学习。(时务报)因变法的失败而被封闭后,王国维转到东文学社当职员,同时学习哲学、外语和自然科学。1901年东渡日本留学,学习英文和数学,数月后因病返国。回国后,广泛学习西方哲学。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师范学校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及伦理学等。在师范学校任教期间,王国维撰写了大量的有关教育学的论著,这批论著充分展示了当时王国维对教育的认识与见解,同时也确立了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应有地位。

二、王国维的教育观点

(一)解放思想

清政府所实行的学制,以封建礼教为宗旨,束缚人们的思想。张白熙、荣庆、张之洞会奏《重订学堂章程》折说:“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伸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学务纲要》强调:“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无论学生将来所执何业,即由小学改业者,必须曾诵经书之要言,略闻圣教之要义,以定其心性,正其本源。”

王国维认为当时的教育阻碍人们的思想发展,不能够给人们精神上的寄托,他意识到中国原有的伦理纲常已经不足以维系中国人民的精神,不能再用教育学生,必须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充实人们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新的东西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获得精神的慰藉。使之有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王国维强调教育在思想上的作用,重视精神文明。

王国维反对因循守旧,以极大的热忱了解和引进西方文化,他以其独具的眼光看到了中西学之间的沟通问题,他认识到一味拒斥西方的学术思想,将会阻碍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近代化;但如果完全无视传统文化,西学也将因缺乏必要的结合点和移植的土壤而难以立足生根。

(二)确立教育宗旨

王国维在清末教育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最先提出了比较科学、相对完整的教育宗旨,即培养身心和谐,德、智、美、体全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既吸收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和教育家的有关思想,又融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以适应中国当时急需摈弃科举旧制,重新确立与新式教育相统一的教育宗旨这一时代要求。

1.德育

王国维与古今中外教育家一样,也视德育为整个教育的核心。他说:“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即是说,不重视道德教育,即使培养出具有丰富的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也不是完全的人。因此,对学生不仅要传授其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对道德规范的观点有肯定人欲和主张正义、博爱、平等、自由。他说人的本质是生活之欲。而这种肯定人欲的观点,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一种否定。主张正义、博爱、平等、自由是王国维道德规范的核心所在,他说:“主张其生活之欲而不相侵害,于是有正义之德,更进而以他人之快乐为己之快乐,他人之苦痛为己之苦痛,于是有博爱之德。”

2.智育

人苟欲为完全之人物,不可无内界及外界之知识,而知识之程度之广狭,应时地不同。古代之知识至近代而觉其不足,闭关自守时之知识,至万国交通时而觉其不足。故居今之世者,不可无今世之知识。知识又分为理论与实际二种;溯其发达之次序,则实际之知识常先于理论之知识,然理论之知识发达后,又为实际之知识之根本也。一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博物学等,皆所谓理论之知识。至应用物理、化学于农工学,应用生理学于医学,应用数学于测绘等,谓之实际之知识。理论之知识乃人人天性上所要求者,实际之知识则所以供社会之要求,而维持一生之生活。故知识之教育,实必不可缺者也。智育即文化知识的教育。他主张学校应教授中外古今的一切知识,特别是最新的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知识。对外国政治学术思想,只要是“世界最进步之学问”,均应拿来为我所用。这种认识与当时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而视西方人文为洪水猛兽的观念完全不同。王国维认为精神文明可以影响千百世,对拯救世风,振奋民族精神作用巨大,所以教育的改革,就不仅在于学习西方的科技,而学习、研究西方的精神文明也应该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美育

从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来看,王国维是近代中国主张学校进行美育的第一人。他认为,一切只重德育、智育的教育,“皆非完全之教育也”学校教育必须在德育、智育等之外,再加上美育,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这是一种十分深刻、精辟、清醒的教育观。

(三)培养大批合格的教师

学校办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一个称职的教员,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教员应该是学术知识丰富且掌握先进有效教学方法的人。所以,要普及教育不但要求教员的数量多,更要求教员的质量。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专门人才,从全国中学生中选拔智力优胜且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外语水平者,经过一两年严格训练,授以专门知识。在时间短、质量好的情况下解决初、中等教育严重缺乏教员而“国家待用之亟”的矛盾。其次是在大学教师也缺乏的情况下先聘用一些外国人做高等教育的教师,然后,选取专门人才中优异者“使之留学外国,以备他日大学教授之选”,那么十年以后,聘请的外国人就可以辞退了。

(四)哲学为首的课程观

直到20世纪初,由学识丰硕的张之洞主持起草的《奏定学堂章程》中,仍把孔、孟之道提升到独尊的地位,规定在新式学堂中,只设经、学二科,根本没有现代哲学的席位。对此,王国维首先澄清了张之洞之流对哲学的种种误解,继而提出了他的以哲学“裒然居首”的课程体系构想。

首先他认为哲学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人于生活之欲外,有知识焉,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